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百天小回放(坑已填满) (2009-6-18) jyy_jessie · DIY 之室外移动小鱼池 (2017-9-4) pengruijun
· 解决经济危机的真正方法 (2008-12-2) kingsford · 复活节随笔 (2009-4-14) 西式唐人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2363|回复: 69

[Lifestyle] 说双语对你的大脑有好处吗?也许 [复制链接]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飞天奖章

发表于 2025-7-4 21: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sti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ti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大量论文论述关于多语言带来的认知能力优势。除了通过说一门语言打开大门外,多语言还能改善”执行功能“, 这是一种涵盖了忽略干扰、规划复杂任务以及在获得新信息时调整信念的能力的宽泛概念。最打动人的是无数研究甚至显示说两种语言的人老年痴呆发作较晚,平均来说晚四年。但是有些研究未能被成功重复验证,这也让专家开始质疑这种效果是否真实存在,若确实存在的话,它具体又是由什么组成的。

好消息是如果你想让你的大脑受益的话,学一门语言永远不会太迟。2019年的一项研究显示尽管在成年后学习一定量的语言不会提振比如执行功能,但它确实减缓与年龄有关的衰退。

享受其中最大好处的似乎来自充分掌握了第二语言的人。这是因为他们往往把两种语言都像母语那样说,或者至少长期以来以近乎每天的频率说第二语言。不幸的是在大学里学点法语无法带来深度知识和长期体验的同样好处。在一天里(或对话中)经常转换语言可能也尤其重要。

对口译和笔译工作者的研究对双语优势提供了一些最强的证据。比如说翻译人员在反复切换加减法的题目的过程中反应速度比单语者更快,这说明他们在整体认知控制方面表现更好。

不过西悉尼大学的 Mark Antoniou说其他方面则是一片"满是复杂变量的迷雾森林”。双语者在许多方面本身就与单语者不同。例如外交官的孩子从小在国外用外语生活和学习,他们所拥有的认知和教育优势可能与双语本身无关。而另一方面研究发现在世界上一些贫困地区,说多种语言的人反而表现出最强的认知优势。研究人员推测在教育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双语环境对孩子大脑的锻炼可能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

年龄也起到作用。研究显示比起对年轻成年人,语言对大脑的作用在年轻孩子和老年人身上的身上更强。双语幼儿在认知发展早期表现优于同龄的单语儿童,但这些单语儿童后来可能会逐渐赶上。

一项相关的荟萃分析显示在45项研究中,有25项发现6岁以下儿童具有双语优势,而在6到12岁儿童中,仅有17项研究发现这种优势。

这一研究领域的奠基人之一、加拿大约克大学的Ellen Bialystok把双语所带来的认知保护效果比作把一片带孔的瑞士奶酪覆盖在面包上。而进行比如锻炼身体等其他有益于大脑的活动,就像是再叠上一片奶酪。由于每片奶酪的“洞”分布不同,多重叠加能提供更全面的保护。

但所有这些研究都把语言学习获得的无可争议的精神超能力视为理所当然,那就是能够和那些你本来无法与之交谈或理解的人交谈。哪怕你无法选择父母,无法从幼童时期就讲流利外语,光能够获得这个能力本身就值得你去试一试。

https://www.smh.com.au/lifestyle/health-and-wellness/is-being-bilingual-good-for-your-brain-perhaps-20250704-p5mcjl.html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KiwiBear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于无声处听惊雷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7-4 21: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v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v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语言除了是一种交流工具之外,也跟一种思考方式关联。

大脑就跟一个机器一样,用的越多,就越不会生锈(衰退,老年痴呆)。

发表于 2025-7-4 21: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杨树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杨树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Evo 发表于 2025-7-4 21:10
语言除了是一种交流工具之外,也跟一种思考方式关联。

大脑就跟一个机器一样,用的越多,就越不会生锈(衰 ...

