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买房经验谈:话说从头(连载) (2009-9-13) Gelen · [配图配乐] 花笺乱语,乱语,乱语。 (2008-10-19) Tiger_Karen
· 我家虎宝宝(39楼照片有更新~情敌出现) (2008-9-12) 猫球球 · 难忘一刻 -- 钓鱼 (2005-2-2) melbren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老衲

[澳洲资讯] 澳大利亚央行通过阻止政府增加土地供应来避免房地产市场的崩溃 [复制链接]

新闻达人 2019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0-11-22 19: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叔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叔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txyz 于 2010-11-22 20:22 发表


一句话,有潮起就必然有潮落,不可能一直涨潮的。

欢迎澳洲政府继续推高房产,看看最后结果怎样。

任何一个政府都不希望动荡,即便降温也希望软着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11-22 19: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xy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xy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

发表于 2010-11-22 19: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xy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xy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而且,由于经济调控在经济中有延迟,经济调控总是不能做到恰到好处,总是有点过头,然后再调整。

如果有人可以把经济调控得恰到好处,那格林斯潘也要拜他为师了。

多说无益,市场自己会走给大家看。

发表于 2010-11-22 21: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9546959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9546959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ys98 于 2010-11-22 20:00 发表

不管是人还是神,指望政府去捅破泡沫的TX是一厢情愿。

SB才指望政府去捅破泡沫,但指望政府不断吹泡就可以实现7年翻番的人一样是世博.

发表于 2010-11-22 22: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9546959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9546959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ys98 于 2010-11-22 20:25 发表

任何一个政府都不希望动荡,即便降温也希望软着陆。

任何一个政府以维稳的借口去不断吹泡,最终肯定是硬着陆,就看那个倒霉蛋接到硬着陆前的一棒.

美国不是救晚了,而是当年不断吹泡,不断借债,最后扛不住了.

发表于 2010-11-22 22: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UDRM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UDRM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新闻说,全世界发达国家中,德国的房地产政策最合理,十年来房价几乎没变过,房子成为一件普通的商品,而不是投资品。所以德国的资金主要流向工业,企业,科技开发等等,并没有囤积在房地产市场上。所以德国的经济是欧洲中最健康的。

不知道德国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11-22 22: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9546959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9546959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ys98 于 2010-11-22 20:18 发表

08年陆克文的刺激房市政策虽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过热,但是澳洲房市避免了美国式的崩溃。

正是这个白痴,为出现美国式的崩溃奠定基础.

如果当年没有这个错误的政策,澳洲房市还可能真的软着陆.也不会出现今天因为借贷的过分火爆,令银行不断加息来抑制这种需求,也不会那么多同学为一周多30多块的房贷大骂银行.

发表于 2010-11-22 22: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lic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lic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如果工党缺钱缺的发狠,开征地产税....

发表于 2010-11-22 22: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9546959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9546959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AUDRMB 于 2010-11-22 23:10 发表
看新闻说,全世界发达国家中,德国的房地产政策最合理,十年来房价几乎没变过,房子成为一件普通的商品,而不是投资品。所以德国的资金主要流向工业,企业,科技开发等等,并没有囤积在房地产市场上。所以德国的经济是欧洲中最健康的 ...

只要政府把房子当作一件普通的商品,升跌都正常,应由市场而定,不要抱着房价一跌就好象世界末日,就不会在房价还没跌就赶紧刺激.

就象电脑不断跌价,政府就不会出什么刺激方案,难道电脑的生产销售就没有其他产业受惠,只有房地产才惠及其他产业.

发表于 2010-11-22 22: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9546959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9546959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ys98 于 2010-11-22 19:41 发表

同理,崩盘前的救市、托市也是政府必须做的,做晚了就成美国了。

幸运的是老陆还有上届政府留下的一大笔钱去托市,而布什政府有吗?

发表于 2010-11-22 22:28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9# 的帖子

此文章由 clic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lic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中国经济被房地产绑架了,美国经济没被绑架但是挨了一闷棍
澳大利亚目前好些,但是谁也不敢说真崩盘后会发生什么,自由市场本身就是一个虚假命题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11-22 22: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olyplagu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olyplagu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Echo2006 于 2010-11-22 16:28 发表

那如果“专家”唱空,说不定就是想要入货?专家之说本就是飘渺的,重点是对于当前的市场有自己的主见。

我觉得现在从执政党来说,最希望的应该是房价维稳,事实上一个稳定的房屋市场是最有好处的,就像40楼说的,它可以带动一连串的产业。

华人普遍喜欢有买房的文化,也是投资房的主力军,稳定的房市对同胞来讲应该是最好的,如果真的出现房市雪崩,首先受到冲击的也是这群人。

华人还不是房东的主力吧? 印象中犹太人还是大头。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0-11-23 02: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猎梦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猎梦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holyplague 于 2010-11-22 22:51 发表

