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悉尼港游船 - Captain Cook Cruise - Sydney Harbour (2009-1-20) patrickzhu · [败家媳妇]_领着我后宫的美娇娘们来拜见各位美妞们啦--后宫风云又起 (2011-8-7) 农村银的媳妇
· 简易版烧麦:) (2007-4-8) xingbu · 蓝山老妖在墨尔本系列之四 -- 购物回国退税攻略 (2005-2-27) 蓝山老妖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4592|回复: 18

[其他] 回国二次听书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10 14: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jun7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jun7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回国二次听书记

Patrick兄弟建议我多写写出差的经历,只是很多出差都是雷同,到一个地方,办事、吃喝,如果有时间再走走一些名胜。况且我出差的地方大家大多去过,所以就没有写很多。前两周去了中国、韩国,终于有了一些新鲜的。

可能有人知道我很喜欢听评弹,从初中开始听,到现在听了25年以上了,用我们公司的说法也算是跻身于"Quarter Century Club"。来了澳洲,感谢IT科技的进步,我带了200GB以上的音频和视频评弹资料,加上无处不在的网络电台,总算可以坚持听下去。这次回中国,突发奇想,抓住机会去现场听一回书如何?说来惭愧,鄙人听了这么多年书,现场去的不多,主要听电台和听下载的mp3。在国内时倒从来没有急切的去现场听书的想法,看来出了国了,很多心底的东西会慢慢浮上来的。

先通过国内的朋友打听了目前上海书场的演出节目,选定了去乡音书苑听书。乡音书苑是上海评弹团直属的附属书场,就开在评弹团楼下,南京西路泰兴路口附近,其环境堪称沪上个书场中的翘楚,由于由上海评弹团的支持,其演出的水平也一直有保障的。目前演出的是庞志豪的《乾隆下江南》和高博文周红的《珍珠塔》。一般现在书场是下午演出,一次两回书,中间休息15分钟(评弹的行话叫做小落回),然后一周一换书,即同一回书说一周,下周说新一回。这两档节目应该算现在还在码头上演出的演员中水平很高的了,尤其是高周档的弹词,可以说是目前40岁左右的最高水平。说起高博文,即使不听评弹的人也很可能见过面,大名鼎鼎的《色戒》,中间那段听评弹的,其中弹唱评弹的就是搞博文。高是目前上海评弹团唯一80年代从评弹学馆毕业的演员了,其他都转业了,他本人坚持了下来,水平现在相当不错,面相也好,所以很是得宠,号称几房合一子,几乎所有的老一辈名师都把自己的传统优秀曲目传授给他。比如这次演出的《珍珠塔》,就是老一辈名家陈希安、赵开生、饶一尘传授的。周红是另一位评弹名家余红仙的门生。顺便提一下,著名的评弹开篇《蝶恋花-答李淑一》,曾经风靡大江南北,号称评弹名片就是赵开生填曲,余红仙首唱的。

回国到了上海的第二天,冒着滂沱大雨,被雷电惊吓着来到乡音书苑,听这次回国的第一回书。十一点出门,正赶上电闪雷鸣,大雨瓢泼,站在车站耳边雷声隆隆,闪电如擦身而过,有点紧张。车到南京路,雨势渐弱,在对面王家沙买了老虎脚爪,蟹壳黄和绿豆糕,权作中饭和待会小落回时的点心。常听老人说,旧时候大人把孩子带到茶馆书场,孩子并不懂得吴侬软语和以此表述的公子小姐私订终身后花园的内容,只知道吃着瓜子,核桃,花生,青豆,含着玉兰片,喝几口茶,再跑到台前看演员扮着丫头、强盗、书生、大官的角色,渐渐就有了对评弹艺术的钟情。在网上和现实中碰到好几位听友,都是受了家人的影响才喜爱上听书的。我听书那天,也遇到一个6、7岁的孩子,家人带来听书的。至今,乡音到小落回是还有卖点心的习惯,绿豆汤、各式糕点,老人们垫垫饥,继续听书。还是有不少听众有带零食的习惯,小到瓜子话梅,大到切块装乐扣的水果,听书就是一种娱乐,放松心情,吃零食似乎成了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一道风景。

