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分享】 我的GPS之路 - Mio169 GPS PPC使用及图片 (2005-12-9) powermao · 家有小学生信息交流贴——K-Year 2的家长看过来——奔三啦 (2015-11-27) 小小白虎
· 新鲜出炉的豆沙包和肠仔包来啦 (2008-4-27) 江南小茶 · Oceangoing墨尔本购房心得从西区到东区再到北区,更新在98楼,完结篇! (2009-7-15) oceangoing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fhjp01

[全澳] 孩子与澳洲的学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18 20: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_like_fis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_like_fis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hjp01 发表于 2018-9-18 19:49
感谢分享
的确,因为语言,或者文化,或者内向性格等因素,使得我们比较难迈出这一步。
虽然, ...

悉尼私校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9-18 21: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hua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hua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在墨尔本, 虽然孩子今年才4岁kinder , 我刚好产假有机会去他们班级帮忙了一次excursion, 一次作中国文化的介绍. 我是很认同楼主的观点的, 可以说我的观点可能更激进一些.
我觉得我们移一代家长, 自己本身就没有在澳洲接历过小学(中学或者大学)的教育体系, 应该比本地家长花更多时间和精力来了解这个体系和内在的文化. 如果没有花这个功夫, 其实会妨碍孩子融入和从学校里汲取最多可能养分的. 因为家庭和学校应该是team work来的. team work是需要花时间沟通,互相了解和磨合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fhjp01 + 6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9-18 22: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hjp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hjp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hua9 发表于 2018-9-18 21:32
我在墨尔本, 虽然孩子今年才4岁kinder , 我刚好产假有机会去他们班级帮忙了一次excursion, 一次作中国文化 ...

正想利用假期办理一个关于跟学校如何互动的交流会呢。希望志同道合的家长一起聊聊。
教育: 一半是科学,另外一半是艺术。与孩子共同成长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再加一句: 分享是一种快乐。 [img]http://www.oursteps.com.au/bbs/static/im

发表于 2018-9-18 22: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hjp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hjp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I_like_fish 发表于 2018-9-18 20:18
悉尼私校

可惜不在墨村。否则邀请你来和一帮志同道合的家长交流交流。
教育: 一半是科学,另外一半是艺术。与孩子共同成长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再加一句: 分享是一种快乐。 [img]http://www.oursteps.com.au/bbs/static/im

发表于 2018-9-19 09: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莽撞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莽撞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很有意思的话题,教育离不开学校家庭和学生的三方合力。楼主提出的是华人第一代移民家长如何更深入地融入的思考,非常有意义。

发表于 2018-9-19 10: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hjp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hjp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fhjp01 于 2018-9-19 11:01 编辑
莽撞人 发表于 2018-9-19 09:54
很有意思的话题,教育离不开学校家庭和学生的三方合力。楼主提出的是华人第一代移民家长如何更深入地融入的 ...


最近几年作为家长在深度介入学校具体事务的过程中,有了很多的体会。
看到大家大多数时候都比较关注微观的层面,比如考试(刚刚看了下我几年前写的 奖学金考试的帖子都超过 16万人浏览了! ),比如精英学校,比如 ATAR 99.95, 但是如何从宏观架构上去思考孩子教育的话题,似乎没有多少家长能真正地静下心来去思考。
有些牛孩的家长也会根据自家孩子的特点,做些解释和分享。比如,有人仅仅根据自己孩子(基因,家庭氛围)的特性不断地强调:所有的孩子天生就爱学习之类的结论,个人觉得那是你们家比较 Lucky。另外一些家长,可能自己做出了些努力而没有达到自己的愿望,那么也有可能会得出“宿命论”这一无奈的结论。

如何从广义层面上,从社会不同阶层的角度去比较和思考教育公平性和学习长期性这一高大上的话题,如何去超越当前,但是不能脱离现实的角度去思考和帮助自家孩子的成长过程,的确对所有家长来说都是一件非常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

深度地介入学校,尤其是好学校,了解学校的同时,首先得跟上学校的脚步而非拉住学校的后腿(比如不让孩子多参加学校的活动,因为需要课外补习等),跟孩子一起去分析和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基础上,然后再上一层楼,可能是我们移民家长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6 收起 理由
Rong13 + 2 很好
lzy + 4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教育: 一半是科学,另外一半是艺术。与孩子共同成长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再加一句: 分享是一种快乐。 [img]http://www.oursteps.com.au/bbs/static/im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9-19 12: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_like_fis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_like_fis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hjp01 发表于 2018-9-18 22:20
可惜不在墨村。否则邀请你来和一帮志同道合的家长交流交流。

是的有些遗憾,悉尼家长群对此感兴趣的人应不少。 若有人组织一下就好了。

非常同意楼主的观点,教育是科学又是艺术,与孩子一起成长是一种幸福和快乐。

发表于 2018-9-19 12: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hjp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hjp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I_like_fish 发表于 2018-9-19 12:38
是的有些遗憾,悉尼家长群对此感兴趣的人应不少。 若有人组织一下就好了。

非常同意楼主的观点,教育是 ...

