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誓将狗屎运进行到底--我的澳洲生活---工作篇(完结盖楼,封顶在122/123楼) (2010-7-30) 花正红 · 拿什么拯救你,小偷 一 (原创分享) (2014-6-14) ahyu
· 参加中秋美食小活动-- 中秋家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010-9-22) charmaine · 菜鸟DIY修车记(火花塞,空气滤清器) (2008-3-21) 夢回唐朝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dootbear

[财经新闻] 必和必拓同意改用人民币结算铁矿石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5-10-12 18:4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凯瑟琳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凯瑟琳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Aland 发表于 2025-10-12 18:26
我的理解,人民币的在岸(CNY)与离岸(CNH)本质上的区别在于在岸(CNY)是没有兑换承诺的,离岸(CNH) ...


没有兑现承诺=内部自娱自乐代金券/q币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银靴族

发表于 2025-10-12 18:4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发表于 2025-10-12 18:4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挑灯亮剑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挑灯亮剑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myo(∩_∩)o 发表于 2025-10-12 17:15
我认为国际贸易应该以物换物。差额再用双方同意的货币或者黄金结算。比如中澳,中国卖澳洲1000亿,澳洲卖中 ...

懂王肯定会说这是反美。

发表于 2025-10-12 18: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浮华如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浮华如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凯瑟琳琳 发表于 2025-10-12 18:12
1960年代,美元早已是全球结算与储备货币,
外汇储备占比接近 60%,离岸比例不到 1%,那只是因为当时全球 ...

数据没错,理解全错。
美元在60年代能成为储备货币,靠的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制度红利,不是离岸占比
那时候美国外汇还要报批,离岸美元正是为了绕过资本管制才诞生的。

你现在拿美元70年的成果去要求人民币16年的进度,
就像对一个大一新生说“你怎么还不是诺奖得主”。
这不是洞察,是时间错位。

人民币国际化起步于2009年,如今已进IMF篮子、结算占全球近5%、储备占2%,
对一个仍有资本管制的经济体来说,这速度在货币史上几乎是最快的。

真正的货币成熟,不是“无监管”,而是可控的开放。

至于你建议我“买贵点的AI
我建议你先补补《国际金融史》,
这样下次解释货币结构时,你至少听得懂。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liujack88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10-12 18: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浮华如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浮华如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Aland 发表于 2025-10-12 18:26
我的理解,人民币的在岸(CNY)与离岸(CNH)本质上的区别在于在岸(CNY)是没有兑换承诺的,离岸(CNH) ...

把80年代的外汇券比作离岸人民币,其实是个误会。
外汇券只是计划经济下的行政凭证,黑市溢价来自管制和稀缺,不是市场汇率。
真正的CNH是2004年后在香港等地形成的国际金融市场体系,
背后有银行间拆借、债券、衍生品清算,不是“纸币换外汇”的小圈子。

另外,CNY并不是“没有兑换承诺”,它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
CNH也不是“央行承诺自由兑换”,而是市场化交易结果。

所以外汇券≠CNH,就像黑市≠金融市场。
真要这么类比,80年代的个体户都能算离岸银行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5-10-12 18:4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凯瑟琳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凯瑟琳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凯瑟琳琳 于 2025-10-12 18:54 编辑
浮华如丝 发表于 2025-10-12 18:47
数据没错,理解全错。
美元在60年代能成为储备货币,靠的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制度红利,不是离岸占比
那时 ...


” 人民币国际化起步于2009年,如今已进IMF篮子、结算占全球近5%、储备占2%,”

自黑吗?

对了,换个好点的ai,感觉你这个AI自黑严重,人民币全球结算去掉中港交易,只有1-2%。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10-12 18:4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igtree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igtree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胳膊拧不过大腿

发表于 2025-10-12 18:5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x.zh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x.zh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vc889 发表于 2025-10-12 14:59
不明白有人为什么那么痛恨中国。

主要是不爱自己

发表于 2025-10-12 18: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浮华如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浮华如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人民币的不自由兑换,是资本管制策略,不是货币虚假。

真正像Q币的,是拿半个世纪前的货币观念来解释当代金融的人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5-10-12 18:5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凯瑟琳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凯瑟琳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x.zhang 发表于 2025-10-12 18:52
主要是不爱自己

建议每个人像国家爱你一样去爱国家。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白领丽人 + 3 有共鸣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10-12 18:5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十五的灯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十五的灯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haron09 发表于 2025-10-12 15:27
哎,想当年1:6 那是随便换啊,1:7.14也有啊。 心痛啊,澳币什么时候才能涨回去啊? ...

1:7.14印象中我没换过,但1/6.7左右换了不少,确实一直心疼到现在,最关键是那时(08/09年左右吧)把国内的房子卖了换这边的首付。还好这边的房价也涨了,要不真该看心理医生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10-12 18:5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x.zh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x.zh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凯瑟琳琳 发表于 2025-10-12 15:55
建议每个人像国家爱你一样去爱国家。

你看 爱自己啥时候要扯到国家 狮奶脑子里都是政治斗争 有一点自己吗

发表于 2025-10-12 19:0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oftSom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oftSom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人民币倒是不愁化,要买中国的东西太多了

发表于 2025-10-12 19: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ndroi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ndroi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么大的事联邦政府是什么态度?
这口子一开以后红酒大麦龙虾牛肉都可以人民币结算了?

