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秀秀爸爸妈妈辛勤的劳动成果----前后院改头换面(48楼更新) (2010-4-9) fzha8447 · 上海之美食天地系列<一> (2005-5-21) Kingfisher
· 孟加拉生活的进行式(276楼更新)随便走,随便照 (2009-9-3) 蒲公英 · 美味蘑菇海鲜煲,简单易学哦 (2005-1-25) 小贝塔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1623|回复: 25

[汽车咨讯] 给大家看看中国卖汽车是怎么宣传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6 17: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race2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race2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以非凡魄力打造世纪经典,精湛工艺引领无尚尊荣。伴随了美国半个多世纪的经济文化演变,Park Avenue林荫大道留给人们是它的传世影响力!

美国纽约号称世界经济的心脏,在这金融帝都里有一条商业街道—Park Avenue(中文旧译为派克大街),它享负盛名,世界500强中的16家公司将总部设立于此。虽然这条大街极尽奢华,但却还不足以让Park Avenue一词成为美国人日常语汇中的一个象征,做到这一点正是同名的别克Park Avenue林荫大道,它将美国人执着一生的梦想像浓烈可口而又余味悠长的鸡尾酒般调和在一起。Park Avenue林荫大道,无以比肩的理念、纯粹经典的设计,将当年由斯隆倡导的别克品牌精髓一一彰显!美国的汽车媒体曾评价Park Avenue“是别克推出的所有车型中最具威望的一款”。

在纽约,别克Park Avenue是财智精英的宠爱。早在90年代初,数千辆Park Avenue林荫大道进口到中国,受到当时国内高端新经济群体的极力追捧。经典优雅的Park Avenue不仅成就了街头惊鸿一瞥的都市传奇,同时也伴随新生代社会精英共同见证了90年代中国经济的腾飞。

作为美国汽车文化最有代表性的车型之一,Park Avenue林荫大道是“含着金匙诞生”的,它的高贵出身注定了它将踏上煊赫而不凡的旅程。1975年,Park Avenue作为当时别克旗舰车型Electra的高端型号,传袭了Buick Electra的所有特色和优良性能。当时的通用总经理爱德华·梅兹(Edward E Mertz)称:“Park Avenue林荫大道不仅是别克所推出的最精美的一款六座轿车,而且在豪华性方面也是所有高端汽车之中最突出的。” 

其后的Park Avenue,更进一步将Buick Electra无微不至的豪华与别克Riviera以操控见长的优势相结合。1992年,Park Avenus Ultra(林荫大道的最高版本)成为当时高端消费者的首选车型。

Park Avenue的造车理念对豪华车设计趋势乃至整个美国汽车行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Park Avenue同期登上舞台领略无限风光的,如比尔·克林顿和小乔治·布什,他们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并富有责任心,在美国具有非凡的影响力。
Park Avenue始终坚守着一条准则:当年阿尔弗雷德·斯隆(Alfred P. Sloan)为别克豪华车奠定的“宁静舒适,但有强劲动力”的产品基调,它延承至今不曾改变。
Park Avenue的传世影响力在人们心中留下了完美而难以磨灭的烙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8-1-26 17:56 |显示全部楼层

大车里面好乘凉,试驾别克Park Avenue林荫大道

此文章由 grace2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race2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林荫大道是纽约一条长期以来聚集商界精英的著名大街,作为别克品牌的旗舰车型,林荫大道对于很多人来讲可能并不陌生。十几年前曾经进口到国内的一批林荫大道让很多人第一次感受到了美国车的豪放大气。这回表现如何,这条大道究竟又能走多远,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如果只看车头或者车尾,你根本不会察觉林荫大道到底有多大。但这只是表象,千万不要被它的“瓜子脸”和“小屁股”所蒙蔽


。 俯视林荫大道,你就会发现这着实是一个有着“水桶腰”的大块头:车长比A6L还多10厘米,最宽处甚至达到1.9米。不过这个本该显得臃肿的体型被设计师用经典的美式船型设计掩盖得完美无暇。中间突出,两端收缩,拉长车头,缩短前悬,车尾略微上翘,这些看似简单的改变足见设计师的深厚功力。所以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林荫大道虽然身形健硕但却没有丝毫的膨胀感。倒是丰富细腻的肌肉线条,将车身勾勒得张弛有致。

虽然塑型有方,但是作为公商务用车所必备的豪迈气魄可一点儿都不能少。当然这对于一贯走“大才是王道”的美国车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非常家族的直瀑式前隔栅让人一眼就能认出这是一辆别克车,也就是稳重大气的代名词了。站在林荫大道旁边,随不敢说肃然起敬,但也决不敢轻易造次。哪怕能显出一点儿的官威都能让车主的优越感从小宇宙中爆发出来,这点对于主攻公务用车市场的林荫大道来说非常重要。

除此之外,在林荫大道上我们还能找到与别克车久违了的运动元素。碳黑色的前大灯对于原厂车来说并不多见,无疑能够增加凌厉的气势。四个向外扩张的车轮拱张力十足,与饱满外凸的腰线一起营造出一个前冲力十足的优美跑姿。如此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甚至有些颠覆了我对别克品牌的传统印象。谁说美国人不善变通,都是一条路走到黑的?

