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美不胜收的新西兰南岛-更新到第九天 (99楼) (2013-2-3) qinyi · 一组妆面. (2013-12-30) xsshenye
· 更新完毕:维省小镇Bright的枫叶情报-摄影点-行山路径分享-2021 (2021-4-1) 微服出巡 · 新足迹五周年献礼--------Pork loin crown rib roast with wild rice, sausage and apple stuf (2013-1-14) chesecake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fhjp01

[全澳] 学中文的好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30 19: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iaoj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iaoj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浅谈都能谈出那么多,我在想楼主要是来个深谈,指定能出本书。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11-30 20: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yoch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yoch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米雪兰 发表于 2014-11-24 22:03
移二代絕大部分在職場是不用中文的,家长们不必焦慮。
身份认同的問題也沒有心理學理論支持,在我看來不過 ...

我给从新加坡来当地长大的牙医当中文翻译, 他就特后悔小时候没有学好中文, 失去不少病人--这些病人英文不自信,尽量选择会说华语的牙医或医生。
学好不同语言绝对有好处!

发表于 2014-11-30 20: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米雪兰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米雪兰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yochan 发表于 2014-11-30 21:22
我给从新加坡来当地长大的牙医当中文翻译, 他就特后悔小时候没有学好中文, 失去不少病人--这些病人英文 ...

不是有你吗?要是他学好了中文,你

发表于 2014-11-30 20: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uus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uus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发表于 2014-11-30 20: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pawe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pawe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骆家辉,张德培...都不懂说中文呀, 大家也觉得奇怪吗?

发表于 2014-11-30 20: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hjp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hjp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米雪兰 发表于 2014-11-30 20:26
不是有你吗?要是他学好了中文,你

神回答!! 无语了。
教育: 一半是科学,另外一半是艺术。与孩子共同成长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再加一句: 分享是一种快乐。 [img]http://www.oursteps.com.au/bbs/static/im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11-30 20: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米雪兰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米雪兰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epaweh 发表于 2014-11-30 21:34
骆家辉,张德培...都不懂说中文呀, 大家也觉得奇怪吗?

觉得奇怪的是中国人,不觉得奇怪的是外国人。虽不中,亦不远。

发表于 2014-11-30 21: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beccamy22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beccamy22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yochan 发表于 2014-11-30 21:22
我给从新加坡来当地长大的牙医当中文翻译, 他就特后悔小时候没有学好中文, 失去不少病人--这些病人英文 ...

请问这是工作么?以前只知道看医生有翻译的

发表于 2014-11-30 21: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笨鸟飞飞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笨鸟飞飞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ilkzhan 发表于 2014-11-30 13:01
请教,你现在让孩子都读哪些中文书啊?我现在也很发愁适合孩子读的中文书。国内象她这么大年龄孩子读的书 ...

你家孩子会拼音吧, 现在国内有新标语文课外阅读丛书,是有拼音的,简写版的中外名著,可以让你女儿读。我女儿就是甩不掉拼音拐棍的那类,现在看书还是得靠拼音。我让她主要读国学书,像论语,唐诗这些,然后我自己给她写了些适合她读的故事,帮她甩掉拼音。我还给她布置了一项任务,把我写的故事翻译成英文。

有她这个教训,我就没教我家老二拼音,直接给认字。他认字就快很多,因为没拼音看,就会专心于看字形。
小画室

发表于 2014-11-30 21: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lkzh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lkzh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笨鸟飞飞 发表于 2014-11-30 21:08
你家孩子会拼音吧, 现在国内有新标语文课外阅读丛书,是有拼音的,简写版的中外名著,可以让你女儿读。 ...

谢谢。请问这些“简写版的中外名著“适合多大的孩子看啊?我家也有改编的格林童话等,但是孩子不爱看,说是给小baby看的。我家有套小学生版的中文百科全书,倒是适合她看,可是没有拼音,她根本读不了。

发表于 2014-11-30 21: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OneLeaf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OneLeaf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觉得学中文没用,那学钢琴什么的更没用了,我认识一个妈妈原来过了8级,现在主职是家庭主妇,晚上有份parttime工,当理货员,家里的钢琴是1200买的电子钢琴。她教我一点点钢琴,我教她一点点中文。

我觉得相比之下,还是学中文用处更大。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11-30 22: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笨鸟飞飞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笨鸟飞飞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ilkzhan 发表于 2014-11-30 21:22
谢谢。请问这些“简写版的中外名著“适合多大的孩子看啊?我家也有改编的格林童话等,但是孩子不爱看,说 ...