有能力的人都去做培训而不是去关注“教育”
教育: 一半是科学,另外一半是艺术。与孩子共同成长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再加一句: 分享是一种快乐。 [img]http://www.oursteps.com.au/bbs/static/im

发表于 2018-9-19 14: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hua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hua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hjp01 发表于 2018-9-18 22:19
正想利用假期办理一个关于跟学校如何互动的交流会呢。希望志同道合的家长一起聊聊。 ...

孩子在托儿所的时候, 和老师沟通很简单. 只要不是太晚去接, 班级当值的老师都会和我们简单聊聊孩子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经常可以从老师怎么管他们身上学到点小技巧, 回家用. 而且老师如果和家长是一致的, 不管用什么方法, 效果都会事半功倍.

孩子上学了, 估计和老师的沟通就没这么方便和频繁了.是不是上学了和老师的沟通都要约时间的啊

2019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8-9-19 15:3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nd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nd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hjp01 发表于 2018-9-16 08:58
主动地关注学校的各种消息渠道,你可能会发现很多信息的。希望大家能给你提供更多的信息。抛砖引玉,是我 ...

以前我是个全职妈妈,有的是时间,但由于从没在这里学习和工作过,缺少经验和技能去负责学校很多事务。只是做一些很实际得工作,比如去class room帮忙,算算账等等。其实现在觉得我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只是当时不知道自己可以做。

发表于 2018-9-19 16: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ejiann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ejiann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9-19 20:5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_like_fis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_like_fis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hjp01 发表于 2018-9-19 12:49
有能力的人都去做培训而不是去关注“教育”

挣钱为主吧,可以理解。看得见,摸得着的。“软”的东西就难了,除非真正能体会它的价值。这是为什么我赞同教育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了。

发表于 2018-9-21 00:2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egoleg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egoleg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了两遍,非常认同。自己在语言没那么自如的基础上尽量参加了一些学校的活动,觉得真的不一样,至少,你可以观察到你的孩子在课堂上和学校的状态,跟同龄人相处的方式。更深层的参与,有时真有语言障碍。如果楼主有墨尔本的线下活动,真是很好

发表于 2018-9-21 07: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东东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东东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18-9-21 10: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sa021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sa021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isa0215 于 2018-9-21 10:38 编辑

楼主的文章一字不漏的看完了。深以为然,因为这个文章刚刚好解决了我前两天参加学校活动的一个小疑惑:
我家这个小学是个华人比例不高的公校,前几天刚好组织了个义工活动。

有的家长为了参加特意请假(我之前无法理解为什么会参加一个义工活动要请一天假),
有的带了2个月大的小baby来参加(如果是我可能以照顾baby的理由不来参加)
还有怀孕的平时又要上班的妈妈也来参加(这次这个义工活动还是有点累的,可是都完全没有人在抱怨)。

看完楼主的文章,深感和我之前接受的教育环境不同,我反省一下自己:明明嘴上说的很关心小孩的教育。可是对于给小孩提供教育环境的日校的活动,却并没有很积极的在参与。当然其实我还是积极的参与学校的义工活动,可是看了楼主说的,又和上面的几个妈妈相比,可能我还是给自己找的理由太多了。

好在任何时候思想上的改变都不晚,如果以后楼主在墨尔本东区有组织类似的活动,我也很支持。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fhjp01 + 3 任何时候都不晚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9-21 13:1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wordmi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wordmi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谢谢楼主分享。很同意您的观点。我也会回学校做些义工,跟其他家长接触稍微多一点,就觉得其实本地人和华人很多时候想法也相似,唯一的分别可能只是在“度”上。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10-23 18: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anghaiyu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anghaiyu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谢谢分享,受益多多

发表于 2019-1-30 07: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DB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DB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谢谢楼主分享,非常难得的好文,引人深思

发表于 2019-1-30 08: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jly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jly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9-1-30 10: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hjp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hjp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I_like_fish 发表于 2018-9-19 13:38
是的有些遗憾,悉尼家长群对此感兴趣的人应不少。 若有人组织一下就好了。

非常同意楼主的观点,教育是 ...

下个假期可能会到悉尼跟一帮朋友一起讨论和分享各自对教育的思考和探索。
如果确定会去的话,到时,私下联系你。
教育: 一半是科学,另外一半是艺术。与孩子共同成长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再加一句: 分享是一种快乐。 [img]http://www.oursteps.com.au/bbs/static/im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9-1-30 17: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小白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小白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hjp01 发表于 2018-9-18 23:19
正想利用假期办理一个关于跟学校如何互动的交流会呢。希望志同道合的家长一起聊聊。 ...