双语孩子的智商略高,,这个几十年前就有类似的研究结果。
用的越多,就越不会生锈这个观点被很多成功学/医生宣传,,但是好像没有太多坚实的证据,,至少目前阿兹海默症还不能和用脑多少联系起来。
如实正观世间集,如实正观世间灭;不说世间无,不说世间有。

发表于 2025-7-4 21: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a5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a5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但是有些研究未能被成功重复验证,这也让专家开始质疑这种效果是否真实存在,

早就听过有这种说法,但是不知道是否可信。
世界上会两种语言的人很多啊,真的有这神奇效果?难以置信

发表于 2025-7-4 21: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u0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u0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语言是不同文化, 思维方式, 眼界, 世界的窗口, 也是传媒.

发表于 2025-7-4 22:1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凯瑟琳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凯瑟琳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马来西亚华裔社区是一个典型的多语社区,大多数华人从小就掌握英语、华语(普通话、粤语、客家话)和马来语,几乎都是母语级水平。但并没有看到马华在全球范围内取得压倒性的卓越成就,他们的平均发展水平和其他国家的华人相比,并不突出。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7-4 22:1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vianc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vianc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uolingo用起来

发表于 2025-7-4 22:1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凯瑟琳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凯瑟琳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ina50 发表于 2025-7-4 21:55
早就听过有这种说法,但是不知道是否可信。
世界上会两种语言的人很多啊,真的有这神奇效果?难以置信 ...

要是多语言真能决定未来,那马来西亚早该诺奖拿到手软、硅谷挤满槟城口音才对。

2021年度勋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5-7-4 22:2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OLANGSH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OLANGSH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意思我明白了,楼主是想告诉各位新闻翻译者们:咱们一般不容易得老年痴呆,继续努力干起来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viviancn + 3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7-4 22:4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ockbo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ockbo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同语系双语和不同语系双语我觉得差别会很大,比如会英语汉语和会英语法语的思维方式了解到的内容也会有很大差异,本身学习不同双语所需要的环境和了解的文化以及思维方式也大不相同,所以双语带来的效果在统计学上就很难直接归结于双语的学习。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8 收起 理由
half-understand + 3 感谢分享
Evo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7-4 22: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v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v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ockbox 发表于 2025-7-4 22:47
同语系双语和不同语系双语我觉得差别会很大,比如会英语汉语和会英语法语的思维方式了解到的内容也会有很大 ...


对的,比如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在语系上很接近,对思维方式的区别影响不大。

英文和中文的区别就很大,因为中文是一种古代象形文字演化成的语言,在语系上跟英文相差万里,用中文和英文思考会用到大脑中不同的功能区域。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rockbox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There are three types of people: those who make things happen, those who watch things happen, and those who wonder what happened.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7-4 23: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orrest_x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orrest_x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凯瑟琳琳 发表于 2025-7-4 22:16
马来西亚华裔社区是一个典型的多语社区,大多数华人从小就掌握英语、华语(普通话、粤语、客家话)和马来语 ...

就顶级科技公司十强来说,就有:
Intel 现在的CEO 陈立武,半导体芯片巨头broadcom CEO 都是马来西亚华人。
马来西亚华人数量不足1千万,这个比例相当高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KiwiBear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7-5 04:5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HHH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HHH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至少止今没有发现坏处

发表于 2025-7-5 07: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iwiBe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iwiBe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凯瑟琳琳 发表于 2025-7-5 00:16
马来西亚华裔社区是一个典型的多语社区,大多数华人从小就掌握英语、华语(普通话、粤语、客家话)和马来语 ...

你这就是信口雌黄了,如果仔细分析海外华人在各行各业的贡献,平均来讲,远远超过大陆的国人

发表于 2025-7-5 07: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对你爱不完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对你爱不完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真是张嘴就来,学语言不也需要天赋么,不知道以为英语轻松母语水平了

几种语言能在脑海里快速转换,不体现大脑,还能体现什么?