当然,无论是骨子里的大气沉稳还是后天进化出来的运动基因,这些也都只是表面功夫。对于这个级别的车型来说,更重要的还是肚子里的真材实料,那些永远只坐后排的头头脑脑们最关心的就是如何能把枯燥乏味的旅途变得惬意舒心。换句话说,把他们哄开心了就万事大吉。毫无疑问,在这方面林荫大道是绝对称职的。相信细心的读者从本文的题目中也能初窥端倪。这里再套用宋朝苏老师的一句名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林荫大道给我的感觉正是如此。初次见面,先被它的外形骗了一道。探究内里,又让我不敢相信这是一款美国车所能做到的。

其实在识破林荫大道的瘦身伪装后,我已经对其宽大的内部空间有了思想准备。虽然比起别人的加长版还要长出一截,但是中国消费者基本上也已经对充裕的内部空间习以为常了。除了傻大傻大的腿部空间外,后排乘客还能得到什么。对于那些翘着二郎腿就心满意足的老板们来说,这只是林荫大道最基本的礼遇,更多的享受还在后面呢。

深陷在后排总裁级的座椅之中,软硬恰到好处,全电动调节的轻松惬意自是不言而喻,就连头枕的高低也是一键搞定。连同靠背一起前后滑动的座椅很容易就能找到一个舒适的角度。如果这还不过瘾,打开按摩功能,几只小手就开始奋力的为你服务了。值得一提的是这项体贴的服务也并不是后排乘客所专属,正副驾驶座椅也都配备有按摩功能。戏言一句:上海通用可以考虑一下“你好,我好,大家好。”是不是也能作为林荫大道的一句广告语啊。

坐定以后,你可以带上无线耳机,聆听一曲Harman Kardon音响所营造出的悠扬乐章。当然,更好的选择是打开头顶上方的7英寸DVD显示屏,欣赏大片或是连上PS2切磋一把那就任君选择了。至于那个集成了座椅调节、按摩、加热、空调控制等N多按钮于一身的后排中央扶手,乍一看确实有点儿让人摸不着头脑,不过相信熟悉之后还是比较容易操作的。至少对于车主来说,在客人面前拉开这个都快变形的扶手还是倍儿有面子的。

对于很多高档餐厅来说,最好的位置通常都只有一个,林荫大道的后排也是如此。虽说大部分舒适性装备两位后排乘客都能享用,但是副驾驶椅背的小桌板却为右面乘客所独享。相信是为那些日里万机,在车上都难得休息的工作狂型领导所准备的。除此之外,副驾驶座椅的头枕也特别设计成可以向前折叠放倒。前座无人时,可以保证前面的视线一览无余。

“嘿,别自我陶醉啦,该换你开了。”正当我惬意地享受老板级尊贵待遇的时候,前面充当了半天司机的同伴有点儿看不过去了。没办法,白日梦到此结束,也该我当会儿司机了。要从这种极端自在的享乐中回到日常的工作状态还真有点儿不情愿,不过驾驶林荫大道很快就给我带来了意料之外的惊喜。

轻点油门, 5速自动变速箱开始尽职尽责地工作,整个加速过程非常平顺,几乎感觉不到丝毫的换档冲击。开这种大车的时候速度感都不会很强,不经意间车子就加速到130km/h,而这时发动机转速还不到1800rpm。此时车厢内的静谧性依然非常好,风噪和胎噪都被抑制在很小的范围内。能够最多感知到的反而是发动机悦耳的声浪,并不吵人,倒像是在与驾驶者的交流,相信这是上海通用为了凸显运动性故意为之的吧。

其实3.6升V6发动机与5速自动变速箱这个组合算是老搭档了,在凯迪拉克CTS和SLS上都有应用。250匹马力和340牛?米的动力推动近1.9吨的车身在7.8秒内从静止加速到100公里/小时并不费力。但毕竟是行政级用车,为了保证后排乘客不被突如其来的窜动整得比较狼狈,深踩一脚油门,变速箱的反应还是会出现不到两秒的迟滞,随后动力才喷薄而出。其实,这台发动机的功力更多的还是体现在强劲的动力储备方面。由于在3200转时即可达到最大扭矩,所以在中高转速区间基本不用变速箱做出反应,单凭强劲的扭力就能把车速提起来,并线超车轻松自如。即便在时速130 km/h的时候再次深踩油门,加速感依然比较明显。

归功于通用新开发的GRWD后驱底盘,以往如同行船般的操控感已经被彻底颠覆。尽管仍然以保证乘坐舒适度为主要前提,但是我们终于看到别克也开始关注驾驶感受了。悬挂的调校非常富有韧性,坚实的底盘系统整体感很强,不论过弯并线都能保持车尾的良好跟随性,给予车身足够的支撑。方向盘指向精确,回复力恰到好处,所以开着林荫大道你一点儿也不会觉得累,转弯并线甚至有时也会变成一种乐趣。当然,良好的操控性也要归功于前后轴负荷接近50:50的完美比例,林荫大道的发动机安放于前桥上方偏后,这种近似于前中置的布局能够在过弯时将重心的不安分转移控制在最小的程度。

32.88到49.88万元的售价在这个细分市场中还是合理的,当然内外兼修的全方位进步才是最重要的。对于上海通用来讲,要借此重新树立别克品牌在中国的形象。对于林荫大道来讲,要走的路还很长。

