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圣诞传统菜------红糖橙香烤烟腿,蓝莓橙子tea cake (2011-12-17) chesecake · 入手Mazda CX9 AWD Luxury. 感谢TZ们的建议. 上图! (内含全系列砍价指导价格) (2011-12-12) jerrywang
· 日落拍到了........ (2010-6-23) jmms_smmj · 地产投资风险的一点看法,更新老人国内理财惨痛事故。足迹告别贴 (2016-1-8) 目光降落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lingjoy

一个钢琴陪练爸的五年心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6 11: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jo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jo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lingjoy 于 2021-12-6 17:06 编辑
looflirpa 发表于 2021-12-3 00:25
九年了都没换老师,请问这老师有什么独到之处?


很难一言蔽之。

不如换个角度来讲:如果说孩子曾经有过一段不喜欢钢琴的短暂时期,我敢肯定我一定是(过去式)那个因素;而这位老师就是那个能让孩子始终如一热爱音乐的人。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looflirpa + 4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1-12-7 00:0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qingfengfuxi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qingfengfuxi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好棒的爸爸和孩子。对我也很有启发。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lingjoy + 4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1-12-21 14: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uiyu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uiyu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您好, 请问能私信给我老师的联系方式吗?麻烦您啦!

发表于 2021-12-22 12: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jo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jo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uiyu7 发表于 2021-12-21 15:24
您好, 请问能私信给我老师的联系方式吗?麻烦您啦!

已经发给你了

发表于 2021-12-23 21: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jo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jo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lingjoy 于 2021-12-23 23:17 编辑

孩子终于舍得弹Debussy了,ta之前一直不太习惯那些印象派音乐,觉得很怪。前段时间老师给了曲子“西风所见”,孩子不太花心思。后来我跟ta讲,其实Debussy也算是很有意思的作曲家,他勇于突破当时已经约定俗成的套路,尝试用崭新的织体布局、不和谐和弦,却被当时评论(讽刺)为“印象派”。

世间颜色以七色为基调,其他色彩都是在这七种颜色搭配出来的。既然画可以在七色间创作,音乐为什么不能在CDEFGAB这七个音之间做音色搭配融合呢?Debussy和Ravel就做了这样尝试,也许在当时不算什么,现在也不算什么,但至少他们的这种突破很突出,值得尊敬,我们可以多汲取些养分。

就算当下的流行音乐,说不定在百年后也有些将作为古典曲流传,别忘了,那些现在看来是古典的作曲家,写的曲子在当时都算是流行曲,要不然存活不下去。

就拿中文流行作曲来说,这两天因为其他事情,我列了一下近四五十年以来,至今还能比较有影响力的流行歌曲作曲兼歌手,有十来位。再减去吐字不清楚的,只剩下五位:崔健、罗大佑、李宗盛、童安格和周杰伦。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0 收起 理由
kukupants + 10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1-12-24 10: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dithw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dithw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ngjoy 发表于 2021-12-23 22:53
孩子终于舍得弹Debussy了,ta之前一直不太习惯那些印象派音乐,觉得很怪。前段时间老师给了曲子“西风所见 ...

周杰伦吐字清楚??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7 收起 理由
fangjinghua + 3 god comment
lingjoy + 4 一针见血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1-12-24 17: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jo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jo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lingjoy 于 2021-12-24 20:50 编辑
edithw 发表于 2021-12-24 11:34
周杰伦吐字清楚??


哈哈,是的,他吐字肯定没法跟前四位比,只是那部电影【不能说的秘密】实在不错,周杰伦式的唱法也就被我忍了。

发表于 2021-12-24 17: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ukupant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ukupant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请教漂亮的Lz的漂亮聪明的娃喜欢弹 Bach 吗?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lingjoy + 4 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1-12-24 20: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jo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jo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kukupants 发表于 2021-12-24 18:26
请教漂亮的Lz的漂亮聪明的娃喜欢弹 Bach 吗?

“请教”不敢当。


孩子喜欢J.S Bach,大概是从前几年开始准备AMusA 时逐渐喜欢的。估计是受年龄成熟度的影响,目前喜欢的程度跟喜欢莫扎特、肖邦这些人处于一个水平。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0 收起 理由
kukupants + 10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1-12-24 20: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ukupant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ukupant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ngjoy 发表于 2021-12-24 21:00
“请教”不敢当。

请问漂亮的Lz的漂亮的娃对弹Bach 有啥看法?