发表于 2025-7-5 07:5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李師傅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李師傅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鋼琴對大腦有沒有好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7-5 07:5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李師傅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李師傅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歐洲人很多會4,5種語言,是不是特聰明

发表于 2025-7-5 08:1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利马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利马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是不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是脑子好才能学会多语言,还是会多语言才脑子好?

发表于 2025-7-5 08:2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w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w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年龄大了 语言有回调风险

发表于 2025-7-5 09:2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凯瑟琳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凯瑟琳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KiwiBear 发表于 2025-7-5 07:05
你这就是信口雌黄了,如果仔细分析海外华人在各行各业的贡献,平均来讲,远远超过大陆的国人 ...

海外华人成就卓越,是语言的原因还是制度的原因?

发表于 2025-7-5 09:2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水月境天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水月境天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水月境天 于 2025-7-5 09:30 编辑
凯瑟琳琳 发表于 2025-7-4 22:16
马来西亚华裔社区是一个典型的多语社区,大多数华人从小就掌握英语、华语(普通话、粤语、客家话)和马来语 ...


马来西亚华裔其实出现了不少明星的。
还是很亮眼。 就是需要经济上的支持。
马来西亚华裔明星有很多,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杨紫琼,她是一位国际影星,也是首位获得奥斯卡影后的亚裔女演员。此外,还有梁静茹、朱丽倩、张栋梁、陈秀丽、戴佩妮、曹格、光良等,



最是那致命的温柔~~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7-5 09: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iwiBe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iwiBe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凯瑟琳琳 发表于 2025-7-5 11:27
海外华人成就卓越,是语言的原因还是制度的原因?

我能说两者都有吗?马来西亚也不是啥特别民主的国家

发表于 2025-7-5 09:3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水月境天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水月境天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现在说双语也是被逼无奈。
在社会生存,没有优良的语言表达会被看不起或者被打压。 要么有优良的内容,要么有优良的表达。
人生必须学会的工具。
Abc们必须要学会。

发表于 2025-7-5 09:4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axinf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axinf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 我深感体会

发表于 2025-7-5 09:5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v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v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水月境天 发表于 2025-7-5 09:35
现在说双语也是被逼无奈。
在社会生存,没有优良的语言表达会被看不起或者被打压。 要么有优良的内容,要 ...


很多华裔一代移民不鼓励子女学中文,甚至不跟子女说中文。

There are three types of people: those who make things happen, those who watch things happen, and those who wonder what happened.

发表于 2025-7-5 10: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keman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keman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具体情况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7-5 10: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uture252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uture252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馬來華人厲害, 會很多語言。

发表于 2025-7-5 11:0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g43119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g43119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凯瑟琳琳 发表于 2025-7-5 09:27
海外华人成就卓越,是语言的原因还是制度的原因?

从航空发动机,又到语言学,大婶,你是全能啊,我很佩服。马来亚的问题是种族问题,也和宗教关联,政治当然也关联,但马华的贡献大小还到不了你一句定,起码应该问问郭鹤年怎么想才对。bilingual 的优势和劣势,在语言学和认知神经学上都有比较多的文献和结论,目前比较主流的论点是语言学习本身在12岁之前可以实现母语双语,之后很难成为母语,另外,双语者跟同环境条件下的单语者相比,单一语言能力要低于单语者,也就是说,甘蔗没有两头甜,有了广度就很难有深度,年龄是关键。至于其他的对于认知和IQEQ之间的关联,并不是很一致。

发表于 2025-7-5 11: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好多人忽略了文中提到的是能把第二语言掌握到母语程度,或者每天使用日常。

发表于 2025-7-5 11:5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v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v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ippa 发表于 2025-7-5 11:12
好多人忽略了文中提到的是能把第二语言掌握到母语程度,或者每天使用日常。 ...

是的,光有这个灵活切换语言的能力还不够,要应用。
There are three types of people: those who make things happen, those who watch things happen, and those who wonder what happened.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