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新足迹 门户 澳洲和世界时政 查看内容

1.5万美元电动SUV 揭示中美汽车对决的深层分歧

2025-5-5 08:43| 发布者: dootbear | 查看: 1393| 原文链接

华尔街日报:1.5万美元电动SUV 揭示中美汽车对决的深层分歧

全球两大汽车市场日益分化,仿佛火星与地球

华尔街日报上海报道,这听起来像是骗局,一款全新的丰田电动SUV售价仅约1.5万美元,还配有天窗和杯架。

但丰田bZ3X是真实存在的,而且确实以这个价格发售。

唯一的问题是:你必须在中国才能买到。

汽车高管们曾经梦想打造一款“全球车”,只设计一次,便能在全世界销售。

但这个世界已经分裂,尤其是在两个最大市场:

中国和美国

这两个市场合计占全球汽车销量的近一半。

大众汽车首席执行官布鲁梅(Oliver Blume)说:“大约几十年前,开发一个标准、并向全球提供是非常容易的。但如今不可能了,因为消费者的期望不同,生态系统不同,法规也不同。”

埃森哲全球汽车业务负责人里尔斯(Jürgen Reers)说:“世界车已经不存在了”。

对于那些习惯于购买5万美元汽油SUV作为家庭用车的美国人来说,中国市场几乎是个陌生世界。

在中国,大多数新车都是纯电动车或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而在近期上海车展上可以看到,本地制造商几乎已不再推出新的汽油车型。

相比之下,在美国,传统内燃机依旧驱动约80%的新车。

如今,大多数中国消费者购买的都是本土品牌汽车。一些品牌如比亚迪已开始获得国际认可,但商场里仍遍布几乎在国外无人知晓的品牌极氪(Zeekr)、领克(Lynk & Co),埃安(Aion),问界(Aito)等等。

价格差异也极其悬殊。中国消费者不再需要争论电动车是否便宜,入门款只需1万美元,而一辆配有可调节按摩座椅的豪华七座车仅需5万美元。由于消费者需求,即便是低端车型也配有先进的驾驶辅助系统。

本田汽车驻中国高管宫原哲也(Tetsuya Miyahara)说:“与四年前相比,我们的竞争对手价格大幅下降”。

在美国汽车制造商中,特斯拉比其它品牌更具竞争力,因为其所有车型本就是电动的,而且在上海生产,使用中国制造的电池。

但它在另一个使中国市场独特的方面却落后了:开发速度。

据市场分析公司Inovev称,比亚迪目前约有25款车型在售,并不断推出新车,而特斯拉在中国市场上广泛可购的仅两款:Model 3和Model Y,这两款车已上市多年。

特斯拉今年第一季度在中国的销量略有上升,约为13.5万辆,但市场份额已停滞在约3%的水平。

对于丰田这样的全球公司来说,要在中国市场竞争,它必须采用不同于美国市场的开发流程,美国市场仍主要销售汽油动力的RAV4 SUV和Tacoma皮卡。

丰田表示,其售价1.5万美元的bZ3X是由在中国的工程师团队设计的,他们与当地合资伙伴合作,在广州制造,使用中国电池,并配备中国公司Momenta开发的驾驶辅助软件,Momenta是该领域的领先企业之一。

丰田亚洲业务负责人前田昌彦(Masahiko Maeda)说:“没有中国的供应链,这根本不可能实现。除非实现本地化,否则连考虑都别想。”

丰田发言人称,bZ3X今年3月在中国开售首日即收获1.5万个订单,超出预期。

他表示,许多买家愿意额外支付几千美元,选配更先进的驾驶辅助功能。

前田还说,美国的供应链成本高,因此短期内不可能在丰田美国展厅见到1.5万美元的电动SUV。

在美国最接近的同类车型是尺寸略大的bZ4X,起售价约为4万美元。

业内人士表示,得益于中国的供应链,现在制造一辆售价1.5万美元的汽车仍然可以盈利。

该价格区间的领导者比亚迪称,其第一季度利润翻番,超过10亿美元。

与其他外国车企一样,丰田在近年来面对本土竞争对手的崛起后,其在中国的业务也急需提振。

尽管如此,丰田仍保持约10%的市场份额。

丰田高管表示,中国市场依然至关重要。

中国市场约占全球丰田和雷克萨斯总销量的五分之一,丰田正在上海建设一家全资的雷克萨斯工厂,预计将在2027年投产。

随着美中贸易冲突加剧,两国汽车市场可能进一步分化。拜登政府对中国电动车征收100%关税,几乎排除了进口到美国的可能。前总统特朗普则明确表示,他不希望增加汽车进口。

底特律三大车企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和Stellantis美国分部正在中国市场中寻找特定细分定位。

中国乘用车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美系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仅为5.7%,而三年前为8.5%。

在中国销售的美系品牌汽车几乎全部为中国制造,借助本地供应链实现成本控制。

进口自美国的车辆仅占市场总量的极小比例。









来源:

https://www.wsj.com/business/aut ... 4e?mod=hp_lead_pos9

By
Peter Landers
Follow
May 3, 2025 8:00 pm E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