发表于 2022-1-2 01: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jo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jo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lingjoy 于 2022-1-2 02:49 编辑

最近钢琴老师建议孩子跟同学表演小提琴/钢琴二重奏(或伴奏),一些小提琴/钢琴二重奏,跟孩子同步听,其中有几首真挺不错:

Mozart Violin Sonata No. 21 in E minor K 304
Shumann Violin Sonata No. 1 in A Major
Leclair Violin Sonata in D Major Op. 9 No.3
Weiawski Polonaise No. 1 in D Major
Beethoven Violin Sonata No.5 in F Major Op.24
Brams Violin Sonata No.2 in A Major Op. 100
Schubert Violin Sonata in A Major Op. 574


今天是2022年1月1日,又看了一遍电影《音乐会》(The Concert)。老柴这唯一的一首小提琴协奏曲每次听都是那么震撼!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有一个钢琴伴奏的改编版本,以Curtins的两个学生诠释得最好(钢琴伴奏的人后来又去Julia读硕士)。希望孩子们有机会能一起表演这首曲子。


老师说孩子,目前演奏Classical时期的作品还可以,在Romatic时期作品的处理上需要进一步增加表演性。

跟老师也就孩子未来1-2年的学习方向取得共识——不拘泥于LMusA考级,在未来这一年内涉猎尽可能广泛的作曲家作品。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1-14 03: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jo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jo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请教:有没有人用过STRICH【蓝牙乐谱翻页器】BT-N1,体验怎样?或者有没有其他牌子的蓝牙翻谱器推荐下?先谢谢了~

发表于 2022-1-21 19: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jo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jo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lingjoy 于 2022-1-22 13:05 编辑

这两天在天猫上想给孩子买个竹笛,问ta想不想要,没想到孩子满脸兴奋地第一句就问:是不是【功夫熊猫】里的那种笛子?

之所以没想到,是觉得孩子对比如无人机什么的,没什么兴趣;没想到玩了这么多乐器,仍然对更多的乐器还有兴趣。我就想琢磨下究竟是什么原因,显然不能单纯用——喜爱音乐——这个其实是一个结论来做原因。

我觉得深层次的原因是与:孩子从最最最初接触外部世界,大人如何对待孩子行为的反应有直接而且非常重要的关联。

举个例子,
刚开始蹒跚学步时,孩子摔倒,我们不会去扶,让孩子自己起来。
4、5岁的时候,特意把五六张长靠背椅放倒,一个挨一个,让孩子从头爬到尾,爬不过去,自己想办法。
5、6岁时,孩子自己第一次攀爬1.9米的后院围墙篱笆,后来喜欢翻篱笆出去,再从外面翻进来。
穿着鞋在山里烂泥坑里踩水玩,十一二岁从横倒在河上4、5米高的枯树上走来回。
从学校带回来几只小鸡仔养大,等等。。

这些行为,我们都不阻拦,甚至我还在枯树上先做示范、鼓励孩子。没有大人的干预、批评,孩子会对自己充满自信的,有了第一次,才会有更多次,慢慢就熟能生巧,可以攀爬更高。后来,孩子对室内攀岩(喜欢不断挑战更高、更难的);骑马等就一直很喜欢(有一次从马上掉下来,还自豪说自己终于成为Horse Girl了)。。。

我小时候,周围有些朋友被家里管得很严,怕摔着、磕着,不让爬树、翻墙。其他小伙伴们熟能生巧,已经可以在3、4米高的单墙上追逐如履平地时,那些被严管的小伙伴只能在下面待着。那时别人再帮他们上墙爬树,他们自己却已经丧失爬墙树翻墙的技巧、能力了。

孩子本身都有追求胜利的自然属性,在刚开始摔倒,出差错后,大小脑身体各部位会自然地去想办法解决,避免。

如果大人在孩子自我纠正过程中,帮忙、训诫、甚至惩罚式介入,孩子固然能很快圆满完成任务(满足大人的虚荣感!),但严重失去了大脑和肌肉修正、记忆、探索的机会;下次遇到同样问题,如果不借助外力,效果很可能没有第一次好。这时大人会认为:我上次都帮你完成了,这次你应该能做得更好。其实孩子的能力还跟第一次没做之前一样。这时大人和小孩之间对事情的预期就产生了分歧。大人如果还沿着自己的思路去责难孩子,容易让孩子对自己能力产生怀疑,久了之后,很有可能失去对这件事情的兴趣。

