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洲金融时报:我把钱给了儿子,如今连房子都没了 专家警告,做“父母银行”风险极高,尤其在没有签订正式协议时,后果可能十分惨痛。 一位名叫琼(Joan)的82岁女士写信求助。 她有5万澳元存款,七年前提取了15万澳元退休金(super),交给儿子和儿媳,用来在他们的新房后院里加建一个“奶奶房”(Granny Flat)供自己居住。 她搬进去后,儿子失业,房贷断供,两人搬到外州生活,把房子和奶奶房出租。 如今,琼只能寄住朋友家,问是否能申请政府补助。她兼职每年收入3万澳元,但医疗支出很高。 财务顾问格雷厄姆(Anne Graham)表示,按收入计算,琼有资格领取部分养老金,每两周可获约853.57澳元(约每年2.2万澳元)。全额养老金标准为每两周1178.70澳元(年薪3.06万澳元)。 格雷厄姆解释,政府的“工作奖金(work bonus)”政策允许领取养老金者每两周首300澳元的就业收入不计入收入测试,这能帮助养老金领取者保留更多收入。 例如,若琼每两周收入超过218澳元,她的养老金将每超出1澳元减少50分。 若收入超过2575.40澳元,则不再有资格领取养老金。 她建议琼在Centrelink注册申请养老金,并提交收入与资产详情。 由于赠与儿子的15万澳元发生在七年前,已超过五年追溯期,因此不再算作资产。 若在五年内赠与金额超过每年1万澳元或五年内累计3万澳元,则会被视为“被剥夺资产(deprived assets)”,计入资产测试。 此外,琼的5万澳元存款按0.75%的“推算利率”计算,约375澳元收益会被计入收入。 养老金属于应税收入,政府会从中预扣税。 她也可获得Pensioner Concession Card,享受药品与生活补贴。 如果收入过低但不符合养老金资格,还能申请“低收入医疗卡”。 法律专家:赠与不等于保障 Brown Wright Stein Lawyers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布卢斯(Suzie Boulous)指出,琼的遭遇并非个案,若她在赠与前签订正式协议,本可避免损失。 “她把15万澳元作为礼物赠出,没有任何书面协议,因此在法律上无权追回。尤其是她儿子的伴侣,没有任何义务供养她。” 布卢斯建议,更安全的做法是把钱作为贷款,而非赠与,并签订正式贷款合同,由所有相关人签字,并以房产作抵押。这样琼就能在未来: 1. 若情况变化,可要求还款; 2. 若儿子去世,贷款可被认定为其遗产债务; 3. 若儿子离婚,贷款仍需偿还给母亲; 4. 若房产出租,还可获得部分租金利息(需缴税)。 另一种做法是建立“奶奶房房权益”(Granny Flat Interest),即正式协议中明确琼出资建造奶奶房,换取终身居住权。 若文件齐备,此类安排具有法律约束力,并可免缴资本利得税(自2021年7月起适用)。 她还补充说,在这种情况下,琼可以合理分担电、水、煤气等家庭开支,而不会被视为“支付租金”。 来源: https://www.afr.com/wealth/perso ... ome-20251003-p5mzy9 Debra ClevelandSmart Investor journalist Oct 8, 2025 – 5.00am 5 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