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利益:中国导弹如何在巴基斯坦上空击溃印度空军? 巴基斯坦与印度军队之间的最新战斗以巴方毫无争议的胜利告终。 随着印巴新一轮战争逐渐展开,我们得以一窥这两个南亚对手的军事对抗状况。 但到目前为止,战局的发展出乎许多专家(包括本文作者)的预期,大跌眼镜。 在战争爆发前,不少专家普遍认为,凭借印度在人口、军费和武器规模上的优势,其对巴基斯坦应具有压倒性实力。 然而,在2025年5月7日周三清晨冲突打响后的最初几个小时,巴基斯坦似乎占据了上风。 尽管战斗细节尚不完全清晰,但伊斯兰堡接连发布了多个击落印度战机的战果声明,而印方迄今没有作出任何反驳。 揭秘巴基斯坦的PL-15空对空导弹 巴基斯坦宣称,其通过中国制造的PL-15空对空导弹,由中方提供的歼-10C战机发射,击落了三架法国制造的阵风战机,一架印度制造的苏-30MKI以及一架俄制米格-29。 这些都是印度空军最先进的主力战机,特别是阵风战机,其被视为印度空军的空中王牌。 这场战斗无疑以巴基斯坦胜出告终,同时也对西方发出了一个警告: 不能低估中国军事技术的实战效能,特别是在巴基斯坦手中展现的实力。 PL-15是一种采用主动雷达制导、具备远程打击能力的空对空导弹,由中国洛阳的空空导弹研究院研制,专为超视距作战设计,广泛装备于中国空军、海军航空兵以及巴基斯坦空军。 该导弹首次试射于2011年,2013年首次出现在歼-20战机上,2015至2017年间正式列装。 巴基斯坦空军则将其配备在国产JF-17 Block III与歼-10CE战机上,根据初步报告,这些战机就是击落印度战机的机型。 PL-15的主要用途是远距离击毁高价值目标,如预警机、加油机及敌方战斗机,取代早期的PL-12导弹,成为中国与巴基斯坦的标准BVR导弹。该导弹采用双燃料火箭发动机,其外贸版PL-15E可能采用了不同的推进系统。 有些资料称其可达5马赫速度,尚未被官方确认。 分析普遍认为,PL-15与英法联合研发的“流星”(Meteor)导弹处于同一等级,也被视为对抗美制AIM-120D导弹的重要手段。事实上,美国正是为了应对PL-15而发展出AIM-260和AIM-174B导弹。 PL-15具备混合制导能力,包括惯性导航系统(INS)与中段双向数据链,可从发射平台或空中指挥平台接收更新信息,末段则由有源电子扫描阵列(AESA)雷达制导,具备抗干扰能力与高精度命中率。 此外,该导弹采用可折叠尾翼设计,便于装载于歼-20等隐身战机的内部弹舱。PL-15E出口型号因尾翼结构不同,射程略低于中国本土版。 中国防务技术助巴基斯坦获胜 尽管导弹为出口型号,巴基斯坦仍能在当前与印度的战争中取得显著战果,显示其杀伤力非同一般。击落五架印度战机的事实是对印度空军乃至整体军力的严重打击。 虽然任何与强敌交战的军队都可能损失一定数量战机,但外界原本普遍不认为巴基斯坦能如此有效地抗衡印度空军。 这场战争仍处于早期阶段,未来冲突必将加剧。 尽管印度在理论上拥有诸多优势,但巴基斯坦战机的成功打击显示出伊斯兰堡正全力以赴。 这对美国也是一记警钟: 在中美可能围绕台湾进行的未来对抗中,绝不能低估中国导弹技术的威胁。 ![]() ![]() 来源: https://nationalinterest.org/blo ... force-over-pakistan May 8, 2025 By: Brandon J. Weicher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