到书场还有一种乐趣是听点闲闻野帐,大都是老听客中流传的小道。说是小道,也是八九不离十的内幕,说说旧时代的门派之争,艺人私事,多是和艺人有着私交的听客说的;现在书场听到最多的是回忆和回味。那天是一个白发老人回忆那次著名的文化广场演出。蒋月泉流传甚广的《莺莺操琴》就是那个时候的录音,老人说,那天蒋月泉还不算"疯"的,张鉴庭真的叫"疯",一连唱了8个开篇,这是从来没有的,以至于后一档同样大名鼎鼎的徐丽仙上台被哄下来。那场面的壮观和激动大概我们是无法体会的,只能从《莺莺操琴》背景中骚动声音中感受点滴。"那天我就在现场……",说这话的时候老人一脸骄傲,仿佛目睹的不是一场演唱会,是一场旷世奇迹。或者真的是呢,对一个爱好评弹的人来说,传说中的文化广场演出就是一个旷世的奇迹,多少人渴望岁月倒转,去感受那场盛宴。我们无缘,只能从书场老人言语中想象那一段岁月。诚然,对于老一辈戏剧爱好者,他们对于自己钟爱的戏曲的热情,其实是丝毫不亚于现在年轻人对流行歌手的热情的。

或许是累了,今天听《下江南》时有点瞌睡,小憩了一会。对乾隆的故事兴趣不是太大,庞志豪的表演略欠火候,说表多了,角色少了;噱头比较多的还是文革、政府等等,有点单调。当然,这个也是各人各说,欣赏角度不同引起的差异而已。高周在庞大的珍珠塔中选择了二次进花园一段,也是经典部分,又把30回的书浓缩成10期,不可谓不精,相反就略显仓促了。当天演的是著名的《内堂报喜》一段,这是《珍珠塔》中的著名折子,也是诸多大家的保留曲目,比如朱雪琴、郭彬卿、陈希安、薛惠君。《珍珠塔》这部书,号称评弹弹词中的王,以唱功见长,60%是唱段,流传了很多的经典曲目,比如《七十二他》、《下楼梯》、《十八因何》、《方卿见娘》等等。历史上也涌现过最多的大家,从清末马如飞开始,沈俭安、薛筱卿、周云瑞、陈希安、朱雪琴、郭彬卿、薛惠君、郑缨、薛小飞、魏珏卿、魏含玉、赵开生、饶一尘等等,一直到今天的高博文周红。

曾经在利用互联网分享评弹资料的时候有一个想法,认为,对于目前坚持跑码头说书演员的录音资料应该保密,以免大家都持有录音,只窝在家里听而不进书场,影响到演员的经济利益。于是网上分享的都是已故或者已退休并不再演出的老艺人的作品。现在想想,或者这是一个误解。书场听书和听录音看电视是两种不同的接受评弹的方式。就像电视看比赛直播要比现场来的清晰,但听不到现场观众的呐喊,不会被起伏的人浪淹没;电视里演唱会可以看到歌手脸上的汗水,但永远也无法感受到现场狂热歌迷撕心裂肺的呼喊。同样的道理,评弹的录音录像尽管更清晰,但不可能体会到演员现场的机智、飘逸以及观众的热情,这足以让听客走进书场了。更为本质的是,这实际上是你在选择一种怎样的生活方式。许许多多的听客把每天到附近书场听书,和老朋友喝喝茶,聊聊天,当作生活的一部分,他们甚至无所谓书是否好听,演员水平高低,只要过得去,他们就来捧场,来拍手鼓掌,揣着愉悦的心情渡过一个下午。生活就是这样,当你找到一种属于自己的生活节拍,日子就一天一天流淌,无声无息,也充满了对生命和自然规律的敬畏。这种节拍来自于你对某一件事务的兴趣,你喜欢评弹,所以选择了每天下午进书场;如果兴趣在于打牌麻将,整个下午就在一张四方桌前渡过。从本质上两者没有区别,都是因兴趣出发的生活选择。于是,我们完全可以坦然的分享所有码头演员的录音,如果你喜欢评弹,一定会抽空进书场聆听弦索叮咚,完全没必要去担心什么。至于评弹没落,后继乏人的问题事实上也是一种规律,经历了文化广场的盛况空前,也必然会有门庭冷落的一天,我们把持这自己的一份热爱去追随它,不用,也不可能被标榜成为文化延续的功臣,老百姓只是一个爱好者而已,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个人行为,哪怕确实起到了那么一点促进作用,也还只是一个爱好者。

