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盆栽莲藕经验总结 (2018-9-9) 瓜农 · P&O Pacific Explorer 2017 17-27 Dec 10晚南太平洋4岛游 (基本完结) (2017-12-29) kinny129
· 我们的故事 (2007-7-29) choco2468 · 奥迪S3置换RS3,提车分享,悉尼 (2018-4-2) tmnzw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421|回复: 12

[北美] NASA与中国的登月竞赛 需要更好的方案 [复制链接]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3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5-9-7 07: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otbe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otbe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彭博社:NASA与中国的登月竞赛 需要更好的方案

美国重返月球的战略还停留在过去。

共和党和民主党两党都同意:美国必须成为第一个在月球上建立永久基地的国家。

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一旦失败,将成为历史分水岭,中国会证明,自上而下的威权政府在动员资源上,比充满“杂乱”民主释放的创造力更有效。

这场“第二次太空竞赛”的 stakes 与上世纪六十年代美苏比拼更强导弹、开启卫星通信时代时同样高,甚至更高,理由是这次的对手更强大。中国人口是俄罗斯的十倍;真正的力量来自其经济实力,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邓小平的“对外开放”(Open Door)后转向市场经济。

自 1957 年苏联发射“斯普特尼克”(Sputnik)卫星激发美国“冲上月球”以来,美国一直主导太空。联邦政府通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主导动员,并与波音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等私营防务承包商紧密协同。凭借折合今日约3,200亿美元的“阿波罗”预算,NASA与这些公司在肯尼迪(John Kennedy)于莱斯大学历史性演讲发出豪言后的七年里,就把人类送上了月球。

而这次永久回到月球的号召并不清晰,也不壮阔。全国没有被动员。NASA的年度预算约 250 亿美元。很难相信我们还没回到月球,若上次着陆近六十年前都能做到,这个目标似乎被“矮化”。过去可能理由不足,但现在我们知道月球上有水,可能还有氦-3 等可用元素与矿物。我们也知道中国正迅速推进建设月球基地。

这场太空竞赛与以往不同。一个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并不存在的商业航天产业,如今成为新太空技术的驱动力。企业在近地轨道建设大型卫星网络;太空也在被军事化,包括美国的“金色穹顶”(Golden Dome)导弹防御倡议。

不幸的是,NASA的重返月球战略仍停在过去。该机构把月球基地计划“阿耳忒弥斯”(Artemis)拼接自既有项目,包括太空发射系统(SLS)。NASA沿用以往那套“稳扎稳打”的工程路径,造出一枚一次性火箭:预算超支、进度拖延、单次发射极其昂贵。在这个时代,NASA已不像几十年前那样“聚焦月球任务”(火星亦然)。该机构还被任务蔓延所“发胖”,去做考古遗址测绘、为农业提供工具等。

由波音及众多分包商建造的巨型火箭SLS,于2010年获国会授权,用以替代退役的航天飞机,把宇航员与物资送往国际空间站。目标是结束美国依赖俄罗斯发射的“尴尬期”。

NASA还把“星座”(Constellation)计划中尘封的“猎户座”(Orion)飞船拿来当月球轨道器,并交给洛克希德·马丁设计,让其可安装在SLS顶部。须知,“星座”是小布什(George W. Bush)总统很早启动的重返月球倡议(远早于“太空竞赛 2.0”),后来被奥巴马总统取消。

在“阿耳忒弥斯”下,宇航员登月的方法与几十年前变化不大。SLS搭载“猎户座”飞船发射;“猎户座”绕月;再由月面着陆器把宇航员从“猎户座”送至月面。一个不同点是,月面着陆器会大得多。顺应航天产业“换代”,NASA把着陆器合同授予了SpaceX与贝索斯的蓝色起源。

当私营航天因可复用火箭技术而发生革命时,若NASA想在2027年“到月”,它仍被当前配置所束缚。这枚一次性SLS计划于明年年初执行载人“猎户座”绕月试飞。

即便“阿耳忒弥斯”为了尽快到月而锁定了现阵容,随着推进,调整仍然可能发生。交通部长兼NASA代理局长达菲(Sean Duffy)据彭博社(Bloomberg News)获得的对NASA员工讲话录音称:“每次40亿美元的发射,要搞月球项目就非常困难。我们必须更具成本效益。”

这意味着要采用可复用火箭。SpaceX以极其成功的“猎鹰 9”(Falcon 9)开路,大幅降低发射成本。蓝色起源也在建可复用火箭;中国也已设计自己的可复用方案。中国的目标是在2030年让人类登月。

波音、洛马等传统航天公司在可复用火箭上明显落后。

建设月球永久基地需要大量发射。还需要太空加注,这是“阿耳忒弥斯”中 SpaceX设计的巨型着陆器所需的一项尚未验证技术,预计明年测试。中国也在推进太空加注。今年6月,两颗中国卫星“实践-21”(Shijian-21)与“实践-25”(Shijian-25)在地球同步轨道实施机动,以展示加注能力。

