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dootbe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otbe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澳洲人报:专家解读:60岁后如何使用super
金融专家揭示了60岁及以上提取退休公积金(super)的隐藏复杂性。
退休金专家警告说,年满60岁达到保留年龄时,要动用退休储蓄并非简单之事,复杂规则和高昂陷阱让不少人栽跟头。
近年来,提款、缴纳和规划策略变得更灵活,如果能合理利用关键年龄节点,就能省下上万元。
越来越多澳洲人在60多岁时仍背着房贷,或想边兼职边旅行半退休,这让合理使用退休金更有意义。
Catapult Wealth公司董事卡特(Tony Catt)说,越来越多人在60至70岁间寻求财务灵活性,而规划应从50岁开始。
他说:“人们的情况变了,他们更懂得利用规则。他们工作得更久,换工作的时间也更晚。”
退休金的关键节点包括:
1. 60岁的保留年龄
2. 65岁完全自由提款
3. 67岁的养老金领取年龄
4. 以及75岁自愿缴纳的最高年龄
60岁
如果你快到60岁,还在为规则发愁,那你并不孤单。
MLC技术服务主管米尔斯(Jenneke Mills)说:“关于退休金的规则依然让很多人困惑。”
其中最奇怪的规则之一就是“退休”的定义:年满60岁后,只要结束一份雇佣关系(即辞掉一份工作),就算退休。
米尔斯说:“仅仅结束一份雇佣关系就够了,无论你是否打算再工作,甚至是否还有第二份工作。”
举例来说,一个人同时为两家公司做兼职,只要在60岁或以上时结束其中一份雇佣关系,就算“退休”,可以提取到那时为止的退休金。
Shadforth Financial Group私人财富顾问多尼(Finn Dorney)说,60岁并不意味着自动能动用退休金,还需要符合释放条件,比如辞职或开启过渡性退休养老金。
他说:“这些条件基于法律,并不总是和人们心中的‘退休’概念一致。”
65岁
米尔斯说,一旦你年满65岁,退休金就会自动变为“无限制”,不论你是否退休。
多尼说,65岁的规则“非常明确”,无论你的工作状态如何,退休金都能完全取用,这是一个重要里程碑。
他表示,这意味着在65岁前往往需要更多规划。
常见做法是启动过渡性退休收入流,在工作同时从退休金中提取收入。
另一些人则会精心安排离职时间,以便在60岁后触发提款条件。
多尼说,把退休金策略和税务、Centrelink福利结合起来,例如把提款时间与67岁养老金领取资格对齐,会更有威力。
他说:“60岁后的退休金规划其实就是关于时机和意图。你选择辞掉哪份工作、何时开始领养老金、怎么安排缴纳,都会带来巨大影响。”
“此外还要考虑转移余额上限(transfer balance cap)、养老金的税务待遇(tax treatment of pensions)和政府养老金(Age Pension)规则。体系复杂,但合理运用也很慷慨。”
75岁前
想在75岁前自愿补充退休金的老人,比如通过变卖资产,要了解年度上限:税前缴纳3万澳元,税后缴纳(non-deductible contributions)12万澳元。
多尼说:“一般规则是,一旦到75岁,大部分自愿缴纳(voluntary contributions)都不能再做了。”
“例外包括:雇主缴纳仍然有效;缩小住房缴纳(downsizer contribution)允许每人30万澳元,不限年龄。”
卡特说,不清楚75岁的缴纳截止线是陷阱之一,另一陷阱是“把钱取出来后发现再也放不回去”,因为有缴纳上限。
Financialadvisor.com.au公司董事杰拉德(James Gerrard)说,流行的“再缴纳策略”(recontribution),能减少非受抚养子女继承退休金时需缴的税,也必须在75岁前完成。
他说:“75岁后,唯一的方式是雇主缴纳,或者卖房后一次性缴纳30万澳元的downsizer contribution。”
生活成本压力
JBS Financial Strategists首席执行官布朗(Jenny Brown)说,一些客户提前退休,把退休金转成免税养老金,同时继续缴纳税前和税后款项,相当于“重启养老金”。
她说:“我们也看到生活成本问题,比政府承认的影响到更多人。”
“越来越多人把退休金转为过渡性退休养老金,提取最多10%的账户余额来补充收入。但这很危险,现在取得多,未来就可能没钱,只能依靠政府养老金。”
澳洲退休基金协会最新数据显示,舒适退休的花费在五年里上涨逾1.3万澳元,从2020年6月夫妻6.19万澳元涨到2025年6月的7.53万澳元。
米尔斯说,生活成本压力“对很多接近退休的人仍然是真实存在的问题”。
她还说,相比几十年前,如今在退休后仍背债的人显著增加。
米尔斯补充说,在开始动用退休金后再回去工作没有问题。


来源:
https://www.theaustralian.com.au ... 50518bba33cc715?amp
Anthony Keane
@keanemoney
4 min read
September 16, 2025 - 5:00A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