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个人观察,请勿延伸推广) 这个话题确实比较敏感,所以我先声明:以下只是我个人的体验和感受,不代表任何普遍结论。 ⸻ 私校的应对:细致与温度 之前家里七年级的孩子不小心在楼梯上摔了一跤,本以为只是扭伤,结果拍片显示有轻微骨裂。医生建议带上塑料脚套,拐杖可选。因为赶上假期,孩子在家休息了两周。 开学前几天,我联系学校说明情况,想问是不是安排home school,没想到虽未开学,有老师立刻回信,约时间了解孩子的伤情,安排了校医与我沟通。校医详细展示了学校的支持措施:例如使用老师停车场接送、校内电梯使用场景、出现不适时的休息和疼痛处理方式等。总之放心让孩子上学校,不用安排home school。 这位校医的专业与耐心让我印象深刻。多年来也见过不少医护人员,但这位校医展现出的关心、温度与专业程度,确实让我感到“这学校的配置确实不一样”。 ⸻ 公校的应对:程序严谨但略显僵化 几周后,又轮到二娃所在的公校让我“体会”了一次不同的风格。 那天早上孩子去学校状态很好,参加PSSA活动打球。中午我接到学校电话,说孩子发烧了,让我尽快来接。我当时正带着三娃上游泳课,说明需要约40–50分钟才能赶到。 但在我到达前的半小时内,学校办公室打了两次电话,催促我“尽快到”。我解释已经在路上,询问能否先让孩子吃Panadol缓解,但老师说不行,必须等我发书面授权才可以。考虑到途中停车发信再开车,反而会更慢,我放弃了这个选项。 快到学校前,又接到电话,问我能否让其他亲戚帮忙接。我解释今天家里没有其他人能帮忙。到了学校后,孩子没看出什么症状,说只打完球后有点想吐、觉得累。回家量体温,完全正常。 那一刻我有点哭笑不得——当然,老师严格执行规章是出于安全考虑,但作为家长感觉学校少了点人情味。如果那天我是在city上班,不知道这个事情会被怎么处理,还是期望不再遇上这类情况吧。 ⸻ 也许私校的“温度”是学费里买到的服务;公校的“严格”则是制度下的标准化执行。各有利弊。 家庭整体考虑做出的选择,无论公校还是私校,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