有神秘岛,鲁滨孙漂流记,福尔摩斯探案集这些,适合四五年级小孩看的。还有简写的四大名著,隋唐演义,杨家将,聊斋这些。
小画室

发表于 2014-11-30 22: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mil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mil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多语言的环境与学习确实对小朋友的大脑发育有大的帮助,而且思维会更开阔。

发表于 2014-11-30 23: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i75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i75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现在国内新一代双语教育出来的孩子,中文功底还在,英文也流利。而且不少外国小孩也已经开始学中文了。在国外的有些家长反而因为gcd,环境这些因素不让孩子接触中文,实在可笑。论学习成绩国外这样的华裔孩子也比不过国内打下基础的孩子。

觉得鄙弃中文能让孩子学医做律师当ceo?没有必然联系吧。倒是在商店当店员的很多华裔小孩是只会英文的。

发表于 2014-12-1 07: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hjp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hjp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fhjp01 于 2014-12-1 07:48 编辑

作为一个老移民,我还算比较了解有些人恨不得自己的什么更什么一些的被潜移默化的想法。这样是否会保持住正在慢慢消逝的优越感,我不得而知。恕我直言,有些人(当然不是全部啦),本身就缺乏在当地主流社会中的自信(文化自我认知等)。即使所谓成功的 移 3代,也不例外。我在N年前,似乎也有类似的感觉,对于新一代移民的自信觉得比较不那个。在接触“成功”的移民3代过程中,也有些机会不断地与他们探讨一些文化等因素在他们生活中的作用,加上在06年之后的几年时间里面因为跟学校的生意关系,组织双方中学进行文化交流等活动中经常跑中国,慢慢地改变了自己过去狭义的思维方式,觉得中文对于下一代真的很重要。
对于有些网友,如果不是经常回国的话,或者已经好几年没有回去过了,建议您经常回去走走。希望能用Positive的,发展的眼光来分析您从媒体上所看到的中国。找一些地沟油之类的话题总是很吸引眼球的。就像海外有些夸张报道澳洲的种族歧视话题能引起许多人共鸣一样。
经济学里面有个说法,那叫做什么事情都是有“机会成本”的。希望大家不要仅仅看到现在的得,而没有去进一步考虑潜在的失。
引用 在北京大使馆时接触过的一个 FTA谈判官员的话(翻译过来的大概意思)来结束我对这个话题的最后回应:“如果您3 个月没有到北京和上海了,请千万不要跟我说您对中国当前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非常了解。如果您已经有一年多没有到中国参与到 一些具体的经济活动中来了,请不要说您是个中国问题的专家,即使您过去几年一直在这里工作。。。。”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hhuang + 4

查看全部评分

教育: 一半是科学,另外一半是艺术。与孩子共同成长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再加一句: 分享是一种快乐。 [img]http://www.oursteps.com.au/bbs/static/im

发表于 2014-12-1 11: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orthwind7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orthwind7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其实这个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做父母的对中国的感情如何。我是97年还在中学的时候出国的,对中国的所有感觉和了解几乎就停在了那个时候,想起中国几乎都是美好回忆,回去度假感受到的也都是国内人民的亲切。所以我们希望孩子不要丢掉中文,做个懂得中华文化的华人后裔。
老一辈的移民体会到很多中国以前的不好,自然想要跟中国撇清关系。再新的移民又体会到中国后来的各种社会复杂黑暗,可能也会不屑于孩子学习中国有关的东西。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12-1 11: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hjp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hjp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上说得非常在理 。的确,跟每个人的经历以及出国的时段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这些美好的或者不那么美好的回忆严重地影响到了下一代(似乎谁也很难例外了,包括我自己)对中文和文化的学习,那就是非常遗憾的一件事情。
教育: 一半是科学,另外一半是艺术。与孩子共同成长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再加一句: 分享是一种快乐。 [img]http://www.oursteps.com.au/bbs/static/im

发表于 2014-12-1 11: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ockbo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ockbo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rockbox 于 2014-12-1 11:18 编辑

