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本版新闻有感(联盟党计划让电子烟更广泛售卖以筹集36亿资金) 几年前,非法烟店还是大城市的“地下产业”;但现在呢?只要是人口超过三千的小镇,几乎都能看到一家甚至几家非法烟店,开得光明正大,门口贴着广告,开在主街上都不怕,没人查、没人管。甚至连开在警察局或联邦议员办公室旁边的非法烟店,现在都不是新闻了——澳洲的执法现实就荒唐到这个地步。 合法零售商怎么办?Woolworths 和 Coles 卖烟只是业务的一小块,对它们影响不大。但像 IGA、FoodWorks、小便利店、加油站这些靠烟草带动人流和利润的小生意,全都被打得半死不活。烟草销量腰斩起步,有的甚至掉了九成,利润没了,很多正规烟店干脆直接关门。 为啥?因为合法卖一包20只装的烟,进货成本就要$30,零售价顶多$33,其中$25左右是税(其他差价是批发商等的利润)你说这还能赚啥?而黑市烟呢?一包$14,一条$80,香烟10年前的价格。你是个烟民你买谁的?生活压力这么大,黑市烟根本没法不选。(顺便提一下,非法烟店都在卖电子烟,违法成本这么低,不卖白不卖) 结果就是:合法商家快撑不下去了,黑市烟店越来越猖狂,国家每年烟税流失至少60到70亿澳元。 更讽刺的是,政府“执法”完全没有震慑力——以新州为例,被举报的非法烟店被查到后,通常就是罚$1100,没收一些烟。你没听错,就$1100!对黑市烟贩来说,跟你我被罚$10差不多。澳洲执法又慢又松,一年能查几次?执法一走,门口顾客早排好了,照样开门营业。全澳各州基本都面临同样问题,这已经不是某个地区的漏洞,而是全国性的失控。 更搞笑的是,政府不但不封店、不严打,反而还继续年年涨合法香烟价格。有企业、零售联盟呼吁政府:“先冻结涨价,管住黑市再说。”结果卫生部长一句:“涨价是控烟政策,这两回事。”你说这操作是不是神了?合法烟越涨越贵,黑市烟越来越好卖,政府简直就是非法烟商的“最佳助攻”。 而更离谱的是,还有高官一本正经地说:“烟税下降,是控烟见效,大家不抽了。”听到这,我真是灵光一现:那干脆以后我们买家电、汽油、日用品也都去“非法渠道”买好了,便宜得不得了,谁还抱怨生活成本高?全国走私合法化,澳洲直接变成“人民乐园”! 但别笑,这不是段子,是现实。几十亿的税收被黑市吞掉,政府预算缩水,合法企业倒闭,老百姓生活成本依旧高。原本这些钱可以用来压电费、补贴养老金、搞医疗建设,现在全没了。更严重的是,黑社会也盯上了烟草这块大蛋糕,走私、洗钱、砸店、纵火,烟草犯罪已经成了澳洲城市夜晚的“背景音”。 所以问题来了:这是控烟吗?不是。这是控笑。现在我们搞的不是公共健康,而是一场“守法者吃亏,违法者发财”的国家级笑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