下午四点,当天的演出结束了,余兴未了,决定下周再来听一次。第二周我是要去韩国的。那天一早,为了听书赶早班飞机回上海,由于首尔仁川机场离市区很远,我差不多北京时间早上4点多就起来了,赶回上海。拜托上海快速便利的磁悬浮和轨道交通,从浦东机场到我在徐家汇的家一共花了我50分钟左右,回家行李一放,转身出门直奔乡音书苑。那天是乡音换书的日子,就是第一天演新节目,全场客满。由于是本期《乾隆下江南》和《珍珠塔》的最后一回,下周开始演《白蛇》和《合同记》,大家很是热闹。有的听众隆重的穿上了传统服装。那天还巧遇了几个经常在评弹BBS上碰头的朋友,甚是开心。书目倒没有第一周的精彩,可是这个已经不在乎了。

听完书,第二天就赶回了悉尼,想来下次回国,我还是会去听书的。

评分

参与人数 6积分 +103 收起 理由
孔武 + 20 谢谢奉献
Artcore + 15 原创内容
黑山老妖 + 18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飞天奖章

发表于 2008-9-10 14: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sti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ti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雅兴阿

退役斑竹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9-10 15: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luesumm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luesumm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好文!
没在现场听过说书.评弹就更别提了,听不懂~~
不过小时候经常被老人带着去看戏,秦腔.虽然不爱听秦腔~~但喜欢那种现场参与的感觉!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飞天奖章

发表于 2008-9-10 15: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sti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ti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请问LZ,不知道现在爱听评弹的人大致的年龄层次?我总觉得是我们父母那辈比较爱听,比如我小时候就记得我爸爸经常听,自己来哼几句。但是到了我们这一代,大多数还是听流行歌曲了
于无声处听惊雷

发表于 2008-9-10 15: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jun7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jun7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astina 于 2008-9-10 15:05 发表
请问LZ,不知道现在爱听评弹的人大致的年龄层次?我总觉得是我们父母那辈比较爱听,比如我小时候就记得我爸爸经常听,自己来哼几句。但是到了我们这一代,大多数还是听流行歌曲了


现场观众大概2/3是老年人,余下的各个年龄层次都有,最小的有一个6、7岁的,30出头的也不少。

网络对于这些比较小众的艺术的保留和传播有很大的作用,我一个朋友自己设的评弹ftp,有一次我去看了看下载的ip,真的来自五湖四海。华人较多的美加澳自不必说,连俄罗斯、斯洛文尼亚、非洲都有。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9-10 15: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njun兄弟真的是有雅兴啊。
这个年头,有个正二八经的爱好不容易,有很多并不能持久。
不过真正的个人爱好是可以让人享受一辈子的。

至于评弹没落,后继乏人的问题事实上也是一种规律,经历了文化广场的盛况空前,也必然会有门庭冷落的一天,我们把持这自己的一份热爱去追随它,不用,也不可能被标榜成为文化延续的功臣,老百姓只是一个爱好者而已,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个人行为,哪怕确实起到了那么一点促进作用,也还只是一个爱好者。


这一段写得很赞,很有共鸣。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08-9-10 15: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rtcor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rtcor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俺从小就是个听书迷, 就喜欢听单田芳的评书, 什么<<白眉大侠>>, <<隋唐演义>>等等

不知道哪里可以下载听啊?

[ 本帖最后由 Artcore 于 2008-9-10 15:32 编辑 ]
做人要厚道,看贴要加分.
澳洲创业故事系列

发表于 2008-9-10 15: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jun7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jun7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patrickzhu 于 2008-9-10 15:15 发表
linjun兄弟真的是有雅兴啊。
这个年头,有个正二八经的爱好不容易,有很多并不能持久。
不过真正的个人爱好是可以让人享受一辈子的。



这一段写得很赞,很有共鸣。


评弹还算是幸运的,能遇到了一个强有力的爱好者:陈云。我们这些听评弹的都说,因为陈云,评弹起码多加了20年的生命。当初因为陈云,上海电台和苏州电台录了一大批的节目,他去世时,遗嘱将他收藏的上千张的CD送给了上海评弹团。因为陈云,评弹是文革后最早恢复演出传统戏剧的,陈云当时给评弹题词“出人出书走正路”,然后就靠着这个,上海评弹团首先恢复演出了。全国曲艺协会听到风声后,说陈云的指示不仅仅是针对评弹,是针对全国所有曲艺的,然后搭车,解禁了传统节目。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9-10 15: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是。

类似的,
旧中国的围棋有“段祺瑞”的关照。
解放后的围棋有陈毅的照顾。

发表于 2008-9-10 22: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昭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昭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linjun70 于 2008-9-10 14:53 发表
更为本质的是,这实际上是你在选择一种怎样的生活方式。许许多多的听客把每天到附近书场听书,和老朋友喝喝茶,聊聊天,当作生活的一部分,他们甚至无所谓书是否好听,演员水平高低,只要过得去,他们就来捧场,来拍手鼓掌,揣着愉悦的心情渡过一个下午。生活就是这样,当你找到一种属于自己的生活节拍,日子就一天一天流淌,无声无息,也充满了对生命和自然规律的敬畏。 ...