发表于 2025-10-12 19:1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030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030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0307 于 2025-10-12 19:14 编辑
浮华如丝 发表于 2025-10-12 18:49
把80年代的外汇券比作离岸人民币,其实是个误会。
外汇券只是计划经济下的行政凭证,黑市溢价来自管制和 ...


对有资本出境需要的人来说,CNH和CNY来说是有差价的,差价就是走地下钱庄出境的手续费。
CNH和兑换券都有特权,前者是资本出境后者是能在侨汇商店能买进口商品。
当然CNH进化了,基本以数字形式存在,多了更多的金融功能。

发表于 2025-10-12 19:1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es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es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ndroid 发表于 2025-10-12 19:12
这么大的事联邦政府是什么态度?
这口子一开以后红酒大麦龙虾牛肉都可以人民币结算了? ...

见11楼:换句话说,这笔“里程碑式”交易,不但没让人民币更强,反而可能让中国经济在流动性紧缩的背景下雪上加霜,加速经济崩盘。”

是不是可以推理得出:都用人民币结算,中国就崩溃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10-12 19: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浮华如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浮华如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凯瑟琳琳 发表于 2025-10-12 18:49
” 人民币国际化起步于2009年,如今已进IMF篮子、结算占全球近5%、储备占2%,”

自黑吗?

去掉中港就只剩1%,这逻辑挺像“去掉美加贸易,美元影响力也没了”。
数据从不会骗人,只是它不负责教人读懂自己。
把区域贸易当噪音,是典型的数据读不懂还硬要显聪明。

发表于 2025-10-12 19:1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030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030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实体人民币在海外不能直接存成CNH,因为CNH是离岸人民币,而实体人民币是境内人民币CNY,要先将实体人民币兑换成其他货币,然后通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进行跨境汇款,再将收到的资金存入海外的离岸人民币账户中。

发表于 2025-10-12 19:2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lahbla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lahbla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lip 发表于 2025-10-12 15:58
中国对澳洲肯定贸易顺差,还怕人民币花不出去?就是折成美元,把汇率折算损失加到矿石价格上去也不亏。 ...

那是国家对国家,BHP作为企业,怎么用人民币?有同学说离岸人民币,不太懂。

发表于 2025-10-12 19:3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R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R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收到的人民币留在国内,继续为矿山做中国采购。多好的一件事情。BHP本来就有上海办公室,再招2000个员工花销一下肯定花的完。

发表于 2025-10-12 19:4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ko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ko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rchills 发表于 2025-10-12 09:21
买中国的电池,太阳能板,汽车,小商品,家电

没有税务补贴,这些都没有美元购买优惠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10-12 19:4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ko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ko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XR8 发表于 2025-10-12 18:37
收到的人民币留在国内,继续为矿山做中国采购。多好的一件事情。BHP本来就有上海办公室,再招2000个员工花 ...

我也猜就这个意思,可以抢一抢菲律宾和印度的外包哈哈哈

发表于 2025-10-12 19:4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cpo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cpo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热贴留名

发表于 2025-10-12 19:4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dlepois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dlepois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XR8 发表于 2025-10-12 19:37
收到的人民币留在国内,继续为矿山做中国采购。多好的一件事情。BHP本来就有上海办公室,再招2000个员工花 ...

如果花不完我愿意报名

我花钱能力强 有好几十年的经验

发表于 2025-10-12 19:5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ko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ko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浮华如丝 发表于 2025-10-12 16:13
很多人看到“离岸人民币只占0.6%”,就下结论说人民币不被信任、是“Q币体系”,
其实这是把国际化阶段误读 ...

“保持资本稳定、逐步推进国际化,这是政策节奏,不是市场排斥。”
这段话逻辑有待商榷。
国家信用背书的建立才是前提。至于资本稳定和逐步国际化,从疫情期间看,我还以为中国不稀罕国际化了,或者说国际化不包括美国,主要是欧洲以及现在的澳洲。
话回到开始,用美元,澳洲可以利用优势占其它国家的便宜,用人民币,会占便宜吗?中国强势要求的前提自然是对中国利好,不然也就不需要强势,有便宜澳洲闻着味儿就占了。

发表于 2025-10-12 19: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浮华如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浮华如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人民币国际化的“慢节奏”其实是有意为之。
货币国际化并不等于一味开放,前提是国内金融体系足够稳、外汇市场足够深、监管能防风险。
所以中国选择“资本稳 → 信用稳 → 逐步开放”的顺序。
这和过去美元、日元、欧元的发展路径是一致的
先贸易结算,再金融投资,最后储备使用。
疫情期间的收缩并不是“不稀罕国际化”,
而是暂时优先稳住国内金融与汇率。
货币国际化从来不是“求别人用”,
而是当你经济体量足够大、金融够稳时,别人自然会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10-12 20:0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qingfengs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qingfengs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idlepoison 发表于 2025-10-12 19:49
如果花不完我愿意报名

我花钱能力强 有好几十年的经验

道友要是搞到花钱名额,我可以再助道友一臂之力,老夫刚开炉了一锅筑基丹,可以分润一枚。

发表于 2025-10-12 20:2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axinf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axinf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美国想要拯救美元 必然也要出离岸美元 比如挂钩bt币 其实现在穿铺在做的很多事情似曾相识 细品

发表于 2025-10-12 20:2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poxbo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poxbo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多大点事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25-10-12 20:3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li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li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lahblah 发表于 2025-10-12 18:23
那是国家对国家,BHP作为企业,怎么用人民币?有同学说离岸人民币,不太懂。 ...

你去学学国际贸易和外汇结算的基本常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