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章由 almondmilk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lmondmilk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感谢分享。让我想起弗洛伊德的宿命论。
就是一个人从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其实剧本已经写好了。比如遇到什么人、怎样的人生过程、吸引什么人、又被什么人吸引。他认为童年对人的影响很深刻。尤其是童年的记忆,由于路途遥远,它们往往是隐匿的、扭曲的。又因为儿童的心智还很娇嫩,无法理解和承受某些不快或痛苦的经历,于是这些经历就在不知不觉中悄悄沉入了记忆的深海。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这就是最可怕的深水怪兽,极有可能控制着一个成年人的言行模式,或毁掉他/她的一生。“过去的”并不就真的“过去了”,人们不愿意记得或不愿意提起某段经历,以至于我们的意识狡猾地把那段经历藏起来,并不代表它们就不再起作用;相反,正是我们意识不到的、那些被抑制的记忆,才决定了我们的关键言行。潜意识就是这样无形中控制你的行为,却又让你意识不到的东西。
所以很多时候错误会一犯再犯,‘强迫性重复(悲剧或喜剧)’,就是脑中的潜在模型在起决定性作用。就像吸烟的人,就是戒不掉,明知道有害。
后来荣格又提出,可以通过自我察觉来慢慢改变脑中那些固有模式。直面自己的阴影与潜意识。成功,其实不应该成为追求的主要目标,因为它需要各种条件。人若能够认识自己,用于探索,增加生命深度或广度,也不枉来世间一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