回到学琴上,我的这篇【心得】在讲理论时,可能谈”道“的方面比较多,”术“方面较少。这次就是”术“。弹琴虽是五六岁时候开始的事,但是从孩子蹒跚学步,就已经接收外部人们对ta的影响。所以,当孩子练琴没有达到大人的预期,大人可以先想一想自己是不是有上面的情况。

给孩子自我纠正机会,或者让【懂得教育】的钢琴老师去引导。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cherubickid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2-2 17: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jo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jo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lingjoy 于 2022-2-2 18:34 编辑

放假期间,孩子两周上一次钢琴课,也不是每天练琴。

最近想起以前看过的两段话:

(1)1924年,美国记者H.L.门肯总结了当时的教育系统:“公共教育的目标完全不是启蒙和教化,而只是尽可能地减少个性,把不同的个体改造到同一个安全水平,培养和训练标准化公民,消除异议和创造力。这就是美国教育的目的……也是全球教育的目的。”

(2)工业革命的来临要求工人们会阅读、会写作、还要会做算术,由此出现了今天的我们所熟知的公立学校。但是,这些学校是依照政府想要的是用来为上层阶级利益服务的下属,既有文化有顺从听话,还可以拿起武器变成士兵。学校的课程也依此目的而设。——阿尔佛雷德.阿德勒

可见学校,是符合大多数人(特别是从体制内学校过来的)的要求。而在澳洲,人们生存空间相对舒适,外延容易的情况下,内卷不会严重。不遵守社会规则也可以有尊严有质量的生活。

自尊心越强,代表内心越自卑。

【人格】不是书本能教出来,而是个人经历造出来的。

如果我们用学知识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学音乐,往往也会从学知识的角度来看待在音乐道路上的得失。如果把学音乐看成是孩子人格培养的一方面,就能看得更通透些。

发表于 2022-2-21 02: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jo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jo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lingjoy 于 2022-2-21 04:03 编辑

最近有机会听了国内十级小朋友的表演,深感国内评级实在太水了,大致相当于AMEB八级,少数相当于CMusA。相反从不考级的央音附中那帮孩子,大把人是LMusA水平。

最后能考上央音钢表的,真是凤毛里的凤毛,麟角里的麟角。

发表于 2022-2-22 11: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aow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aow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ngjoy 发表于 2022-2-21 03:52
最近有机会听了国内十级小朋友的表演,深感国内评级实在太水了,大致相当于AMEB八级,少数相当于CMusA。相 ...

这种情况已经很久了。本身就是个产业。都有利益在里面。附小毕业弹不到LmusA, 是很差的水平了。这种考试不是给这些专业学琴,每天弹很多小时的孩子准备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lingjoy + 4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2-22 16: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jo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jo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aow 发表于 2022-2-22 12:40
这种情况已经很久了。本身就是个产业。都有利益在里面。附小毕业弹不到LmusA, 是很差的水平了。这种考试 ...

是的。

过去的每一天已经定格,所以我们能做的预判尤显重要。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taow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3-1 12: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erubicki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erubicki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孩子想学钢琴的时候,有幸发现了楼主这篇帖子,反复阅读,受益良多。

人始终活在自己的情感之中,带孩子学琴,想让孩子多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和世界多一种连接。即使日后人生之中某个困顿时刻,也可以从音乐中获得慰藉和力量。

另请楼主私信钢琴老师联系方式,如果这位老师没有搬家,离我们很近,最理想不过。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lingjoy + 4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3-2 15: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jo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jo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herubickid 发表于 2022-3-1 13:57
孩子想学钢琴的时候,有幸发现了楼主这篇帖子,反复阅读,受益良多。

人始终活在自己的情感之中,带孩子学 ...

你好,很高兴这个帖子对您有参考作用。

老师的联系方式已发,请查收。

发表于 2022-3-2 21: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eonjoh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eonjoh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感谢LZ的分享,孩子五六岁打算开始找老师学钢琴了,但是完全不知道怎么去找钢琴老师,人在悉尼。不想盲目的网上搜钢琴老师,就像找tradie或者handyman一样拼人品。不知道LZ或者大家有没有什么建议和渠道,提前感谢

发表于 2022-3-2 23: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jo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jo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eonjoho 发表于 2022-3-2 22:39
感谢LZ的分享,孩子五六岁打算开始找老师学钢琴了,但是完全不知道怎么去找钢琴老师,人在悉尼。不想盲目的 ...

