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Yarra Valley品酒记 (2008-12-22) 飞天小猪 · 夏威夷散记(坑填完啦,不过多图啊!) (2008-11-18) 大飞熊
· 我先抛个小砖头。。CLARINS莲花油的使用报告 (2005-1-4) liz · 午夜 - Woody Allen...Jane Austen... (2018-3-18) 肩上的蜻蜓
查看: 542|回复: 0

柏林围牆与心理迷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11 16: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amewa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amewa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ameway120p030.jpg 柏林心理迷牆

http://www.creative-wisdom.com



怀旧
撰写本文的时间,是美国退伍军人纪念日,亦即是十一月十一日,但另一个更加重要的日子卻是在两天前: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九日,柏林围牆倒塌,跟著东西德统一,整个东欧发生了骨牌效应,最后苏联解体。


然而,东德政权在年轻人心目中是一个怎樣的形象呢?最近柏林自由大学向五千二百名学童进行一项问卷调查,內容是关於东德历史,结果卻令人震惊。大部分学童都不认为前东德领袖昂纳克(Erick Honecker)是一个独裁者。昂纳克在一九七一年至一九八九年期间以高压手段统治东德,后来因为无数项谋杀罪名而受审,但审判还未结束已病逝。此外,大部分受访者以为前东德祕密警察「他斯」(Stasi)无非是一个情报组织。事实上,「他斯」曾经虐待了二十万名政治犯;柏林围牆拆毀之前,东德政府下了格杀令,任何东德人企图越过围牆逃向西方,格杀勿论。


还有,受访的少年人对历史认识有许多错误,三分之一东德受访者以为冷战期间西德总理统治东德。针对这一问题,现在主政的基督民主党要求加強历史教育,可是许多学校都只是将东德历史放在学期末尾、轻轻掠过。一名东德教师說当自己向学生呈现历史真相时,竟然受到同僚排挤。

现在柏林出现了一个现象,名叫「东德怀旧」(Ostalgia),就是对前东德时期的物品、符号、文化的怀旧之情,除了酒吧之外,在柏林还出现了其他东德怀旧的旅遊景点。如今在前柏林围牆附近,甚至出现了以「他斯」为主题的酒吧,牌匾上写著:「到我这里来吧!不然的话,我会来找你!」昔日「他斯」的受害者当然感到无比愤怒。柏林自由大学政治系教授舒列特(Klaus Schroeder)慨叹:「看来人们以为东德是一个大玩笑,下一步是甚麼呢?是盖世太保酒店吗?」(盖世太保是纳粹德国的祕密警察)


不可以於冰
政治学者按照著德国情況来分析这种文化现象,不过,年青人对过去历史创伤淡化的现象,也出现在世界上不同角落。相信大家会联想起美国哲学家桑塔耶纳(George Santayana)的一句话:「沒有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的人会重复历史。」可是,为什麼人类不向历史学习呢?笔者认为庄子有几句话,更加能夠解释以上的现象,那就是
【庄子外篇秋水第十七】所說的:「井蛙不可以语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虫不可以语於冰者,笃於时也;曲士不可以语於道者,束於教也。」这几句话虽是文言文,但不难理解,只见过井水的青蛙,又怎可能理解汪洋大海是何等波澜壮阔呢?只在夏天活动的昆虫,又怎会明白比起他经历过最寒冷的东西,冰雪是更冻呢?


在敘述中国文化大革命之前的历史时,中央党校党史教究部罗平汉教授說:「三分天災,七分人祸,这一时期,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困难程度,是沒有经历过那段历史的年轻人很难想像的。」此外,阿拉伯文化有「荣誉杀人」(honor killing)的传统,被怀疑不贞洁的女子可以被父母用私刑处死,经历过黎巴嫩內战的加栢列(Brigitte Gabriel)指出:生活在西方文化下的人,会以为父母必定疼爱自己子女,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父母絕对沒有可能谋杀自己亲生儿女。在「九一一」之后,一位香港人对我表示不相信在某些伊斯兰文化下成长的儿童,自少已经接受狭隘的宗教教育。


上面提过,德国基督民主党希望加強历史教育,我不知道成效会怎麼樣,因为实在「夏虫不可以语於冰」。坦白說,笔者亦未经历过战火屠城、极权统治、恐怖袭擊,但由於自己受过心理学训练,所以我总括出心理学一个首要大原则:永远不要假设別人跟自己有同樣的思路。


难为正邪定分界?
其实,即使是专家学者,亦会受困於自身经验,加拿大哲学家高惠亚(Trudy Grovier)否认絕对邪恶的存在,她說:「这是令人困扰的証据,有些所谓『怪物』並不是单纯的怪物, … 他们对动物或者儿童十分慈祥,他们喜欢叶慈(Yeats)的诗歌、贝多芬的音乐、康德的道德哲学。在波斯尼亚犯下战爭罪行的塞尔维亚领袖,可能是一个有怜悯心肠的精神学病家、诗歌爱好者;一个集中营指挥官,可能是一个技巧纯熟的音乐家。」笔者在澳门东亚大学读书时,一位政治学教授說:「恐怖份子並不恐怖,他们会跟你谈天說地,他们只是有一些诉求,人们满足他们的要求之后,便不会有任何事发生。」換言之,所谓「恐怖分子」,无非是一些有冤无路诉的「普通人」。


这些学者美化战犯、集中营指挥官、恐怖分子的心态,可能与「东德怀旧」一脈相承,在某个意义上,这比起「东德怀旧」还要糟糕。人们难以相信:一个士兵会无缘无故在柏林围牆向自己同胞开火、一个集中营指挥官会完全沒有掙扎便下令屠杀几千人、一个恐怖分子会不问情由用炸弹杀死无辜的平民百姓, … 人们会以为:这背后一定有一个解释,他们不是跟我们一樣,也是喜欢叶慈的诗歌、贝多芬的音乐、也是喜欢跟朋友聊天吗?人们会觉得难为正邪定分界,再极端一点,正邪甚至互相易位。笔者认为:心理学第二个大原则,就是人类的心灵就好像肉体一般,肉体会完全朽坏,心灵亦会彻底败坏。


柏林围牆已经崩溃了将近二十年,然而,人类的心理迷牆卻好像屹立不倒。
同路人 / 路人悅雜誌全澳發行(每週五出版 / 免費贈閲)
www.sameway.com.au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