我总结的中心思想... 反映了lz的人生态度....

n年前在北京大栅栏有一家叫京味大茶馆的。听书听相声。听表演两块一位,瓜子花生之类5块。比老舍茶馆之类不知道便宜多少。后来关门了,估计因为是收费实在太少,开不下去了。店主是一个戴眼镜的大黑胖子。其实他们满可以多收点钱的,但是那样就没“京味大茶馆”的味道了。

发表于 2008-9-10 22: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jun7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jun7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小昭 于 2008-9-10 22:25 发表


我总结的中心思想... 反映了lz的人生态度....

n年前在北京大栅栏有一家叫京味大茶馆的。听书听相声。听表演两块一位,瓜子花生之类5块。比老舍茶馆之类不知道便宜多少。后来关门了,估计因为是收费实在太 ...


这么便宜?乡音是前排座位35,7排以后的25,其实一共只有12排。票价里面含了一杯茶。想来演员也可怜,这么说一场,象高周这样的现在也算响档了,他们一场只有300块收入,还要两个人分,高作为上手,应该多一些。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8-9-10 22: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l1624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l1624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Artcore 于 2008-9-10 15:30 发表
俺从小就是个听书迷, 就喜欢听单田芳的评书, 什么, 等等

不知道哪里可以下载听啊?


隋唐演艺我有,呵呵,300多个mp3的文件,网上肯定有链接的

发表于 2008-9-10 23: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jun7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jun7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Artcore 于 2008-9-10 15:30 发表
俺从小就是个听书迷, 就喜欢听单田芳的评书, 什么, 等等

不知道哪里可以下载听啊?


试试这个,http://www.5ips.net/, 还有这个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963986.html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8 收起 理由
Artcore + 8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9-10 23: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arryM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arryM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问问西大博士

发表于 2008-9-10 23: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arryM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arryM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单田芳,田连元,郭德纲

退役斑竹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发表于 2008-9-11 04: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孔武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孔武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共鸣,我现在最喜欢评弹了,以后也要去现场听。谢谢楼主的分享。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8-9-11 12:27 |显示全部楼层

linjun哥好雅兴,回国生活安排的这么丰富多彩!

此文章由 羽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羽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njun 哥好雅兴,回国生活安排的这么丰富多彩!

很抱歉哦,你上次给我考的评弹我没有听完,因为实在是听不懂里面在说什么,要搞懂苏杭的吴侬软语,蛮难的,不亚于再学一门外语列!

我心目中有个听评弹的好地方-----姑苏慕容的燕子坞,再加上阿朱阿碧两个可人的小丫头做做service,应该比乡音的感觉好很多8:) 不过我现在一直疑惑书中燕子坞的一些文娱活动到底是属于评弹,昆曲,或者江南小调?反正当时小,只知道评弹,不知道昆曲什么的,所以金庸老先生的好文笔直接造成我对评弹的主观臆想绝对是不错的。现在想来,幸亏先看得是天龙8部,要是先看得鹿鼎记,那对评弹的主观臆想绝对是很差滴--要知道小韦同学童年的唯一爱好可就是在扬州丽春园听说书呀(从你对我的评弹普及教育,那个说书应该是评弹8)



[ 本帖最后由 羽裳 于 2008-9-11 18:05 编辑 ]

发表于 2008-9-11 21: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昭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昭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linjun70 于 2008-9-10 22:42 发表


这么便宜?乡音是前排座位35,7排以后的25,其实一共只有12排。票价里面含了一杯茶。想来演员也可怜,这么说一场,象高周这样的现在也算响档了,他们一场只有300块收入,还要两个人分,高作为上手,应该多一些。



所以后来开不下去了哦

发表于 2009-3-2 18: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iz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iz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njun大哥,我听过一个姚周的滑稽戏,讲的是不同流派的大家唱兄长跌河中的故事,当时我在吃饭,笑的差点没有背过气去。特别是那个嘀嘀里个咚太好玩了。我老爸喜欢听也一直到乡音去的,他老是要带我去,包括我几次回国。但是我实在是觉得太慢了,希望以后能够慢慢懂得欣赏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