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从捡便便说起。。。 (2011-4-2) peanut · <<抛砖引玉帖>> 闻香识女人 - 我家的香水~~~美女们都来晒晒自己的香香哈~ (2008-8-7) LJ2008
· 抖擞DIY精神,勇补车窗 (2008-1-30) zhengtao · 步步详解步步男 更新至95楼 痛并快乐篇 (二) (2011-11-8) RZ的妈妈
查看: 3627|回复: 1

执着中华文化的新加坡老人---邓亮洪的人生起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9 15: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amewa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amewa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ameway123p012.jpg


采访/撰稿
严程铖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邓亮洪,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当他笑容可掬地走在博士山(Box Hill)街头时,你绝对无法想象他就是曾经名噪一时的新加坡反对党人士;他曾是反英时代的热血青年、新加坡为数不多的中文大律师,更是曾与李光耀几度交锋的风云人物。而今日,他又可以在墨尔本宁静的气氛中,安享晚年,闲暇之余回忆一下他的跌宕人生。

邓亮洪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乐观开朗,已经73岁的他仍然非常健谈,而且言语睿智而风趣。邓亮洪出过一本书,书名叫做《与李光耀较量》,事实上,说邓亮洪就不能不提李光耀。1935年,邓亮洪生于新加坡,那一年李光耀13岁,刚刚进入英语学校莱佛士书院初中部就读。从邓亮洪懂事开始,新加坡已经处在日本人的统治之下,他至今还记得,当时经过日军岗哨,必须停下来鞠躬,否则后果严重,有一次他企图悄悄溜过岗哨,结果被日本兵狠狠地一脚踹在屁股上,这大概是我人生第一次因『政治问题』受到打击吧。」邓亮洪笑称。

由于家境贫寒,兼且受到日本占据的影响,邓亮洪比一般的孩子晚了4年才上学,不过幸好他领悟力强,很快缩短了功课上的差距。学生时代留给邓亮洪印象最深的是一辆自行车——「哈哈!别以为父母有钱买给我的,那是我自己找寻遭人丢弃的自行车,把能用的部件拆下来,自己再组装而成的,骑着骑着就会坏,不过在同学面前已经很有面子了。

曾与李光耀并肩争取独立
早在1945年,邓亮洪10岁时,日军向盟军投降,太平洋战争结束,但是抗日时代的种种情形留在他心中的斗争火种,却没有因此而熄灭;中学时代的他,和许多当年的左翼青年一起,走上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追求新加坡独立的道路,当时的李光耀,就和他们站在一起,并担任学生们的辩护律师,也由此踏上政坛。
在华侨中学读书的日子里,邓亮洪加入了「全新中学生联合会」,也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已经逝世的新加坡前总统王鼎昌,就曾和邓亮洪一起参加过歌舞剧的义演。邓亮洪说:「当时青年们的热情是很难想象的,50年代为了一次集会,我和同学们要洗2000人的衣服,一点怨言也没有,放在现在可能吗?」


二战后的新加坡,很快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加入了马来亚联邦。1959年,36岁的李光耀出任当时的新加坡自治邦政府总理,并且在1965年新加坡正式独立之后,继续担任总理。而直到1963年,邓亮洪才进入新加坡大学学习法律。新加坡大学是一所以英语为教学语言的大学,但邓亮洪却是从中文授课的华侨中学毕业的,所以对他来说,学习英语和专业课一样重要。在邓亮洪的回忆里,那没有复印机的年代,去图书馆借书可以用「抢书」来形容,如果不幸没有抢到,就只好等同学抄录完了之后再做二次拷贝。不过,邓亮洪始终认为,自己进入新加坡大学是李光耀「橱窗计划」的一部分,是为了让没有机会,或者没有能力接受英语教育的华语人士,觉得自己没有被政府抛弃。这是邓亮洪和李光耀之间的一个重大分歧所在——李光耀在新加坡执政多年,全力贯彻英语教育,而邓亮洪则坚持认为,新加坡四分之三人口是华人,应该给华语教育更高的地位,并且应该成为行政语言之一。

1968年,邓亮洪正式成为一名执业律师,由于李光耀大力推行英语精英教育,新加坡能说流利华语的律师,便成了凤毛麟角,邓亮洪因为能说三种在新加坡常用的华语方言,而受到了华语人士的欢迎。由1968年至1997年的31年来,邓亮洪作为一个成功的律师,事业蒸蒸日上;而李光耀则担任新加坡总理直到1990年,然后引退就位内阁资政,他带领国家经济起飞,事业更是如日中天。在这段时间里,除了邓亮洪曾撰文要求政府提高学校华语授课的比例外,两人原本不会有正面「较量」的可能,但一次偶然的机会让邓亮洪走到政治舞台的中央。

