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真正令澳洲头疼的不是中国,而是美国 与对手打交道往往可以直来直去,但与盟友相处却远不容易。 澳洲新一届政府如今面临的最大战略难题并非来自北京,而是来自华盛顿。 随着中国变得愈发强势,美国外交政策反而愈加难以捉摸。 选民以压倒性支持率让总理阿尔巴尼斯连任,选择延续而非改变。在全球安全形势不稳、特朗普掀起的贸易战冲击经济的背景下,这一选择尤显谨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已将澳洲今年的GDP增长预期从2.1%下调至1.6%,并警告称美国关税可能导致130亿美元产出损失。 美澳自一战以来在所有重大冲突中并肩作战,两国长期以来一直是最亲密的盟友。近年来,不论政权更替,两国不断深化合作,应对中国日益扩大的军事存在。然而,澳洲国内民意已发生显著转变。 最新民调显示,有64%的澳洲人“不太信任”(32%)或“完全不信任”(32%)美国能在国际事务中负责任地行事。 “特朗普效应”也被认为是导致反对党保守派在上周末选举中惨败的原因之一。原党魁达顿因支持特朗普式策略而失去了自己的议席。 悉尼智库洛伊研究所(Lowy Institute)东亚事务高级研究员麦格雷戈(Richard McGregor)指出:“对澳洲而言,最大的不确定因素不是中国,而是美国。我们知道北京想要什么,它在推进地区存在和领土野心。但美国才是那个变量。” 华盛顿在军事与政治上的分量对澳洲来说仍无可替代,尤其是在堪培拉试图管控中国在本地区影响力扩张的背景下。2021年,澳洲宣布与美国和英国达成AUKUS协议,未来数十年内将获得核动力潜艇。今年2月,美国国防部长海格塞斯重申对该协议的支持。选举后,特朗普与阿尔巴尼斯通话,后者称通话“温暖且积极”。 但特朗普的全球贸易观正令盟友感到不安。最新例子是他计划对外国制作的电影征收100%关税,这可能波及近年来凭借成本优势吸引好莱坞的大批影片在澳洲拍摄。对此,澳洲誓言捍卫本国影视产业。 前总理特恩布尔曾指出,特朗普带来的混乱“是送给中国的大礼”。这种不稳定正好被北京用来强化自身“秩序维护者”的形象。尽管中国在地区行为时常强硬,但至少它是可预测的,而美国的反复无常才是真正难以掌控。 近年来,阿尔巴尼斯政府持续与中国修复关系。中国曾在2020年对澳洲实施大范围贸易限制,从大麦、葡萄酒、牛肉到龙虾、煤炭、棉花皆遭波及,直到最近才陆续解除。 但尽管中澳经贸关系回暖,澳洲公众对中国的不信任却更甚于对特朗普的态度。根据2024年洛伊研究所的调查,仅17%的澳洲人信任中国会负责任行事。中国近期在澳洲海岸附近的实弹军演更令民意进一步恶化。 过去数十年,澳洲始终享受着“安全靠美国、经济靠中国”的平衡状态,如今这种双重依赖正面临瓦解。堪培拉可能不得不转向更多志同道合的国家,以应对中国的强势和特朗普的反复。澳洲未来或许应聚焦加强与日本、韩国、印度及东盟十国的联系,分散风险,强化在技术、防务与经济发展等领域的合作。 2022-23年数据显示,澳洲81%的商品和服务出口流向亚洲,其中固然有中国占比巨大,但深化与亚洲其他国家的合作,将有助于拓展经济与安全利益。堪培拉可借助现有与东南亚和印度的合作框架进一步推进区域整合。 可以确定的是,澳洲的经济未来深深扎根于亚洲。 问题不在于是否要参与,而在于阿尔巴尼斯政府能在与两大超级强权打交道时,走多深、走多稳。 ![]() 来源: https://www.bloomberg.com/opinio ... ?srnd=homepage-asia May 7, 2025 at 6:00 AM GMT+10 By Karishma Vaswan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