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AF推荐系列]好歌每日推荐 (已完结) (2011-7-1) alwaysforget · 不争气的眼泪又出来了 (2007-10-21) icewant
· 简析扬州狮子头做法----给莉香姐 (2004-12-20) 妖花痴艳 · 难忘一刻(搞笑版) 分辨率代笔 (2005-1-22) 安州人
查看: 840|回复: 1

肥B饭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27 16: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amewa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amewa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infoway119p009.jpg
B

金融海啸袭擊全球,而且余威未了,真正的伤害,陆续湧现;虽然各国政府均致力挽救经济,唯跨国企业裁员之声,此起彼落,各地不少中小机构结业,时有所闻,真的是闻者心惊、听者动容!


各位《同路人》者,面对这个百年一遇的经济逆境,正如社文在上一期的「同路人」中指出“面逆境,只有一方法,就是自強不..彼此勉,互相扶持”,在大家努力下,“逆境总会过去的!”


不错,《同路人》就正以这个準则,向前迈进,最近不但在澳洲全国发行,更不断充实內容,务求与大家分享一份內容更丰富的杂誌。《同路人》继早前的「搜本名菜」专辑后,由本期开始,亦将会推出饮食专栏,在可能情況下,每期均会介绍一间食肆的美食、优惠推介等,希望读者能按图索骥,从中寻找到一份惊喜、又或者搜罗一些世界美食资料,让大家可以放眼天下!


这个饮专栏,取名「肥B局」,是将笔者「略」肥胖的身形,以及英文名字Barry的合成;至於局,则无可置是希望沾香港線大受目「志云饭局」的一光而已。


今期是专栏者相信要自我介一番。者用肥B这个,有香港式,是因自香港。回2000年定居墨本初期,一直事新访作工作,只是中文程度可以的我,在这里人浮於事,加上澳洲中文报纸的基地,均在悉尼,故想要在墨本找一份「老本行」工作,可容易!


然而正当「山穷水尽疑无路」之际,卻发觉墨尔本原来有很多中文免费报纸,其中更有一两份,较具规模,於是「毛遂自荐」,果然给笔者带来一份「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而我在这份免费中文报纸,一做就做到直至我加入《同路人》这个大家庭。


在早前的工作位,者除了负责一些资讯制作及採访工作外,最考起的莫负责个饮专栏了。著今期是「肥B局」的首稿,容许笔者自我坦白,希望日专栏一些差错时者可以接受者今次的「坦白寛」,千不要太过责怪。
人人都可以是食家
正如上文提及,者在香港,主要是负责访及新闻写作,常「大大食」,唯未涉猎过饮作,故品嚐美食的功力,以及食物的认识远远不如那些著名的食家、食神、名牌廚神及食天后,又或者根本格。夠担这个饮专栏,除了因为当年有一非常好的伴,那专栏,亦取材自其英文名字外(註:只可惜他稍另有高就而离职),最主要是看到香港一名著名食家在一段文章中提及「只要肯吃,人人都可以是食家」,於是便始了,而且一了八年有多。


者早前的专栏,很口化的广东话有很多不是广东人的朋友,他者,是否可以稍作改,好都明白。在那个时候,一来笔认为广东话较传神,二来认为那是该专栏的一特色,不意改那一些格,故只好相的少用了。不,由於《同路人》是全国发行,者一定多了,故在「肥B局」中,将尽量不用,就是有必要,亦稍作解,希望每一支持这个专栏者,都可以看得明明白白。


笔者既非食神、亦非专业食评家,但自问在香港时,因为工作关系,很多吃的机会(註:当年在香港,负责外勤採访工作时,一有空閒,便想著找点好吃的;其后负责后勤工作,收工时已三更半夜,上司通常会捉著我们吃夜宵,有人出钱,当然要吃得好了);及后在墨尔本负责饮食专栏时,吃的机会自然更多;正所谓「工多藝熟」,就算「滥竽充数」,都勉強可以称得上半个食家了。


在墨尔本的过去近九年的经验告诉我,今时今日在这里,以中国菜系而言,甚麼广东菜、上海菜、京菜、川菜、东北家常菜等,又或者甚麼饮早茶、打边炉(火锅)等,就连正宗北京全聚德的烤鸭都可以吃得到,总之吃香喝辣,似乎应有尽有。

可替代的新活雞?


以上总总,我们明白到随著近年澳洲中国移民日渐增多,很多大师级的廚师,相继移居这里,因此,与三、四十年的墨尔本,只可以吃到甚麼「柠檬雞」、「抄杂碎」时代比较,实不可同日而言。不过虽然如此,碍於材料的供应,一些在中港流行的菜式或食物,还是吃不到的;简单举例一二,如走地雞、又如一碗及第粥的豬肉丸等,在澳洲,尽管可以做得很好,唯总是不及在香港的好吃。

很多人的饮食喜好不同,但走遍大江南北,相信你很难会要遇到一位不爱吃雞的人。說到雞的菜餚,甚麼白切雞、炸子雞、盐焗雞、叫化雞(富贵雞),吊燒雞、醉雞等等,一时间要数清,实在困难。在香港,人们要吃到好吃的雞,主要是因为有包括走地雞的活雞出售,与现时在澳洲吃到的冰鲜雞比较,无疑是来得更嫩、更滑、更有鲜雞味,难怪自有禽流感出现后,爱「雞」人士,无不吃苦连天。在墨尔本,其实你亦可以吃到走地雞,唯价钱与冰鲜雞比较,可贵得多,而且味道,较中港两地吃得到的,还是会差一点点的。


又或者說及第粥,要知道一碗好吃的及第粥,除了粥底好外,豬的材料非常重要的,澳洲的豬只,不但肉质较中港两地的差一些外,豬味亦较羶,打起及第粥的豬肉丸时,就连大师傅都考起(不可能做到如中港般的好吃);因此,只要你对其中的豬肉丸不太苛求的话,你还是可以在墨尔本吃到一碗很好吃的及第粥的。


好了,今次是头一之与大家见面,初试啼声之作,暂时到此为止,希望大家喜爱这个以品菜为主、介绍为实的饮食栏目,日后多多支持!

同路人 / 路人悅雜誌全澳發行(每週五出版 / 免費贈閲)
www.sameway.com.au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8-11-27 21: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aine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aine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名字起的,够幽默的!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