对于不熟悉这个行业的家长来说,从那些发布老师信息的网站上,确实很难甄别良莠。

可以看看周围谁家孩子弹得比较好,问问对方家长对他们自己老师的评价,判断老师的风格和教学方式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这个方法直接,简单。

不知道悉尼有没有专门为孩子们定期组织的音乐会表演,有的话,可以去那里跟家长们交流一下。

第三个办法,在足迹网发一个求助帖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3-3 21: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eonjoh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eonjoh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ngjoy 发表于 2022-3-3 00:48
对于不熟悉这个行业的家长来说,从那些发布老师信息的网站上,确实很难甄别良莠。

可以看看周围谁家孩子 ...

十分感谢建议,看来还是不应该盲目的在不了解情况下随便找老师,随机性比较大。

发表于 2022-3-5 01: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jo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jo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lingjoy 于 2022-3-5 02:02 编辑
leonjoho 发表于 2022-3-3 22:30
十分感谢建议,看来还是不应该盲目的在不了解情况下随便找老师,随机性比较大。 ...


不客气。

主动去找,别怕试错,也别怕其他人指手画脚。因为:悲观的人永远“正确”;乐观的人才会一直前行。

发表于 2022-3-14 10:5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ky3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ky3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ngjoy 发表于 2021-12-2 22:16
从网上无意间发现了一个打架子鼓的小姑娘(小名跟我孩子一样,看她打得真开心,链接放在这里,有兴趣的可以 ...

妞妞的鼓算是练废了。老师的责任也好,她自己的问题也好。
当然,作为网红她成功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lingjoy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3-14 11:1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ky3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ky3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ngjoy 发表于 2021-12-3 18:52
小孩肯定很喜欢~~~

对内行来说,我对鼓就是外行,不敢有什么建议。

无意冒犯,补充几个您列出来的观点。
1.完全同意。虽然名字上都叫鼓,但真鼓和电子鼓完全是两种东西。可能之间的差距就和keyboard和真钢之间的区别那么大吧。纯机械的真鼓,要打出何种音色,完全在自己手上。
2.纠正您关于少量打鼓就可以无所谓耳朵的说法。真鼓的声音很大,所以即便是玩一次也需要把耳塞带好。一次耳朵的损伤就是不能逆转的损伤。
3.关于乐理,可能您没了解过爵士乐团的乐谱。爵士乐团里,架子鼓,提琴,钢琴,管乐的乐谱是同一份,您觉得到那个时候乐理水平还有区别吗?当然如果以初学者动词打次级别的谱子,那乐理的难度的确和钢琴没法比。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2 收起 理由
lingjoy + 1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3-15 00: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jo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jo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ky3g 发表于 2022-3-14 12:15
无意冒犯,补充几个您列出来的观点。
1.完全同意。虽然名字上都叫鼓,但真鼓和电子鼓完全是两种东西。可 ...

欢迎讨论~~

乐理这个词是一个涵盖很广泛的词,包括相对基础简单些的,比如:读谱、音程、和弦、节奏、节拍,还包括高级些的,比如:和声、复调、对位等。鼓手掌握基础乐理就可以(尤其是节奏方面的乐理)。

爵士乐队里的总谱里有鼓谱,只是基础乐理中的读谱而已,不能因此就认为鼓手的乐理与乐团里其他乐手水平相同。总谱里包括所有乐器,是要求乐队里所有乐器(包括鼓)完美配合,总谱可以让鼓手更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整个演奏中扮演的角色,处理好进退、强弱和音色变化。

再举个例子:

音乐学院招生时,不同专业对乐理水平的入门要求也有差别。打击乐往往是排在最低门槛那个级别,而且在以后乐理学习时,在教学时间上打击乐跟其他专业有长短区别。

(架子)鼓更强调节奏感,在音高方面变化则比较少,因此复杂的乐理内容对鼓手来说并不是必备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3-19 15: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jo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jo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最近看了一篇挺有意思的科教片——动物的玩耍。里面提到幼年雪豹在树上玩耍跳跃、攀上攀下,掉下来后会再爬上去继续玩,随着时间推移,掉下来的次数越来越少,并逐步掌握了在树枝间攀行的技能。科学家研究幼年雪豹脑神经元的突触(synapse)发生,当攀爬时,脑神经元会收到信息,并进行传递。进而完成动作,这种刺激的过程是突触发生。如果攀爬不成功,突触发生单向传递错误,下一次会传递给另外一个神经元;直到第一次成功,正确的突触发生传递也就第一次连接起来,以后每次成功的攀爬都会在第一前后元连接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这种“刻画”,不成功的放弃,从而形成稳固的突触发生(指攀爬这个行动)。成年后,雪豹在“攀爬”这个神经元上就变得非常成熟了。用人类语言直白地说就是“自我纠错能力”。但这不是科教片想说明的,它最终想讲的是在幼儿玩耍中,通过自我调整,逐步形成成熟的神经元和成熟的技能。

