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5-9-6 07:1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qianshao_1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qianshao_1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公然入侵中国东北三省,在中华民族存亡之际,在遥远的大洋彼岸,澳达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华侨妇女率先行动,她们在悉尼成立了“新南魏斯里中国妇女筹金救国协会”。她们向当地华人华侨社会组织募捐,将一批又一批物资送回国内抗日团体,以此支援祖(籍)国抗战大业。
慷慨解囊,以赴国难。有一个非常动人的故事: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澳洲美军华人服务营的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侨胞,拿出了300英镑捐给祖国,那是他近十年积蓄下的养老钱。
1937年7月,爱国青年华侨黄家权、张岳彪等人在悉尼成立“华侨青年戏剧研究社”。他们以公演话剧、粤剧、音乐会等方式为抗日战争筹款,将款项通过宋庆龄转交给白求恩大夫主持的国际和平医院。并出版《新生》、《抗日先锋报》等形式,积极宣传抗日、筹款支援抗战。
据不完全统计悉尼华人华侨捐款总量不低于10万英镑支援祖(籍)国抗击日本侵略者。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一些数字,貌似普通,要知道大多数华人华侨当时并不富裕,捐助祖(籍)国的巨额款项中大多数来自侨胞的辛苦钱、血汗钱!
参军入伍,投身沙场。华人秉性谦逊,不务炫耀,以致其忠勇事迹鲜为人知。随着战火的蔓延,澳大利亚也无法独善其身。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澳洲北部达尔文也遭到日军轰炸。在澳大利亚的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大批华裔青年参军入伍,和澳洲士兵并肩作战,守护他们的新家园。
1945年3月,华裔上士王裕才带领队伍深入日军心脏地带收集情报,组织游击队,破坏敌方战略物资。王裕才不顾个人安危,完成使命。同年5月,王裕才再次自告奋勇,深入邦高火车站,潜伏8天,获得许多珍贵情报。1946年5月25日,王裕才获得澳洲军人优异勋奖章。
祖籍广东新会的阮来,他为澳军培养了数以百计飞行员。并多次奔赴前线,完成多次艰巨的轰炸任务,1945年1月19日,获得澳洲政府的褒奖。更加令人钦佩的是,阮来兄妹6人均参军入伍,奔赴沙场。其中弟弟因作战受伤,终身残废。阮来一家,皆豪杰英雄。
来自维州卡斯特顿的金家(Kim),母亲是出生于巴拉瑞特的华裔,父亲来自中国广东省。金家有四个儿子参加了二战——西里尔、雷蒙德、亚瑟和詹姆斯,但只有三个活着回来。
陈金爱 (Eunice Joyce Chinn) 是在二战中为澳大利亚军队服役的15名来自维州的华裔女性之一。二战爆发时,家里的三个孩子——陈金爰、她的妹妹和弟弟,都报名参加澳大利亚军队。陈金爰大部分时间都驻扎在澳大利亚北部的爱丽斯泉,教授其他军人如何使用莫尔斯电码(Morse code,)和电报等方式传递和接收信息。这些人所做的是观察日本陆军和海军在太平洋上的活动。
澳洲参军入伍的华裔、华人还有很多,他们为澳洲和太平洋地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
著名侨青社侨领郑嘉乐则以另一种形式投身军旅。1944年,在澳大利亚成立援助抗日游击战士委员会。他们还带领近千名中国海员组成“中国营”,协助盟军建造登陆艇,参加战时海上运输队,运送军需品到前线。
侨领刘光复在国内参加抗战。“一·二八”淞沪战起,十九路军英勇抗日,当时在沪的刘光福激于爱国义愤,毅然志愿服征,中英文俱佳的他被军长蔡廷锴聘为十九路军司令部的英文秘书,专事与外国记者联络宣传。在此期间,刘光福代表十九路军与蔡廷锴将军广泛宣传中国军民抗日救国的民族精神,揭露日本法西斯主义暴行,激励了海内外中华儿女抵抗侵略的爱国热情。
在国家危难之际,抗日救国成为澳大利亚侨胞的最高境界和精神号召,许许多多平时默默无闻的华人华侨做出无数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澳大利亚侨界的先贤们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用忠、勇、义、情树立起不朽丰碑,值得我们永远缅怀与敬仰!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