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社论:特朗普想接管哈佛大学 ——他的诸多要求已越过宪法授权的边界 特朗普政府本周一冻结了向哈佛大学提供的22亿美元资金,原因是该校拒绝接受政府提出的大量改革要求。 尽管许多美国人对哈佛这个“剑桥精英圈子”并无同情,但政府此次史无前例地试图“接管”一所私立大学,的确值得反对。 即便承认联邦政府有责任执行民权法,而哈佛在反以色列抗议中未能有效保护犹太学生,但哈佛已在与“反犹主义学生联盟”(Students Against Antisemitism)达成的法律和解中,同意加强对犹太学生的保护,该组织也称赞哈佛“落实了长远有效的改革”。 尽管如此,特朗普政府上周仍要求哈佛接受几乎等同于“联邦接管”的一系列要求,否则将失去高达9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这些要求中,有些确实属于政府的民权执法权限,比如要求哈佛惩处违反歧视政策的学生;还有部分要求学校关闭“多元、公平与包容”(DEI)相关项目,只要这些项目违反联邦法律。 但政府越界之处在于,强令哈佛削减“管理膨胀、冗余架构和分散治理”;还要求学校审查所有现任与未来教职员工是否有剽窃行为,并确保“各个院系与教学单位存在观点多元性”。 这些改革或许本身值得探讨,但政府无权强制推行。 其中最大的问题是所谓“观点多元”要求,而这并未得到清晰界定。 难道这意味着英文系必须雇用更多保守派教授或莎士比亚研究者?这些问题将由一名外部监督员来裁决。 如果该监督员认定某个院系“观点不够多元”,哈佛必须在该领域大量增聘“能带来多元性”的新教员,并在招生中引入“足够数量”的多元化学生。那哈佛是否需要向申请人询问是否支持特朗普?是否要在师资与招生中强行实施意识形态配额? 哈佛已受2023年美国最高法院“学生公平录取案”(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的裁决约束,明确禁止在招生中实行种族偏好。而政府目前并未提供哈佛违反该法律的证据,却已准备进行一次“钓鱼式调查”,要求审计哈佛的人事与招生数据,并公布按种族、GPA与考试分数分类的录取率。 这是否意味着,政府打算利用“差异影响分析”(disparate impact analysis)这种左翼常用工具,反过来指控哈佛存在歧视?即便实行“种族中立”政策,例如增加低收入学校学生的录取,也可能导致种族结果不均衡。 至少拜登和奥巴马政府在动用第九章(Title IX)权力前会先调查,而特朗普团队却是“先开枪,后查证”。 理想情况下,哈佛及所有大学本就不该如此依赖联邦资金。 但共和党人一直缺乏勇气改革学生贷款项目,比如设定研究生贷款上限,这本可迫使大学削减管理臃肿和政治化科系。 不论如何,哈佛从联邦政府获得的许多资金都用于支持医学研究和附属医院,包括波士顿儿童医院(Boston Children’s)。哈佛虽然拥有530亿美元的捐赠基金,可部分填补缺口,但政府这场“人质行动”最终可能会伤及癌症病人等真正的科研受益者。 最高法院曾多次裁定,政府不得以联邦资金为工具,强迫任何实体放弃其宪法权利。 而特朗普政府现在正是通过要求哈佛服从“观点多元”而强加政治控制。 此外,政府还越权在国会并未明示授权的情况下,对资金使用附加广泛条件。最高法院在2022年“卡明斯案”(Cummings)中明确指出:“若国会意图对联邦拨款附加条件,必须清楚无歧义地表达,以确保受赠方‘自愿且明知地接受条款’。” 特朗普若真要推进其高教改革,例如强制各大学公开招生数据,应由国会立法推动,而非行政部门单方面事后附加条件、追溯执行。他当前已分身乏术,又何必再去操控哈佛的事务? 来源: https://www.wsj.com/opinion/dona ... 8?mod=hp_opin_pos_1 By The Editorial Board Follow April 15, 2025 5:38 pm 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