SpaceX 上月成功的“星舰 10”(Starship 10)试验指向航天计划的未来。这枚巨型火箭把大型有效载荷飞船送入太空后返回地球,并展示了可控着陆能力。这打开了可能性:一套可复用的两级“星舰”直接把宇航员送上月球,再与该组合式着陆/载荷飞船及宇航员一起返回。

若被证明安全,就不再需要“猎户座”(它只能绕月,不能着陆)。这也会大幅降低发射成本,让SLS变得多余。

自2008年确认月球存在水冰后,“建立永久基地”的任务获得新意义。月球还有丰富的氦-3,或为聚变技术的潜在燃料。除了潜在的矿产财富,谁先建成月球基地,谁就将制定月球殖民的规则。

清晰的“风险所在”,被全球各种问题(无论真伪)所稀释。中国已表明其目标是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主导力量。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最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同框的亲密照片,足以说服仍在犹疑的人:中国是美国的对手。

NASA必须赢下这场第二次太空竞赛。要做到这一点,它就得聚焦使命,放下过去。





来源:

https://www.bloomberg.com/opinio ... needs-a-better-plan

September 6, 2025 at 12:00 PM UTC

By Thomas Black
仰望星空:南风车星系M83
M83南风车星系,在长蛇座,直径12万光年,距离地球一千五百万光年,是南半球看到最明亮和最近的棒旋星系之一。图中还看到距离我们22亿光年的PGC 88914星系。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3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5-9-7 07: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otbe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otbe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文要点:

1. 两党认同“先建月球永久基地”,输给中国将成制度优劣分水岭。

2. 现代太空竞赛由商业航天驱动,NASA仍押一次性 SLS,成本高企。

3. “阿耳忒弥斯”沿用旧路径:SLS+猎户座+大型着陆器,进度与预算承压。

4. 可复用火箭成关键:SpaceX领跑,蓝色起源与中国加速追赶。

5. 基地建设需频繁发射与太空加注;中美均在验证在轨补加技术。

6. 星舰可复用架构或取代 SLS/猎户座;谁先建基地,谁定月球规则。
仰望星空:南风车星系M83
M83南风车星系,在长蛇座,直径12万光年,距离地球一千五百万光年,是南半球看到最明亮和最近的棒旋星系之一。图中还看到距离我们22亿光年的PGC 88914星系。

发表于 2025-9-7 07:2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凯瑟琳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凯瑟琳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冷战时期,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也完成了人类首次载人航天任务。这两项成就,毫无疑问比“第二次登月”要伟大得多。

可最后呢?苏联依然不可避免地解体。

希望美国不要浪费资源去搞二次登月了。载人登月是冷战下的政治秀,本质是宣传表演。中国要登月,是给兰兰的爸妈长面子,跟科技进步没半毛钱关系。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Mandarin1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9-7 07:2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凯瑟琳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凯瑟琳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凯瑟琳琳 于 2025-9-7 07:30 编辑

真正决定未来太空格局的,不是哪国再“登一次月”,而是可重复使用的重型火箭——能把几十吨载荷稳定送入轨道,然后自己回来、反复用、快速投产的那种“工业级航天平台”。

这种硬科技,才是划时代的突破,是支撑星链、深空探测、轨道基建的基础。

而在这条赛道上,中国甚至连美国的尾灯都看不到。

连 SpaceX 的第一代 Falcon 9 都没追上,更别提已经试飞第五次、单次运力达150吨、准备工业化的“星舰”了。

更尴尬的是,就连印度都在研发可复用小型火箭、月球探测器、私营轨道技术,而中国还在为“可回收一级箭体”剪CG视频博流量。

不是“起步晚”或“慢一点”这么简单。是方向错了、体制僵化、毫无希望。

发表于 2025-9-7 08:4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igtree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igtree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美国政客把所有的事情都意识形态化,这也变成民主与威权的竞争,中国政府从来没说这是制度竞争。
小心搞砸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发表于 2025-9-7 08: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lic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lic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估计是马斯克找的写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9-7 08:4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两万五千里刚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两万五千里刚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没有比关税更万灵的方案了。
美国只要给中国加月球关税,中国瞬怂

发表于 2025-9-7 08:5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oshua_ca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oshua_ca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NASA想在2027年“到月”
大概率要延后了

发表于 2025-9-7 09: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pfl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pfl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让美国先上吧,失败的经验也可以借鉴。

发表于 2025-9-7 10:0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cpo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cpo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很简单啊,交给马斯克

发表于 2025-9-7 15: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olinx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olinx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NASA 赶紧找出老图纸呀。。。

以前那会儿都可以,现在技术进步了,应该更加不成问题啊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9-7 15: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0k0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0k0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凯瑟琳琳 发表于 2025-9-7 07:24
冷战时期,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也完成了人类首次载人航天任务。这两项成就,毫无疑问比“第 ...

最重要的,不是伟大不伟大

而是你现在、将来有没有这个能力

历史上你再伟大,是一只再厉害的老虎,如果现在不在强大、不再拥有当初强大的力量,也会被野狗欺负

发表于 2025-9-7 15: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uture252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uture252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對的,沒有硬度人美國是完成不了這個偉大目標的,建議和硬度人加強合作。

早日一飛沖天。

還有個問題,沒有稀土能登月麼?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