我想,这些不是冲着专业路线去的孩子们基本都是抱着玩的心态去弹琴,我们要给他们充分的“容错空间”。家长不懂教育的话,很容易让孩子不断在各种突触发生神经元里乱撞,找不到正路。懂教育的老师和家长则可以帮孩子搭建出一条条适合孩子的“神经元传递”路径。

————————————————————————————————————————————————————

这部片子里还提到了“多巴胺(Dopamine)”和“内啡肽(Endorphin)”,这两种物质对动物的影响作用是不同的。两者地区别,简单地说:

前者是神经传导物,产生于对奖赏的预期(参看巴普洛夫条件反射实验),能让身体产生短暂的快乐,比如打游戏得到奖赏的预期、快感,并不能长久维持。

后者是一种脑下垂体分泌,人体中产生和受体最多的地方是与学习和记忆相关的地方区域,能带来成就感和内心宁静;通过适量的运动或者磨练,大脑才能分泌出少量,但可以维持长久。

给我的启示:内啡肽可能也就是所谓【心流】产生的化学原因。享受长久的成就感和内心平静是练琴过程中,乃至今后能带给孩子终身受益的期望。所以在练琴过程中,尽量不打断过程,保持愉快的学习环境,才有可能让这种物质让孩子终生受用。


发表于 2022-3-20 21: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eonjoh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eonjoh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ngjoy 发表于 2022-3-5 02:00
不客气。

主动去找,别怕试错,也别怕其他人指手画脚。因为:悲观的人永远“正确”;乐观的人才会一直前 ...

多谢LZ。我回来得留意周围孩子和家长有没有推荐的老师。另外请教一个问题,我自己也想零基础学钢琴,也算是和孩子一起学,我自己当作兴趣。由于平时空闲时间不多,现在不知道对于成人学琴,也是建议找老师一对一然后回家自己练?网上有一些钢琴课程,一年订阅大概小几百,自己看视频课程定期老师live QA上课那种,不知道靠不靠谱。既然想学,就想系统的学学练练,哪怕当个兴趣,也不想网上碎片式的学习。

发表于 2022-3-22 02: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jo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jo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eonjoho 发表于 2022-3-20 22:49
多谢LZ。我回来得留意周围孩子和家长有没有推荐的老师。另外请教一个问题,我自己也想零基础学钢琴,也算 ...

您客气了,我水平有限,只能粗浅地帮您分析一下。

【现有条件】:零基础、空闲时间不多。
【选择方案】:一对一地学、网上学习。
【目标】:未知、想系统学习,跟孩子一起进步。

首先,需要先设定一个目标,一般成年人学钢琴大多是为了乐趣,您可能还有一个和孩子共同语言,多交流的想法。一般来说,成人零基础开始学钢琴,识谱是最大的一个难关。成人大脑已经固化,接受五线谱的速度比小朋友要慢不少。如果想走得远一些,识谱这关必须要过。假设你的目标是用五线谱学习并能弹出【梦中的婚礼】这类四五级,比较好听的曲子,相信半年左右就能实现。

定下目标,接下来就可以看看【一对一面授】和【网上教学】这两个内容。基于现有条件,【一对一面授】如果没有时间练习的话,每(周)次回课的效果不会太好,时间长了,自己都觉得对不起老师;另外上课时,老师不太可能又教理论又教实际演奏,进步速度可能跟你自己的预期有差距。面授的好处在于能帮助你更迅速更直接地纠正错误,而这恰恰是网上授课的短板。

成人学钢琴,其实已经不太讲求手型之类的,所以在孩子学琴时,您在旁边也可以学这些技术。自己再从网上去系统地根据【网课】教程来学一学 理论 和 演奏方法 这些内容。然后可以和孩子授课时所学内容做一下对比,这样更容易理解。

如果后面想进一步提高,比如到七、八级;那时候,相信你已经比较系统地学习完音乐基础(Theory grade 1~3),可以比较游刃有余地跟线下老师一对一学习了。

以上内容,希望能对您有参考价值。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leonjoho + 6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3-22 09: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ry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ry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耐心有毅力的爸爸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