97年大选输了给李光耀
1997年新加坡国会大选前夕,一宗牵扯到李光耀家族的商业案件,被新加坡媒体热烈讨论,新加坡国会还为此专门召开了调查听证会。作为资深大律师,邓亮洪对媒体表示了自己的专业意见:「商业案件应该交由司法部门调查,不应由国会讨论。」不料这句话经媒体翻炒之后,却引起了政府的强烈反弹,李光耀甚至要起诉邓亮洪诽谤,这令邓亮洪名声鹊起,反对党也因此找上门来,建议邓亮洪「有话不妨到国会去说」,于是邓亮洪决定代表反对党参加1997年大选。该年12月,邓亮洪与有「新加坡政治老人」之称的惹耶勒南(Joshua Benjamin Jeyaretnam)等人组队,代表新加坡工人党参加静山集选区的选举。邓亮洪的参选,顿时让静山集选区选举成为当时舆论关注的焦点,李光耀亲自出马,向媒体表示「行动党若输掉静山集选区,将是整个新加坡的大失败!」总理吴作栋也宣称「静山是总理对邓之战」。
选举结果,邓亮洪和他的团队虽然以45.2%的得票率输了(在98000张选票中获得44000张,低于事前外界估计的55000张),不过邓亮洪坚持认为,自己应该得到超过6成的支持,选举的公正性非常值得怀疑。选后,邓亮洪更遭到李光耀等11名政府成员状诉「诽谤」,连带邓太也被牵连进官司。官司最终毫无悬念地以李光耀胜诉终结,邓氏夫妇被勒令破产,邓亮洪只得来到澳洲寻求政治庇护,而邓太由于不能适应澳洲的气候而不能跟随同来,至今仍生活在新加坡,和子女同住,生活也算是其乐融融,唯一的不便之处是身份成了新加坡特有的「穷人」,而且就算难得与子女一起前来澳洲探望邓亮洪,还要先获得新加坡政府的批准。来到澳洲之后的邓亮洪,继续受到媒体的关注,多家中英文媒体采访报导了他,中文报纸《大洋报》还连续3个月刊登了他的长篇访问录,这些报导的内容大多已经收录进了《与李光耀较量》一书。

坚持中华文化具「包容性」
今年已经73岁的邓亮洪,刚刚取得澳洲国籍,居住在墨尔本华人众多的博士山区一处旺中带静的公寓中。对于自己获得澳洲的庇护,邓亮洪幽默地觉得那是「礼尚往来」,因为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曾经给在新加坡服苦役的澳军战俘提供食物,现在轮到澳洲人为他提供庇护了。远离了政治舞台的喧嚣,邓亮洪可以潜心于他对中华文化的研究,一直以来,邓亮洪都以自己是传承中华文化的使者而骄傲。当他还在新加坡的时候,已经多次前往中国大陆,拍摄了大型纪录像片《大哉,孔子》,虽然影片的效果不能令邓亮洪满意,不过总算是为宣传传统中华文化出了一分力。


在文化层面上,邓亮洪和李光耀的分歧便是「中华文化是否有包容性」,李光耀反对「大汉族沙文主义」(即把汉族看成中华民族的唯一代表,把汉族文化凌驾于其它文化之上,这也是李光耀批评邓亮洪的主要观点之一),一直全力倡导新加坡多元文化共生共融,并把这一成果视为西式教育的产物,而邓亮洪则坚持认为「包容性」是中华文化固有的组成部分,正是因为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李光耀的西式教育和多元文化政策才能被新加坡人民接受。著名的台湾作家、《丑陋的中国人》一书的作者柏杨曾经造访新加坡,对新加坡的多元文化氛围大加赞赏,并称这是摒弃中国「酱缸文化」的成果,邓亮洪对此非常气愤,多次撰文提出反对意见,表示中国人喜爱的「西瓜」、「二胡」等都是对外来文化相容并蓄的产物,怎么能说摈弃中国文化才能实现共融呢?邓亮洪还谈到,自己非常重视传统家庭的观念,把维持家庭的温馨作为人生的重要目标。邓亮洪的太太与他结婚之后,便一直呆在家里照顾他和子女,这是邓亮洪欣赏的方式,他觉得:「孩子的教育不能放任自流,父母双方中的一个进行全职教育是非常应该的,这样做孩子才会亲近父母,信任父母,避免产生挫折感,这些是幼儿园无法代替的。」邓亮洪反感「妖魔化」中国传统家庭观念的做法,他说:「我曾有一个心愿,是同巴金先生坐下来探讨一下,他在早年的著作《家、春、秋》当中把家比作笼罩下的猪,不知道他在百岁之年是不是还这么认为,可惜没有实现。
同路人 / 路人悅雜誌全澳發行(每週五出版 / 免費贈閲)
www.sameway.com.au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9-18 00: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aot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aot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当年打官司的时候我也在新加坡。 当时是大事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