发表于 2008-1-26 18:10 |显示全部楼层

澎湃动力 精准操控 体验别克林荫大道的欧式驾控感受

此文章由 grace2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race2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别克林荫大道采用通用汽车最新一代GRWD全球后驱平台,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方式似乎已经是豪华车定义的基础,健壮的纵梁结构提高了整车的钢性,林荫大道的前后载荷比接近于50:50的近乎完美均衡,将发动机装配位置后移,这样提高了过弯的极限值,以及短前舷长尾箱设计,增强了高速稳定性和操控准确性,同时还提升了尾箱空间,一举两得。



配备了与凯迪拉克SLS相同的V6 3.6L AlloyTech发动机,250马力的动力对近2吨自重的车身来说还可以说是充沛,行车电脑调教偏于舒适,既没有BMW动力瞬间爆发的体现,也没有奥迪前缓慢后暴躁的动力分配,林荫大道则是很平顺的由0渐进,几乎让你感受不到它拥有250匹的马力。不过,时速表上指针的迅速攀升还是能让人感受这颗发动机内在的强悍。

由于是一款后驱轿车,不由想驾控一下这2吨重的豪华车,出于安全考虑,小编没有取消ESP介入,深油门提高车速,青岛不沿海的山路并不那么险峻,路两侧都是草坪,视线很好,65公里的时速通过一个大约80度左弯,切弯走线,可以感觉到左后轮介于打滑与摩擦之间,此时ESP介入,感觉车身惯性顿了一下,随后依旧按照转向所指方向出了弯道,有了高科技电子设备对汽车介入,像这样的大马力后驱轿车,可以安心的去体验它驾驶方面的乐趣,不过这样的操控成绩还是被车内舒适的配置遮盖的不那么耀眼了。

我们很快行驶出青岛市区,林荫大道的后段动力的表现可以令人称赞,车速轻而易举的爬过了100KM/H,车内的速度感不强,如果不是看到时速表的指针,你不会相信时速已经100公里了,底盘很扎实,一路速度攀升至160KM/H,也不会让驾驶者觉得恐惧。林荫大道的隔音做的赢得了许多试车人员的赞许,当车子在110公里时速游走时,车内只有harman/kardon音响给我们带来的百老汇歌剧,几乎听不到风噪、路噪、胎噪,只有在深踩油门时,会传来发动机低沉的轰鸣声。

进入山区后,林荫大道的底盘让人感觉很意外,改变了以往美国车过度柔软的调教,而是更加偏硬,很像是在驾驶一部欧洲车,路面反馈很清晰,悬挂和座椅的支撑都比较到位,弯中车身侧倾并不大,电子液压助力转向反应精准,一改过去别克轿车以舒适性为主的产品定位,山道半路加速也不会有过去别克轿车吃力的感觉。

发表于 2008-1-26 18:11 |显示全部楼层

大道通天--试驾别克Park Avenue林荫大道

此文章由 grace2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race2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林荫大道是别克品牌最新推出的旗舰车型。对于希望更新换代的别克车主和更多的潜在用户来说,他们又多了个选择;对于上海通用来说,手中的产品越来越丰富,脚下的路自然越走越宽。

真正的主角是你现在看到的这辆车。它的名字很美国,叫“林荫大道”。这是纽约的一条著名商业街,代表着财富与威望。30年前,当林荫大道这个名字第一次被用来称呼一辆车时,它指代的是别克当时的旗舰车型Electra的顶配型号。


可想而知,它在豪华、舒适等方面都达到了那个时代的顶尖水平,因此,有一大帮诸如政商名人、医生、律师等社会精英为之倾倒。

30年后,当别克品牌的全球代言人“老虎”伍兹第一次看到上海通用参与开发的全新“林荫大道”时,他激动得脱口而出:“这车也应当拿到美国去卖”。

其实,林荫大道只是停在那里,既没有让他开、也没有让他坐,仅仅依靠自己的线条和身段就让“老虎”激动开了。最吸引人的地方要属侧面――长车头、短车尾、俯冲腰线、圆弧车顶、外凸轮拱,处处都显得现代且动感十足。这些特征与我们脑海中别克那种四平八稳的印象相比,令人感觉有些意外。

好在林荫大道并没有完全背离别克的传统,它依旧保留了宽大的车身尺寸。宽度达到了少见的1.9米,5.17米的长度甚至超过了凯迪拉克SLS赛威,超过3米的轴距也只比赛威短5厘米。但无论站在车头还是车尾,你都不会觉得它笨重。如果俯视,就会发现其中的秘密。从上向下望去,它的座舱部分最宽,而车头车尾则向内收缩,呈现出“船型”的经典式样。这样既能保证内部乘员空间,又能塑造出健硕却不臃肿的线条。

虽然它的相貌出众,但我猜你肯定对车内的样子更感兴趣。不用说也知道,它的内部空间相当充裕。尤其是后排,在那里摆放着两张总裁级的座椅。它们既能前后滑动,又带加热和按摩,甚至连头枕也是电动升降的,两端还能像宝马5系前座那样改变夹角――比赛威还厉害。打开宽大的车门,轻松地进入后座,将前排乘客座椅推到最前方,并将它的头枕向前折叠起来,然后打开前排椅被上的小桌板,最后再调整后座,让自己进入半躺状态,目光自然落在车顶,那里有一个可翻折的7英寸液晶显示屏……这一连串动作有没有让你想起雷克萨斯的旗舰?