华人还不是房东的主力吧? 印象中犹太人还是大头。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只是印象中很多华人都喜欢置业和投资,这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和习俗了。
醒着做梦

新闻达人 2019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0-11-23 06: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叔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叔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Echo2006 于 2010-11-23 03:46 发表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只是印象中很多华人都喜欢置业和投资,这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和习俗了。

华人近两年来似乎成了主力,但最好的几个区华人还是不行,商业用房华人更不行。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Echo2006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11-23 08: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imqi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imqi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AUDRMB 于 2010-11-22 23:10 发表
看新闻说,全世界发达国家中,德国的房地产政策最合理,十年来房价几乎没变过,房子成为一件普通的商品,而不是投资品。所以德国的资金主要流向工业,企业,科技开发等等,并没有囤积在房地产市场上。所以德国的经济是欧洲中最健康的 ...


这个是相当的厉害哦,那说明德国的科技不断推陈出新,否则投资人怎么会把真金白银砸在企业和科技开发上.
天朝的这方面实在没法看好.

发表于 2010-11-23 08: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云淡风轻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云淡风轻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增加土地供应也不能有效的防止房价上升。太远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语阁 + 4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11-23 10: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x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x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幅加息,让投机者死光光。

发表于 2010-11-23 10: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itterMel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itterMel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学习了.

发表于 2010-11-23 11: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徒步天涯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徒步天涯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Echo2006 于 2010-11-22 16:42 发表


我是这样理解的,不知道对不对,个人的一点看法:

比如最常见的房屋买卖吧,首先会通过房屋中介交易、律师,然后正常的话搬进去前会请人做清洁、进行一些装修、购买一些家具,搬家时要请搬家公司,而在运输过程中会涉及到汽油消 ...


分析很有道理,政府就是这样考虑的,这个笑话解析了这点:
某著名商学院,MBA学生毕业。甲乙学生皆社会巨富名流,一直互不服气。两人一同走出了校门后,发现路边有一堆狗屎,甲调侃地对乙说:如果你把狗屎吃了,我愿支付给你5000万元人民币。乙想了想说:一言为定。于是乙真的把狗屎吃了。甲如约支付给乙5000万人民币。两人走着走着,发现路边有第二堆狗屎,乙回味着狗屎的恶心,发狠地对甲说:你如果把这堆狗屎吃了,我也可以支付给你5000万元人民币。甲正处在为自己的巨款伤心呢,于是忍辱把狗屎吃了,重新赚回了5000万元。两人继续往前走,心中皆不平衡,想不明白,两个人皆一无所得,却吃了一嘴的狗屎,难道数年的MBA的教育就是为了这个结果吗?途中遇到了自己的老师,两人委曲地上前请教,老帅一听原委,非常激动:你们两个真了不起,不愧是我的学生,刚一出校门,就创造了一个亿的GDP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Echo2006 + 3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11-23 12: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老衲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老衲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ys98 于 2010-11-22 20:00 发表

不管是人还是神,指望政府去捅破泡沫的TX是一厢情愿。

政府当然只会吹泡沫,不会捅泡沫。
但是那天别人来捅了,政府拦得住吗,只怕结果更是凄凉。

发表于 2010-11-23 12: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oyyou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oyyou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利息不长是关键!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0-11-23 14: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猎梦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猎梦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可以看看这篇新闻:

  新华网布鲁塞尔11月22日电(记者尚军)继希腊之后,爱尔兰政府21日正式请求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救助,成为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第二个牺牲品。从希腊到爱尔兰,两者成因迥异,结局相同,个中详情,耐人深思。

  如果说希腊最终陷入债务危机与其多年来经济缺乏竞争力有关,那么简单地认为爱尔兰也是如此实在冤枉。

  过去十几年里,爱尔兰取得了惊人的经济成就,创下了连续高速增长的奇迹。从1996年到2007年,爱尔兰平均年经济增长率达到了7.2%,由此赢得了“凯尔特之虎”的美誉。经过多年的发展,按照居民人均GDP计算,爱尔兰一跃成为欧盟第二富庶的国家,仅次于卢森堡。

  客观地讲,爱尔兰的经济繁荣并非只是空架子。自20世纪中期以来,爱尔兰政府就相当注重高新技术发展,推行科技兴国战略,从而奠定了爱尔兰企业在医药化工和信息通信等领域的竞争实力。无论是出口,还是吸引外来投资,爱尔兰也都表现抢眼,由此促成了经济腾飞。

