|
此文章由 dootbe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otbe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澳洲金融时报:谁需要一台价值4500澳元的咖啡机?结果是:大多数人都需要
Oracle Dual Boiler也许能拯救那些没有受过咖啡制作艺术训练的人。
这事儿的核心有一种“美味的”讽刺,我的确是指“美味”。
这台半自动咖啡机能以我们在Digital Life Labs从未遇到过的稳定度来制作咖啡,既适合懂门道的人,尤其适合完全不懂的人。
关于Oracle Dual Boiler的讽刺在于:最需要它的人,往往最不懂得欣赏它;而最会欣赏它的人,其实最不需要它。
铂富(Breville )的Oracle Dual Boiler会自动调节研磨设定,确保意式浓缩的萃取时间大致正确。
你看,相比我们去年此时评测的铂富Oracle Jet在Oracle Dual Boiler 上带来了三到四个令人兴奋的新功能,其中有一项本该存在于每一台家用意式机上、却几乎从未见到:它会自我校准。
这太重要了。任何咖啡发烧友都在别人家厨房里见过这样的场面:
主人拉出一杯稀薄的、仅萃取了12秒的“意式”,你就知道校准有多关键。
Oracle Dual Boiler 会监测它做出的每一杯咖啡;如果萃取时间过长(可视作过度萃取的良好代理),或过短(可视作萃取不足的良好代理),它就会为下一杯自动调整内置研磨器的设定。
我们还没完全摸清铂富对“过长”和“过短”的精确定义,在我们的测试中,超过40秒的双份浓缩会让Oracle Dual Boiler在下一杯改为更粗的研磨,而低于20秒则会改为更细的研磨;它始终瞄准28到32秒的萃取区间,但不管定义如何,实际确实有效。
我们在完全不做人工校准的情况下,也稳定获得了出色结果。
不过话说回来:自己给意式机做校准并不难。你只需盯住每一杯的萃取时间,或者如果机器显示萃取压力(这是另一个衡量萃取质量的良好代理),那就盯压力;一旦发现跑偏,就微调研磨设定。
当然,这办法对不新鲜的咖啡豆没用,它们不管怎样都会水味重、萃取不足。但只要是新鲜、优质的豆子,保持机器校准就会带来天壤之别。
唯一不会那样做的人,依我们经验,这其实是大多数人是那些不知道或不在乎去做的人。
而这正是铂富要用这台4500澳元机器穿针引线解决的问题。它面向那些不懂也不愿意校准咖啡机的人;他们因为“不懂也不在乎”,通常不会主动想到去买,但最好恰好有位既在乎他们、也在乎咖啡的人告诉他们:
你绝对、肯定应该买这台机器。
要不然,它就适合这样的家庭:唯一懂咖啡的人被其他人糟糕的做咖啡手法逼疯了。
手动模式以压力而非时间作为萃取质量的衡量,并允许你微调你的冲煮。
可喜的是,Oracle Dual Boiler的其他新功能也能让发烧友们亲自享受。它新增了手动模式,允许用户分别设定预浸润(向粉篮进水)、焖蒸(让水在粉篮中停留以优化萃取)和萃取(加压让水穿过咖啡并自底部流出)的精确时间。
我们用这样的配方得到很好喝的结果:预浸润3秒、焖蒸30秒、萃取27秒,最后这个时间只是为了“凑整”,使总时长恰好一分钟。更传统的选择可能是35秒的萃取。
一旦找到既适合你咖啡豆又符合你口味的配方,你可以把它保存为手动模式的默认配方;不过奇怪的是,只能保存一套这样的配方。
如果不是因为铂富想把这台机器带向更远,那确实有点奇怪。和Oracle Jet一样,Oracle Dual Boiler也是一台支持Wi-Fi的机器,能接收铂富的固件更新。
但与Jet不同,Dual Boiler自带App(在我们写作时)可远程开关机。你看,它采用的是传统双锅炉,而不是Jet的热块式加热器(thermoblock),因此使用前需要大约5分钟预热。
如果铂富对App的规划仅限于此,那它几乎没什么用处;但这家总部位于悉尼的公司有更大的计划,包括但不限于:允许你保存多套配方并下发到机器。
通过App你或许还能对冲煮曲线做其他调整,例如为每个阶段调节压力和/或水流速率,甚至像Decent DE1Pro那样增加更多阶段,不过这些就不太确定了,因为你在机器本体上目前做不到这些设置。
对我们而言,这正是这台优秀但价格高昂的意式机头上的问号:铂富会把App做到什么程度?
究竟会有多少人既想要一台能自校准、内置磨豆机(burr grinder)的机器,又想要高阶的冲煮曲线自定义?
我们认为这类人可能不少。
需要自校准研磨系统所带来稳定性的用户,很容易也会是想折腾更高级功能的那群人。
这两类人的唯一区别?时间。


来源:
https://www.afr.com/technology/w ... out-20250811-p5mm0l
John DavidsonColumnist
Sep 9, 2025 – 5.00a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