我观察的一个小小的发现:
就华裔而言,英语水平越好,参加学校活动(尤其是PA和社交此类活动)的出勤率越高,英语不好的家长们最多只能帮忙做做校服店和餐厅等,但没什么发言权的。

可能根本上我们身为第一代移民的家长还是要提高英语水平啊。
想念变成一条线 在时间里面漫延 
长得可以把世界切成了两个面
他在春天那一边 妳的秋天刚落叶 刚落叶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9-1-30 18: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tella_hq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tella_hq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小白虎 发表于 2019-1-30 18:59
我观察的一个小小的发现:
就华裔而言,英语水平越好,参加学校活动(尤其是PA和社交此类活动)的出勤率 ...

和心情有关,英语无关关系小,我以前一直参加学校活动,那时候我一周固定给孩子班级帮忙两次,学校举办活动我每次都参加,出去camp,excusion那种要选拔家长,只有两个名额的,我每次报名他们也都让我去,因为我是最年轻的家长,外国人家长都让我组织搞,他们配合。但是现在老二学校我根本一次都不去,是自己不想去了,不知道为什么。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9-1-30 18:2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小白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小白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tella_hq 发表于 2019-1-30 19:14
和心情有关,英语无关关系小,我以前一直参加学校活动,那时候我一周固定给孩子班级帮忙两次,学校举办活 ...

当然英语好不好只要愿意都可以去帮忙咯。
但我观察下来确实是英语越好的越愿意参加活动哦。
想念变成一条线 在时间里面漫延 
长得可以把世界切成了两个面
他在春天那一边 妳的秋天刚落叶 刚落叶

发表于 2019-1-30 18: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tella_hq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tella_hq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小白虎 发表于 2019-1-30 19:20
当然英语好不好只要愿意都可以去帮忙咯。
但我观察下来确实是英语越好的越愿意参加活动哦。 ...

第一个孩子的家长比较热衷学校活动的,他们想要了解学校的运行方式,想要帮助孩子融入,想要和别的家长经常聚聚,了解他们的想法。等一切都熟悉了,就没那个动力了,对于老二的帮助也很轻车熟路,就想去做自己的事情了,单位每年有一天义工假的,去一下了算了。这个状况的家长也有一部分。

发表于 2019-1-30 21: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hjp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hjp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小白虎 发表于 2019-1-30 19:20
当然英语好不好只要愿意都可以去帮忙咯。
但我观察下来确实是英语越好的越愿意参加活动哦。 ...

英文的确是一个问题,但是可能也不是最大的问题。
了解学校的同时也顺便了解当地家长们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这些都可以通过观察和互动来达到的。
教育: 一半是科学,另外一半是艺术。与孩子共同成长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再加一句: 分享是一种快乐。 [img]http://www.oursteps.com.au/bbs/static/im

发表于 2019-1-31 15:4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_like_fis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_like_fis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hjp01 发表于 2019-1-30 11:45
下个假期可能会到悉尼跟一帮朋友一起讨论和分享各自对教育的思考和探索。
如果确定会去的话,到时,私下 ...

好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9-2-2 16:2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impanze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impanze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感谢分享 太详细了

发表于 2019-2-20 01: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therw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therw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意义的分享让人思考!

仔细拜读,非常感谢!

发表于 2019-2-20 08:4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ttleK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ttleK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小白虎 发表于 2019-1-30 19:20
当然英语好不好只要愿意都可以去帮忙咯。
但我观察下来确实是英语越好的越愿意参加活动哦。 ...


老大的时候我也是积极参加学校各类活动组织,也是P&C的成员,band活动有时老师忙还主动代班帮忙指导安排…现在到了老四就很懒了…

发表于 2019-2-20 09: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maa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maa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观点鲜明的文章,赞一个。
在澳大利亚,我们才是老外哈。

因为是华裔,所以无论做啥,很容易被怼或者直接无视。就像无论中国说啥做啥,美国都会反对一样。
种族歧视有,但是远远少于种族无视。既然人家不关心,那么我们该做啥做啥,自强不息。

除了学习(这是政府要求的)必须通过各种方法培养出兴趣以外,兴趣爱好或者业余爱好,都必须是孩子的爱好,太多大人把自己认为的爱好强加在孩子身上。看到很多孩子被逼搞音乐,边哭边弹拉。朗朗就是这么被逼出来的,而且过程远比你们想象的要残酷,但是也只有一个朗朗。

要发挥华裔天生的长处,某些奇技淫巧,老外的天地,就算擅长了,华裔背景,也不会被认为有前途。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