  如果说希腊陷入危机是因为多年来疏于巩固财政,大手大脚花惯了,那么爱尔兰也绝非希腊的“翻版”。

  从欧盟统计局有统计记录的1995年算起,在截至2007年的13年间,爱尔兰没有一年预算赤字超过国内生产总值3%,即欧盟财政纪律划定的上限。实际上,爱尔兰在这13年中仅3年出现财政赤字,在欧元区成员国中属于严守财政纪律的“标兵”。

  从当初的“凯尔特之虎”沦落为今天的“病猫”,爱尔兰的大起大落简而言之,都是房子惹的祸。

  在爱尔兰十几年经济繁荣的背后,一直潜藏着隐患,那就是房地产泡沫的不断积累,其重要表现之一就是房价一路飙升。从1995年到2007年,爱尔兰房价平均上涨了3到4倍,房价相对家庭年收入的系数也从4增长到10。爱尔兰房价之高甚至一度创下了经合组织所有成员之最。

  从1996年到2006年的10年间,爱尔兰房地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翻了一番,从5%提高到10%。2007年,爱尔兰房地产业从业人数所占比重也比1993年时翻了一倍,达到13.3%。房地产业逐渐成为爱尔兰经济的命脉和重要增长动力。

  经济发展推动房地产市场发展本是自然,基于需求增长的房价上升更是经济规律的必然,但是问题在于银行过度宽松的房贷条件和政府多年来失察,致使房地产市场杠杆偏高,投资过度,房价虚高,泡沫不断累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房地产市场骤然萎缩,依靠信贷支撑的房贷体系出现大笔坏账,金融体系岌岌可危。由于大量新建和在建的房屋被闲置,爱尔兰甚至出现了多处“鬼镇”。

  为了维护金融稳定,爱尔兰政府不得不耗费巨资救助本国银行,把银行的问题“一肩挑”,从而导致财政不堪重负。据爱尔兰政府9月底公布的数字,救助本国五大银行最多可能需要500亿欧元,爱尔兰今年的财政赤字将猛增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2%,史上罕见,由此掀开了债务危机的序幕。房地产业绑架了银行,银行又绑架了政府,这就是爱尔兰陷入主权债务危机背后的简单逻辑。

  希腊也好,爱尔兰也罢,陷入债务危机的诱因不同,却都是因债务而起,前者是政府大把花钱引发公共债务,后者是银行大胆放贷导致坏账成堆,但最终都将由国家托底,进而演化为主权债务危机。

  两个案例再次警醒人们,在后危机时代的风险环境下,任何超越其实体经济承受能力的消费与投资都可能转化为“债务炸弹”,未雨绸缪地调节资产负债表,维持稳健的负债水平将是何等重要。
醒着做梦

发表于 2010-11-23 15: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卡落琳00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卡落琳00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闲置的房屋 越来越多 租金也比以前便宜了

发表于 2010-11-23 15: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oin_k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oin_k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从1995年到2007年,爱尔兰房价平均上涨了3到4倍,房价相对家庭年收入的系数也从4增长到10”
澳洲的平均工资是60,000吧,那家庭收入就是120,000。平均房价是600,000。才5倍而已。看来房价还太低

发表于 2010-11-23 15: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arklan0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arklan0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liedong 于 2010-11-23 16:36 发表
“从1995年到2007年,爱尔兰房价平均上涨了3到4倍,房价相对家庭年收入的系数也从4增长到10”
澳洲的平均工资是60,000吧,那家庭收入就是120,000。平均房价是600,000。才5倍而已。看来房价还太低 ...

澳洲的平均工资是60,000吧,那家庭收入就是60,000.足迹平均不等于澳洲平均。

发表于 2010-11-23 20: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徒步天涯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徒步天涯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liedong 于 2010-11-23 16:36 发表
“从1995年到2007年,爱尔兰房价平均上涨了3到4倍,房价相对家庭年收入的系数也从4增长到10”
澳洲的平均工资是60,000吧,那家庭收入就是120,000。平均房价是600,000。才5倍而已。看来房价还太低 ...

除了工资房价比外,利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因素,澳洲的利息太高了,如果你将房价的本金再加上利滚利后的价格,你就不会说低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11-24 11: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tarc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tarc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知道国内的工资房价比是多少?貌似应该不低吧

发表于 2010-11-24 12: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高寿财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高寿财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starchu 于 2010-11-24 12:50 发表
不知道国内的工资房价比是多少?貌似应该不低吧

得看什么阶层的人
什么地段的房子
(paopaobing(3))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