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章由 酸菜小鱼121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酸菜小鱼121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囫囵吞枣读完了《1Q84》。合上书页,依旧稀里糊涂,不知作者最想表达什么。好比第一次走迷宫的小孩子,毫无章法的一通乱转之后赫然发现出口就在右手边,但关于怎么就走出来了一头雾水,是否逛到了迷宫的大部分更是毫无信心。
从题目看,毫无疑问致敬奥威尔的《1984》。那么作者最想表达的应该是个体在一个专制体制中的无力和对专制体制的反抗吧。文中有一段对话,(记不清细节也懒得再查找校对),问小小人究竟是什么,答小小人是什么并不重要,但只要把它们写出来,等它们一旦出现在眼前,就会被大家一眼认出来,就好像《1984》的老大哥一样。我想,如果这是写作《空气蛹》的初衷,又何尝不是《1Q84》最想表达的呢?
证人会是一个专制体系,青豆的家人深陷其中,连小小的她亦无法避免。留着短发,永远没有新衣服,过着极度简朴的生活,没有娱乐活动连周末都要跟着父母到处传教,病了也不能去医院因为相信主的力量可以让身体自愈……
先驱是另一个毫无疑问的专制体系。拥有可怕的财力和影响力,为了聆听“神谕”将众人集合在一起,然后彼此绑定相互控制。一旦卷入其中,年幼的子女被献祭给“教主”惨遭蹂躏。即使是“教主”自己亦身不由已,只有依靠外部力量(青豆的刺杀)让自己死亡来脱离组织……
而老夫人领导的救助家暴女性的团体,是否也是另一个专制体系或专制体系的雏形呢?老夫人是唯一的决策者,拥有常人无法触及的能量,既可为可怜的家暴妇女/儿童提供庇护,又能毫不留情地剥夺家暴男的生命……回想老夫人在蝴蝶花房里一动不动与自然交流的场景,是不是也充满了神圣和迷幻的氛围?
专制之所以可怕,在于一旦进入其中就再也身不由己难以挣脱。
那么,是否有一条路,可以离开专制体制呢?答案就是天吾(男主)和青豆(女主)。
天吾从小高大俊朗学业出众,但从数学系毕业以后却没有像普通日本年轻人一样进入大厂找一份朝九晚五可以步步高升的工作,因为不想受束缚,白天在补习班当老师灵活就业,晚上写自己最爱的小说。生活在单亲家庭从小被担任NHK收款员的父亲带着到处收款,童年时能感觉到父亲(不是生父)对自己的嫉妒和厌恶但不知道为什么,最后离开家,几乎可算是跟父亲断绝了联系。虽然有着讨人喜欢的外形,但并不想好好投入一段感情,而选择了一个年长十岁的有妇之夫一周一次处理需求。
青豆呢,从某种意义上应该也算好看的。表面上从事健身教练之类的工作,业余时间是个专业的杀手。从青少年就脱离了深陷证人会的家人,独自长大独自生活。自从唯一的好友大冢环死后,再也没有跟人发展出相互了解的深入链接。即便在杀人后寻找一夜情放松身心时遇到了一同猎艳非常投契的亚由美,心里也有所保留。
所以呢,男主和女主都是标准的三无青年,没有家人,没有“正当”工作,没有朋友。也许,主动断开对这个世界的链接,是作者心里的那个离开体制的答案。这个出口有点匪夷所思,事实上常人也很难做到。
就好像青豆带着天吾,最后找到了离开1Q84世界的出口,回到了首都高速公路的路肩。答案就是那里,只有怀着“相信”和“爱”的勇敢的人,才能找到。
《1Q84》是充满了谜团,细节,玩梗的大杂烩。宗教、爱情、原生家庭、现在日本年轻人生活和精神状态、文中引用的大量文学和音乐作品……随便从哪个角度都足以生产出一个文科硕士的毕业论文。
对于习惯了短视频和网文快节奏推进剧情的读者,此文又臭又长难以下咽。
但对于细节控和考据癖来说,恐怕是不可多得的富矿。
匆匆读了一遍,只能算了解了大概剧情。等某一天闲着无事,或者某一个难以入眠的深夜,也许会再一次打开这本书,一边细细品味细节,一边刷刷其他读者的评论,应该是很有趣的事。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