要从这种极端放松的享受状态中转换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工作状态的确需要一些毅力。不过,很快你就发现,如果说驾驶林荫大道是一项工作的话,这当中也是挺有乐趣的。

首先,开着它你不会特别累。环绕车身的雷达能及时提供车辆位置信息,倒车影像系统则令停车入位成为了一件简单的事。方向盘上的滚轮能够调整行车电脑的各种功能,其中包括很实用的超速提醒、休息提醒等,还是全中文显示。轻拨转向灯操作杆,转向灯会连闪三下,并线时很方便。语音导航系统也使用了新版本,具有3D道路情况模拟、8向车道指引、出口处距离告知等功能,比君越上使用的那套系统更加智能。

其次,开着它一点也不觉得大。回复力适中的方向盘虽然对路面的信息反馈不多,但是指向却很准,所以在拐弯抹角的时候显得挺灵活。悬挂也调校得紧而不硬,富有韧性。老别克浮如行船般的感觉已经被彻底抛弃,现在的原则是在保证舒适性的前提下,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因此,林荫大道并线时的姿态显得更坚定。通过颠簸路面时,并非所有振动都被隔绝,而是有选择地保留。在弯中的侧倾很适度,一点也不夸张,应付多弯的山路也不觉得吃力。

这种良好的表现应当归功于新开发的GRWD底盘。这副底盘的运动功底深厚,否则,即将量产的雪佛兰Camaro跑车也不会以它(短轴版)作为基础。当然,为了更加契合别克品牌舒适、静音的形象,GRWD还是一副柔和的面貌在亚洲首次亮相。近似前中置的布置形式带来的是前轴51%后轴49%的重量分配比,绝对是运动车的风范。

动力系统的搭配想必你已经很熟悉了,3.6升V6铝合金发动机配5速自动变速箱。使用了双VVT及可变进气歧管VIM技术之后,254马力和340牛?米的动力可以推动近1.9吨的车身在7.8秒内从静止达到100公里/小时,在5速自动变速箱的配合下,整个加速过程非常平顺。由于动力够足,所以中途加速的时候,变速箱在初始阶段是不做反应的,单凭强劲的扭矩把车速提起来。当这种做法无法满足需求的时候,它才会降低一挡。倒是手动模式来得更加直接,变速箱的反应既快又顺,如果再用上运动模式,动力就可以称得上随叫随到了。

上海通用为了提升刹车效果,专门用上了大尺寸的通风刹车盘,给踏板施加足够的力度,也不会有明显的“点头”情况出现。

当你熟悉了一切之后,在城市中,你可以自在地游荡在车河之中;在高速公路上,你可以安静地、高速地巡航,在多弯且陡峭的山路上,你又可以开得很过瘾。

不过我相信你还是更喜欢后座,因为在国内,花50万元所能买到的行政级轿车中,恐怕没有哪个品牌的车主能比你更舒服了。在享受的同时,你或许还可以替美国消费者鸣不平――你乘坐的这辆美国品牌的旗舰何时在美国的展厅中出现还是未知数。现阶段,你比他们幸福得多,即便是“老虎”伍兹那样的名人也只有看着的份儿了。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飞天奖章

发表于 2008-1-26 18: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sti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ti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替LZ把几个帖子合并了一下

发表于 2008-1-26 18:24 |显示全部楼层

飞驰在中国的“林荫大道”上海通用别克林荫大道3.6 L旗舰版

此文章由 grace2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race2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从最早的君威,到后来的凯越和君越,再到现在的旗舰车型“林荫大道”,整个别克车型系列悉数到场。别克品牌是上海通用的中坚力量,“林荫大道”的到来既丰富了别克的产品线,又提升了别克品牌形象,更好地诠释了其品牌精神和DNA。

“真正获得通用集团同意使用‘林荫大道’这个名字是在2005年,研发过程经过了两年多的时间。”上海通用汽车市场营销部兼商务贸易部执行总监刘曰海先生说。  


作为别克品牌的旗舰,“Park Avenue”曾经在北美市场创造了30年的辉煌历史。林荫大道(Park Avenue)原本是美国纽约的一条街道名,在这条街道上商界精英荟集,以“林荫大道”为名的别克车型正是这些精英人士身份的象征和理想的座驾。而今处于经济发展上升期的中国社会也正涌现出一批年轻有为的商界精英,上海通用运用通用全球资源重新推出的“林荫大道”正是为这些人准备的。