仅仅从语言学习上来讲,多种语言本身的学习,特别是移民二代在家有中文环境(如果家长特别注意的话),在外有英语环境,幼年(学前)以中文为主,后期以英文为主,这样一个大的语言环境,绝大多数孩子来讲,是更加有助与英语学习的!!!对一种语言的了解是有助于其它语言的学习了解的,有人以为学了中文占用的英语语言学习的时间,导致主要用到的英文学不好是没有根据的。真正的一种语言的大师必然是融会贯通多种语言的, 比如钱钟书,亦或你去观察生活中会说多种语言的人,他们对语言的理解绝对比仅仅是会英语或中文的人要深入得多!特别是从小就接触两种或者多种语言的人群,他们对语言的学习其实是要快过单一语言环境的人群的。

当然的有的人选择放弃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我只能说:“那好吧,你自己的选择。”

别的文化啥的且不谈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0 收起 理由
猫儿不笨 + 6 6岁前是语言期,2岁起2种语言并进最好.
fhjp01 + 4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世间生死劫未尽,天下苦乐事不停。(Copy right reserved.)

发表于 2014-12-1 11: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hjp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hjp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ockbox 发表于 2014-12-1 11:15
仅仅从语言学习上来讲,多种语言本身的学习,特别是移民二代在家有中文环境(如果家长特别注意的话),在外 ...

楼上提到的 “幼年(学前)以中文为主,后期以英文为主” 跟我们的想法完全相符。从我们的实践经验来看,这种综合的效果可能是最好的。
谢谢分享你的观点。
教育: 一半是科学,另外一半是艺术。与孩子共同成长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再加一句: 分享是一种快乐。 [img]http://www.oursteps.com.au/bbs/static/im

发表于 2014-12-1 11: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李十三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李十三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northwind79 发表于 2014-12-1 11:04
其实这个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做父母的对中国的感情如何。我是97年还在中学的时候出国的,对中国的所有 ...

我認為這與什麼時候移民沒有關係的。

发表于 2014-12-1 11: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ockbo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ockbo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rockbox 于 2014-12-1 11:55 编辑
fhjp01 发表于 2014-12-1 11:36
楼上提到的 “幼年(学前)以中文为主,后期以英文为主” 跟我们的想法完全相符。从我们的实践经验来看, ...


欧洲作为一个多语言地区,各国语言掺杂,很多家庭的孩子是有很复杂语言环境的,有的可能多达四五种以上不同语言。且不论他们的语言差别和中国大陆的方言差别相差多大。他们的孩子在那样的多语言学习过程中,有一种语言障碍叫做,语言混乱,指的是同时不分主次的接触过多的语种,导致各语种语法混乱,语言迟缓。对于这个,有一种解决的方式是,家长以一种语言为主,让孩子先学会简单初步的交流,然后其它语言可以慢慢介入,同时学习。

所以多语种的学习也是要讲方式方法的,有的家长自己英语并不是很好,表达不流利也不正确,就最好不要刻意在家讲英语,有时候可能反而是妨碍了孩子对英语的正确理解。对于华人移民家庭,个人感觉,最好的办法是家长用自己最熟悉的第一语言——中文(甚至可以是方言)——和孩子交流,让孩子先有中文为主的交流,然后进入学校,学习纯粹的地道的英语。在家长的持续努力下,完全可以做到两种语言都学得很好。

至于ls有人提到的移三代的语言学习或是身份认同......嗯......你们不觉得,这个已经不是移一代家长需要操心的事情了么?让移二代操这份心去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大牛哥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世间生死劫未尽,天下苦乐事不停。(Copy right reserved.)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12-1 16: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hjp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hjp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ockbox 发表于 2014-12-1 11:52
欧洲作为一个多语言地区,各国语言掺杂,很多家庭的孩子是有很复杂语言环境的,有的可能多达四五种以上不 ...

教育: 一半是科学,另外一半是艺术。与孩子共同成长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再加一句: 分享是一种快乐。 [img]http://www.oursteps.com.au/bbs/static/im

发表于 2014-12-1 16: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牛哥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牛哥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ockbox 发表于 2014-12-1 12:15
仅仅从语言学习上来讲,多种语言本身的学习,特别是移民二代在家有中文环境(如果家长特别注意的话),在外 ...

