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特朗普意外助力比亚迪超越特斯拉 ——曾被视为劣势的“不在美国”,如今成了比亚迪的战略护盾 特朗普最新一轮关税出台时,看起来似乎对特斯拉有利。 更强硬的保护主义政策,为美国电动车制造商提供了及时的“保护伞”,正值中国竞争对手,尤其是比亚迪迅速崛起之际。 然而,特朗普这番本意为“围堵”的举动,反而可能成为比亚迪超越特斯拉的关键助力。 在马斯克忙于美国政治纷争之际,另一边的深圳,比亚迪正悄然刷新全球电动车销售纪录。 今年第一季度,比亚迪连续第二个季度在纯电动车销量上超过特斯拉,以超过41.6万辆领先于特斯拉的33.6万辆。 多年来,外界一直轻视比亚迪的崛起,认为它只是中国本土的低价品牌,难以构成真正威胁。 2023年首次超越特斯拉时,有人质疑其销量被插电混动“灌水”;即便其增长超越全球平均,也常被归因于“主场优势”。 比亚迪未进入美国市场,由于特朗普任内对中国产车征收高额关税,更是曾被广泛认为是重大劣势。 但如今,这一“缺席”反倒成了比亚迪的战略资产。由于比亚迪未在美销售乘用电动车,它完全避开了特朗普新一轮关税带来的混乱。 它在美国没有工厂、经销商或市场份额可失,无需应对政策不确定性、报复性关税或任何美国市场暴风眼中的动荡。 这种“地缘政治绝缘”在全球政治风向剧变的汽车产业中,反而成了稀缺的奢侈品。 更重要的是,早期被挡在美国门外,迫使比亚迪转向其它市场布局。 它在没有政治阻力的地区,如欧洲、拉美和东南亚率先布局,形成领先优势。 2024年,比亚迪出口超过41.7万辆汽车,预计今年将翻倍增长。 相比之下,特斯拉如今在多个战线面临风险。作为美国标志性品牌,它直接暴露在中国可能的反制之下。 虽然其上海超级工厂可就地生产,但中国仍是特斯拉第二大市场,这种对中国的依赖充满不确定性。 中国民族主义色彩浓厚的消费情绪,过去已多次引发抵制运动,且反应迅速且具破坏力。 今年3月,特斯拉中国产电动车销量下跌11.5%,而比亚迪销量则上涨同等幅度。 在欧洲这一曾是特斯拉“避风港”的地区,其处境也在恶化。 若欧盟对美国产车和零部件实施反制性关税,特斯拉恐将首当其冲。 其多款高端车型仍在美国生产,例如Model X,其60%以上零部件来自美国。 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在欧洲的销量大幅下滑,法国、瑞典等国跌幅超过40%。而比亚迪则在该地区持续增长,英国销量更是增长七倍,主要受Seal等约售46,000英镑的电动轿车带动。 数据正在勾勒出一个趋势性转变:特斯拉去年第四季度汽车毛利率降至13.6%,不到2022年高点的一半,而比亚迪同期毛利率达22.3%。虽然特斯拉仍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电动车品牌,但在销量、利润率和增长等核心指标上,比亚迪已实现全面超越。更关键的是,比亚迪正在全球舞台上获得越来越多认可。 这在一定程度上源于两位创始人的反差。马斯克是政治热点制造机,而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则是低调的化学工程师。在一个“高曝光即高风险”的时代,他的克制成为比亚迪的另一项战略优势。 然而,这场超越不仅仅是两家企业的竞争,更是特朗普式民族主义带来“反作用力”的一面镜子。 当极端关税成为美国经济战略核心支柱时,已开始形成一个清晰的模式: 美国企业被困于监管漩涡与战略反噬,而它们的外国对手却正在从这些政策缝隙中突围。 特朗普原本意在用关税保护美国影响力。 但现在看来,美国反而可能在无意间教会了世界如何在“没有美国”的时代领导全球。 ![]() 来源: https://www.ft.com/content/7a65a578-044a-44bf-802e-84379a77f806 June Yoon Published April 15 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