世界是平的

让我好奇的是,别克“林荫大道”作为一个美国别克品牌的传奇车型在中国市场复兴,却是以上海通用的泛亚设计中心为主导的。

此次上海车展期间记者有机会与来自欧宝的通用全球紧凑型车设计总监恩格勒先生探讨了这个问题。

恩格勒先生指出,不仅是林荫大道,包括此次在上海车展上推出的别克未来(Buick Riviera)概念车,都是由上海通用主导设计的。当然,更确切的说法应该是上海通用泛亚技术中心在通用全球后驱平台上整合通用全球设计资源推出的。恩格勒告诉记者,这主要得益于通用全球的设计体系,这个体系的水平最近三年明显上了一个台阶或者说飞跃。他说,现在通用在全球有12个设计中心,这12个设计中心以前是各自独立的,相互之间没有协作。而现在这12个设计中心的力量和资源都可以根据任务的需要相互调配,一旦有特定需要可以将通用位于全球各地的设计资源调动起来为其所用。整个通用集团的全球设计体系就像是一个有机体,各个设计中心的人员经常因项目的需要而组合在一起,项目结束后又回归原处。上海的泛亚也属于12个设计中心之一,这就意味着泛亚也可以根据需要从通用集团位于全球的其他11个设计中心调配资源。

这就是汽车设计真正的全球化。记得2006年12月记者采访日产汽车分管设计的副总裁中村史郎时,他也曾说日产自1999年以来之所以在设计上取得巨大进步,让“技术的日产”又有了“设计的日产”之美誉,关键就在于汽车设计实现了真正的全球化。日产在全球也有多个设计中心,这些设计中心尽管分布在全球各地,却是一呼即应,协同作战。中村史郎在去日产之前长期在通用集团供职,其全球化设计体系的建立就是借鉴了通用集团的模式。

在“全球本地化”策略的指导下,通用成立北美洲、欧洲与亚洲等地区设计中心,全程参与Gamma、Delta、Epsilon、Theta、Zeta(厂内研发代号)等未来重点战略车型的设计工作。 “林荫大道”旗舰车型和“别克未来”概念车仅仅是个开始,上海通用的泛亚技术中心已经成为通用全球化设计体系的一部分,这在国内的合资企业中远远走在前列。新的林荫大道因而也融入了浓厚的亚洲特色,比如全车防潜滑真皮座椅就是专门拟照亚洲人的体形设计的。

静中带动

“林荫大道”给人的最大感觉是与先前投入中国市场的别克车型有很大差异,凯越以时尚和休闲为卖点,君威和君越以稳重大气为诉求,“林荫大道”则达到动静合一的完美境界。低矮、宽大和修长的车身,外加长车头短车尾的设计营造出一种蓄势而动的姿态,5175毫米超长车身和3009毫米轴距塑造的是比例协调的车身侧面线条。往外突出的前后轮眉是现今最新潮的设计,尽显优雅与动感。

林荫大道最美的地方在哪里?在车头及前轮轮眉处。从侧面看过去,那种简洁流畅的线条与美感似英伦的超级豪华轿车,无尽优雅外表下蕴含着一种激情澎湃的从容与自信。如果去掉林荫大道的车顶,你会发现它活脱就是一辆高级敞篷轿跑车的样子。车身侧面和发动机罩构成的曲面线条似捷豹般惊艳,如奔驰S那样高贵。与开篇的大气天成相比,林荫大道的收尾同样是从容有度,前低后高的腰线从前到后贯彻到底,似静而动的姿态就如一只蓄势而动的脱兔。

如果说车头侧面是林荫大道外形上最吸引人之处,那么进入车内首先应该抢占的位置是后座。3009毫米超长轴距带来的宽敞的后座腿部空间或许会被简单地看作“大即是美”的庸俗套路,但后座可电控滑动的航空式座椅不管在什么级别的车子里都算得上奢侈。而豪华车市场向来是“越奢侈越热销”。看来上海通用花费大量金钱用于市场调研并没有白忙一场。专门为后座乘客准备的当然不仅是两个豪华座椅,最新级别的Harman Kardon Logic7顶级剧院音响也是力求为那些在中国华尔街的林荫大道上出没的精英们打造一个移动的音乐厅。不管是如潺潺流水般的帕格尼尼随想曲还是贝多芬交响曲的华美乐章,都给你一种亲临音乐会现场般的听觉享受。

林荫大道的前脸保留了别克家族典型的盾形镀铬格栅,中间是红蓝银三色别克徽标。这种盾形标志和品牌DNA在驾驶室内也得到了充分运用。与凯迪拉克内室中大量采用V型钻石元素一样,林荫大道的方向盘、中控台和座椅上大量采用盾形造型,似乎时刻在提醒你别克品牌的尊贵和可靠。车内空间的布局则采用所谓的海湾设计,驾驶室前台、车门和中央扶手用类似海岸线般的线条构成两个似海湾的前排空间,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

如果你肯花点时间爬到高处俯视“林荫大道”,你将收获另外一份美丽。你会发现别克林荫大道的轮廓很像一艘乘风破浪的船。船的造型,尤其是船尾,被借用到汽车设计中的历史可以追述到半个世纪前,别克历史上著名的Riviera车型的车尾就是典型的船尾设计,也因此成为历史上的经典车型。借用船尾造型设计的好处是比例均衡,线条流畅,动感十足,即使是静止时也给人一种张弛有道的优雅和动感。

动中求静

如果说别克林荫大道的外形和内室是力求静中带动,那么开起来的林荫大道则是努力做到动中求静,追求的是释放澎湃激情的同时车辆本身的稳如泰山和车内空间的静音效果,一如精英人士既对事业和成就执着努力充满激情,同时内心又保留一份镇定和自如。正如原通用总裁斯隆先生所说,林荫大道是澎湃动力和舒适宁静的合二为一。