关于两样语言都能学精,哥有不同意见。不过哥没有任何研究和数据,一切都还是浅显地观察+猜测。

无论是谁,当TA思考的时候,脑子里只能出现一种语言,是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猫儿不笨 + 3 我很赞同,移二代英文第一,中文第二.

查看全部评分

苏格拉底怎么死的?!

发表于 2014-12-1 17:0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ockbo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ockbo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rockbox 于 2014-12-1 17:08 编辑
大牛哥 发表于 2014-12-1 16:36
关于两样语言都能学精,哥有不同意见。不过哥没有任何研究和数据,一切都还是浅显地观察+猜测。

无论是 ...


反正我现在观察下来的经验是,孩子从小多语言环境下对语言的学习,和我们在中国单一语言环境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是完全不同的,大脑对两种语言的接收方式和思考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不能以我们学英语的理解英语的角度去考虑他们的语言学习。

当然也不排除孩子和孩子之间有个体差异。

这些也当然是我个人的经验总结。
世间生死劫未尽,天下苦乐事不停。(Copy right reserved.)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4-12-1 17: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imili42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imili42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觉得还是从孩子角度考虑比较智慧,仅仅因为有中国血统就必须学中文很没道理,甚至有点愚昧。
以前我让孩子学英文,目的就是出国,在澳洲的孩子如果打算回国那必须学中文,而且越早越好,不如现在就回去。
如果作为一种生活技能,就应该考虑到孩子的条件和兴趣,用非常多的时间去学一门复杂的语言,目的是什么?如果仅仅因为家长觉得方便沟通而要孩子学,真的很愚昧,甚至有些残忍。你想想,孩子本身已经学业繁忙,负担重重,还要为了家长再浪费宝贵的时间,碰到父母语言不同而且不是英语的,那孩子要学3国预言了,悲剧啊。

发表于 2014-12-1 17: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牛哥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牛哥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ockbox 发表于 2014-12-1 18:03
反正我现在观察下来的经验是,孩子从小多语言环境下对语言的学习,和我们在中国单一语言环境学习第二语言 ...

这个我绝对同意。

好像孩子们脑子里有一个开关,他们在面对不同语言人群的时候可以自由转换。

不过,仅限于日常听说。
苏格拉底怎么死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12-1 18:2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duo

此文章由 rockbo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ockbo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rockbox 于 2014-12-1 18:25 编辑
aimili424 发表于 2014-12-1 17:09
我觉得还是从孩子角度考虑比较智慧,仅仅因为有中国血统就必须学中文很没道理,甚至有点愚昧。
以前我让孩 ...


认为学中文不回中国就无用就像以为学英文不出中国也没用一样,太过短视!

把多语言学习排除在正常学业之外也一样非常短视。课堂上那些教科书式的学习又有多少是今后真正实用的东西?或说比多一种语言更实用?

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初期执行者,当然要以自己的经验和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但并不是家长要求的就是为家长而学。首先家长要头脑清晰冷静。其次学习本身并不应该有用才学,一时无用的知识很有可能长期有用。知识本身不分有用和无用。

退一万不来讲,中国这样一个国家,这样的文化,起码我们看得见的历史和未来都不会在世界范围内是微不足道不值得我们学习的,即便是毫不相干的鬼老也都积极的去了解的东西,垂手可得的我们却要放弃,实在看不出来是什么明智之举。
世间生死劫未尽,天下苦乐事不停。(Copy right reserved.)

发表于 2014-12-1 19: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yoch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yoch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ebeccamy222 发表于 2014-11-30 22:02
请问这是工作么?以前只知道看医生有翻译的

我以前做牙科助理,会几门外语是个特长。特别是近期来澳洲的华人多起来--会中文和病人容易沟通。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rebeccamy222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12-1 19: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yoch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yoch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米雪兰 发表于 2014-11-30 21:26
不是有你吗?要是他学好了中文,你

病人开心那, 牙医治病又有财源, 都开心!至于我助人为乐, 更开心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fhjp01 + 4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12-1 20:0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nkscoot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nkscoot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ivet 发表于 2014-11-24 14:09
国内英文课从小学天天有,就这样上,如果大家不出国,除英文专业的外,一般大学毕业生的英文也就这样。

这 ...

Good point, agree.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