尽管托着重达1875千克的车身和三个成人,车身长度也达到惊人的5.175米,在大连东北快速干道上,林荫大道的加速过程非常顺畅。尽管搭载的Alloytec V6全铝发动机远没有达到6500转/分时的最大功率,但得益于3200转/分就能获得340牛?米的最大扭矩输出,感觉似乎有源源不断的动力输出,起步和超车表现绝对让你充满自信。在由北美通用专门设计并从美国原装进口的Hydra-Matic五前速手自一体变速器的传递下,林荫大道零至百公里时速的加速时间只需7.8秒。这那里是一款又大又重的商务车,完全是一辆性能车的表现。即使是2.8升的发动机,这个成绩也在10秒以内,达到9.9秒的好成绩。这也不由得上海通用为这款全铝制造的发动机而自豪了。

作为一款定位于商务精英人士的旗舰车型,林荫大道完全可以满足偶尔“耍一把”的愿望。由于采用发动机前置和后轮驱动,车身前后配重接近50:50的完美比例,外加ABS、EBD、TCS和ESP等电子控制系统,林荫大道有着很好的操控性。而独立多连杆的后悬挂设计又很好地在操控性和舒适性之间得到恰当的平衡。正是操控的稳定性带给林荫大道那份内在的镇定和自如。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8-1-26 18:25 |显示全部楼层

再上征程 上海通用林荫大道3.6L 旗舰版

此文章由 grace2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race2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转自 《轿车情报》

硬汉着西装

当我看到最新林荫大道Park Avenue时,一种时空的错觉瞬时涌上脑门。这明明是一台属于21世纪的豪华轿车,而我却仿佛看到了十几年前的别克影子。虽然新车的棱角处理更为圆润,但不变的整体方正感,以一种阳刚硬朗的姿态向世人传达着一个强烈的讯息——林荫大道Park Avenue才是真正代表别克品牌精髓的当家产品,无论时间如何更迭,骨子里的东西是不会更改的。也许更大更豪华的车身造型确实是目前中国汽车消费的主流价值,事实是这样的改变也的确让别克汽车在中国成为最畅销的车型之一,但我始终认为别克的造型应该剔除任何一丝臃肿。现在林荫大道Park Avenue的样子,就像个身着西装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员,虽然人高马大,但魁梧健硕之余,给人极为干练的感觉。外抛的轮拱和短前悬的设计,都能看出新宽林荫大道对于性能操控的重视。

征战大连

林荫大道Park Avenue的外观,是集豪气与杀气于一身的。置身其外,其实是很有冲动马上坐入驾驶座亲身感受一番大马力后驱房车的威力的。与孔武有力的阳刚外型相比,内饰的整体风格还是保留了上海通用别克君威和君越那种米色调的设计。厂方安排在大连试车,既看中了当地优良的道路条件,也因为沿海的蜿蜒山路为测试后驱汽车提供了绝佳的场地。因此我们放弃了选择长途奔袭高速公路,而选择了沿着大连海边的滨海环路来一探林荫大道Park Avenue的功力深浅。而这段沿海公路既有宽阔的四车道公路,又有连绵狭长的连续山路,用来测试大马力后驱房车再适合不过了。

关于这台新林荫大道Park Avenue,其基本架构是基于通用全球后驱平台GRWD开发的豪华后驱C级轿车。一台3.6L V6 AlloyTec全铝发动机。根据原厂的数据零到100km/h加速只需7.8秒,在没有专业测试场地和仪器的情况下,我们只能从感官层面对林荫大道的静止加速进行体验。由于采用了电子油门,因此在初踏油门阶段动力并不会蜂拥而至。在迟疑片刻后,随着发动机声浪传入车内,扭矩的是输出才真实地反映到车速上。那套通用成熟的Hydra-Matic五前速手自一体变速器在3.6L车型上并没有发挥出特别的优势,相信对于动力稍弱的2.8L车型上,这套五速变速器的作用会更大。目前的这套Hydra-Matic五前速手自一体变速器在保留了别克车系换档平顺柔和的特性上,加入了Sport运动模式来配合新车的运动特性。在Sport模式下,发动机始终处于3000转上下,以便顺利爆发340Nm/3200rpm的最大扭矩。由于轴距达到了惊人的3009mm,因此直线行驶的稳定性是无庸质疑的。更令人惊喜的是,它在山道上的动态表现着实令人吃惊。在弯前制动,车头前俯的情况并不严重,而更多的是车身的整体下沉,这要归功于GRWD后驱平台营造的50:50的车身配重和优化的麦弗逊独立前悬挂的精心调校。在进入弯心后,可以明显得感觉到车尾的惰性,毕竟这是台重达1.9吨的大型房车。幸好我们试驾的旗舰版车型配备了最新Bosch 8.0版的ESP系统,让我们放心地制动、入弯心、然后全油门出弯,全然在掌控之中。加之刻意缩短的前悬,使得车头入弯凌厉迅速,一阵山路跑完,后座的摄影师开始抱怨过弯速度过快,连车里的摄影器材都散落四方。其实这种快是不自觉的,在控制甩尾的情况下,对于一台大马力后驱车而言,这样的安排是恰当的。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转向盘的指向十分清晰,但过大的转向盘影响了行进连续快速弯路的操作,同时如果助力再减低一点就更符合这台车的本性了。 作为一台C级车,要兼顾舒适与操控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驾驶这款林荫大道,你却可以像以往对待其他别克车型一样,让自己轻松,让后座的人微笑;若对自己的驾驶技术充满信心,它同样能让你享受原始、直接的驾控乐趣。

记忆中的林荫大道

这个月试车活动频繁,编辑部的同仁们也是倾巢出动,各自为战。原本已被安排去北京出差的我,在得知上海通用在同一时间安排了别克林荫大道(Buick Park Avenue)的试车活动后,主动请缨要求前往。别克林荫大道不是一款价值百万的豪车,也不是驰骋赛道的终极跑车,但对于我或者是我这辈的同龄人而言,却是一个符号,一个特殊年代的历史烙印。与它的再次相会,我是决计不会错过的。

在九十年代初的进口车市场是中国汽车市场上的第一次繁荣时期。不同于德系豪华汽车泛滥的今天,那时候几乎是日本车和美国车的天下。在华北地区,进口日本汽车的保有量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其中又以丰田皇冠和日产公爵的销量最好,这种情况有点类似九十年代后期丰田佳美和日产风度的销售状况。而在华东地区,特别是我从小生活的上海,九十年代初期几乎就是进口美国车的黄金年代。在那个年代里凯迪拉克在国人心中的地位,不在劳斯莱斯之下。而别克作为通用旗下仅次于凯迪拉克的高档品牌,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后,相隔七十多年再次进入中国市场,自然更要力争一番作为。

上海的西区有着法租界时代种下的连绵梧桐,夏天置身其中,是种很奇妙的感觉。记忆中好多次与别克林荫大道Park Avenue不期而遇,在那种环境下,自然对这个三盾品牌留下了极好的印象,而这种带有先入为主的正面观念,并没有受到几年后美国汽车工业整体不景气的影响。一直到九十年代末上海通用汽车开始生产以Century 和Regal为原型车的别克新世纪和君威。

别克品牌在中国重新布局,经过上海通用多年的苦心经营,别克在中国的销量是唯一能让通用高层略微欣慰的一件事。这些年来看着满街的别克,我心中时常浮现出小时候对于林荫大道的尊重和好感,遗憾的是那种感觉始终回不来了。这并不是一种消极的情绪,我更乐意把它看作一种对于别克品牌先天的认同,哪怕之后经历再坎坷的道路,始终有理由让我坚持相信这是一个深具活力的美国品牌,因为它既不是富人的玩物,也不是平民的代步工具,它是一个具有中产阶级精神的汽车品牌。而真正的中产阶级应该是精英阶层,并不是普通白领的概念那么简单。强大而稳定的中产阶级,是支撑美国社会的中流砥柱,也是我们的社会发展的必然目标。而作为别克旗下最高端的林荫大道Park Avenue,自然要担当起这个重任。在2007年的初夏,再次接触到由上海通用出产的全新林荫大道Park Avenue,此次试车对于我来说,更像经历了一场生活与成长的回顾。

发表于 2008-1-26 18: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race2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race2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一个克隆版, 给吹得神乎其神。

发表于 2008-1-26 18: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牛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牛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也不稀奇,国内有的车厂把1.8排量的说成黄金排量,那然间林荫大道还不好好说道说道

发表于 2008-1-26 18: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race2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race2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V8, V10, V12怎么办?还能说什么好?
纽约的那条胡同怎么也说成天堂大道了。汗。。。。。。劳驾, Wall Street怎么走?

发表于 2008-1-26 18: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茉莉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茉莉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没听说过wall上还有St嘛
也许只有蜘蛛侠才可以“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8-1-26 19: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race2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race2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下一个叫“唐宁街10号”。大家有机会去看看, 寒酸的民宅。
要不叫“中南海”也不错, 海,够大了吧。
再不行叫“峨嵋山”, 山, 够高了吧。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08-1-30 19: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dec200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dec200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牛皮

发表于 2008-1-30 19: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西关少爷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西关少爷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别克其实是HOLDEN。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08-1-30 19: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dec200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dec200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拿破东西去中国卖个好价钱吧

发表于 2008-3-5 01: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ome_fl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ome_fl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8-3-5 08: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ome_fl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ome_fl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作者真能整,东拉西扯的,不过中国暴发户太多呀,一提纽约就来劲,提香榭丽舍就de se

发表于 2008-3-5 08: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enesi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enesi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OLDEN到底什么来历?
在欧美它是哪家?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08-3-5 08: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arys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arys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zt 国内的宣传文章

狮子滚球卷雄风

    具有百年历史的霍顿公司是大洋洲汽车工业的骄傲,早在1948年,澳洲大陆上第一部自产汽车“48-215”就是从霍顿工厂里开出来的。霍顿的标志是一只狮子滚球的红色圆形浮雕,其设计灵感来自一则古老传说:埃及狮子滚石头的情景启迪人类发明了车轮。今天的霍顿不但称霸澳洲车坛,还以锻造强劲发动机而闻名于世,那只红色雄狮也就更具象征意义。

    霍顿从1914年开始就涉足车身制造行业。1931年,霍顿和通用汽车澳洲分公司共同组建了“通用-霍顿汽车公司”(1994年起单独使用“霍顿汽车公司”的名称),从此成为澳洲汽车工业的领头羊。霍顿拥有很多属于自己成功开发的产品,其中包括连续8年蝉联澳洲最畅销中高档轿车的Commodore、一直在澳洲高档轿车销量中名列前5的Statesman/Caprice车型和澳洲本地最受欢迎的双门跑车Monaro。2003年以前,霍顿一直是澳洲汽车市场最大的份额占有者,迄今为止生产的汽车已超过600万辆,成为一个面向全球的汽车公司,仅在2001年出口额就有11.6亿澳元,预计到2005年将有三分之一的产品出口到国外。

    霍顿在发动机、变速器、底盘方面的研发和生产能力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拥有三条著名的发动机生产线,分别是FII、V6和HFV6。别克荣御装备的ALLOYTEC V6全铝合金发动机,就是由位于墨尔本港的霍顿最先进发动机工厂生产的。霍顿是通用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全球供应商,其品质超群的发动机系统曾配备在多款通用家族的高贵名车上,并出口4大洲。1999年,霍顿出口发动机总量达到300万部,2001年,V6和FII的出口量分别达到了10万台和16万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4大汽车赛事之一的V8国际超级房车大赛上,霍顿的动力强势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这一比赛的车辆以量产轿车的车身作为原型,规定采用5升V8发动机,最高转速被限制在7500转/每分钟,大部分赛车的最大马力都达到620匹左右,峰值扭矩达到620Nm左右,时速最高可达300公里,几乎接近F1的水平。而霍顿的V8 Touring赛车队多次赢得澳洲V8超级房车赛冠军,被全球车迷誉为“红色风暴”。

相关资料∶霍顿汽车公司大事记

1856年    名为J.A Holden & Co. 的公司在澳大利亚南澳首府的阿德莱德市成立,主要经营马具产品;
1918年    霍顿和弗罗斯特建立了霍顿汽车车身制造厂(Holden's Motor Body Builders,简称HMBB),这就是霍顿的前身;
1928年    霍顿公司“狮子滚石头”的标志开始使用;
1931年     澳大利亚通用汽车公司(GMA)和霍顿汽车车身制造厂(HMBB)共同组建了通用-霍顿公司;
1948年    第一辆完全由澳洲人自己造的车,霍顿48-215车型正式下线;
1962年    霍顿第一百万辆车--霍顿 EJ下线;
1968年    霍顿公司推出其HK系列车型,包括澳大利亚第一辆跑车HK Monaro;
1978年    霍顿公司推出它Commodore(海军准将)中级房车车型,代号为VB Commodore。该车成为澳洲最为畅销的中级房车;
1983年    霍顿公司生产出第20万个发动机,总共出口的霍顿车达250,000辆;
1994年     不再使用“通用-霍顿”的名称,而仅仅采用“霍顿”作为公司名称;VR Commodore成为澳洲销量第一的乘用车;
1995年    霍顿公司推出其开发的3800 ECOTEC V6型发动机;
2000年    成为悉尼奥运会指定合作伙伴,霍顿Commodore中级轿车连续第五年成为澳洲最畅销车型;
2001年     第六百万辆霍顿轿车下线;霍顿成为澳洲汽车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公司;Commodore中级房车连续第六年成为澳洲最畅销车型;
2002年     霍顿继上一年之后再次成为汽车市场最高份额占有者,Commodore轿车连续第七年成为最畅销中级房车;霍顿成为通用大宇公司的战略伙伴,占有其42.1%的股份;被澳洲《读者》杂志评为全国最值得信赖汽车公司;
2003年    霍顿公布2002年创历史记录的利润60亿澳元;推出多款新车型和换代车型,其中包括Statesman / Caprice新款展示车,再次提供了自己的市场竞争力;澳洲最畅销Commodore轿车诞生25周年纪念。

发表于 2008-3-5 09: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黑黑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黑黑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林荫大道在国内真挺火.   算好车

发表于 2008-3-6 19: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zlzxzl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zlzxzl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个在澳洲是HOLDEN的哪款啊,多少钱啊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8-3-6 19: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zlzxzl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zlzxzl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对了,国内凯越旅行车在澳洲叫啥啊,是HOLDEN的那款啊,据说这款车是韩国大宇的啊

退役斑竹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3-6 22: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球球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球球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xzlzxzlz 于 2008-3-6 20:30 发表
这个在澳洲是HOLDEN的哪款啊,多少钱啊


林荫大道是HOLDEN CAPRICE/STATEMAN 的3.6 ALLOYTECH 发动机版本。澳州HOLDEN生产。

退役斑竹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3-6 22: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球球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球球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xzlzxzlz 于 2008-3-6 20:36 发表
对了,国内凯越旅行车在澳洲叫啥啊,是HOLDEN的那款啊,据说这款车是韩国大宇的啊


HOLDEN VIVA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3-6 23: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egr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egr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成了 Park Avenue 的广告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08-3-7 12: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arys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arys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经济、社会发展到不同的阶段,顾客的需求大不一样,国内这么吹吹也是可以的

来了澳洲一段时间,发现和国内一些朋友的想法严重脱节了,突然开始觉得这里的人对物质的追求没有国内的人那么强烈了

莫非是因为这里的人已经吃饱了所以都不叫唤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