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此文章由 vill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ll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样一位英语带着浓重粤语口音的第一代移民,能在墨尔本取得如此成就,真的是相当不容易!
苏震西,1946年10月20日出生于中国顺德,英文名 John So,现任维多利亚州首府墨尔本(Melbourne)市市长。他是墨尔本历史上第一位直接由市民选出的市长,而以前的市长都是由市委员会选出的。苏震西的市长任期始于2001年,他也是墨尔本历史上执政期最长的市长。
童年,苏震西和他的家人从广东顺德迁居香港。17岁时,苏震西来到墨尔本完成了他的中学课程,随后在墨尔本大学(University of Melbourne)获得了教育学文凭和科学学士学位。 在校学习期间,他发动了反对‘白澳政策’(White Australia policy)的运动,并帮助建立了大学留学生联盟和中国学生会。
毕业后,他到Fitzroy High School从事物理教学工作,因为是亚裔教师,所以时常受到困扰和侮辱,学生也经常闹事。于是,他在1976年毅然放下教鞭,开办了一间只有六七张桌子的小小中餐馆,迈出了从事餐饮业的第一步。
经过十年奋斗,苏震西在墨尔本唐人街成功创立了龙舫海鲜酒楼。它以正宗粤菜奉客,装修和服务富有传统中国文化色彩,深得中外顾客的喜爱,给墨尔本唐人街带来一片新景象,同时也奠定了龙舫饮食王国的基业。又是十多年的辛勤耕耘,龙舫饮食集团不断发展壮大,它在全盛时期同时在澳洲及新西兰经营三十多间酒楼,有员工五百多人,经营中餐、日本餐、韩国餐、泰国餐、马来餐等。龙舫饮食集团还经常举办欢乐慈善晚会,不但给当地华人带来欢乐,而且将筹款捐赠给肾脏基金会、骨髓移植基金会、墨尔本澳华博物馆等慈善服务机构。
成功的事业得到各界的认同。在历年餐饮业评选比赛中,龙舫饮食集团屡屡获奖,其中包括世界著名的运通卡金锅奖、全澳饮食业大奖等等。作为澳洲墨尔本龙舫饮食集团董事局主席的苏震西本人被授予拿破仑杰出人士奖,还曾被推举为维多利亚省饮食业协会主席。
苏震西的政治经历还包括:墨尔本自来水公司董事(Director of the Melbourne Water Corporation),维多利亚州种族事务委员会委员(Ethnic Affair Commissioner for Victoria),墨尔本中国城商会联盟副会长(Vice-President of the Melbourne Chinatown Traders' Association),亚太赛马嘉年华主席和维州中国人福利中心主席(Chairman of the Asia Pacific Racing Carnival and Chairman of the Victorian Chinese Welfare Centre)。他是墨尔本狂飚澳式足球俱乐部(Melbourne Demons Football Club)的第一持股人,也是维州墨尔本足球俱乐部(Melbourne Victory football(soccer))的第二持股人。
苏第一次当选墨尔本市议员是在1991年,连任成功于1996至1999年,1999年3月,一票之差落败于他的前任,皮特 科斯提埃(Peter Costigan)。
苏有过两次婚姻,是四个子女的父亲。现在的市长夫人,温迪 陈(Wendy Cheng),主管市长夫人委员会。 长女 Natalie 和 儿子Alex都从事投资银行业: Natalie在Macquarie Bank工作,Alex是瑞士银行(UBS)一名分析师;三女Eva是墨尔本大学神经系统科学的一名博士生。 最小的儿子John Jr现正在墨尔本大学学习商业/法律双学位学历。 John Jr曾在2003年的维多利亚州高考(VCE)中取得了最高的99.95分,这也使他夺得Xavier College成绩最优生的称号。
在2001年7月,苏震西击败了一些知名的候选人,其中包括澳大利亚民主党(Australian Democrats)创始人Don Chipp。苏拥有专车和私人司机,但如果允许,他仍步行去参加各种活动。为了促进墨市旅游业的发展,他和电视主持人Livinia Nixon经常活跃在‘介绍墨尔本’(That's Melbourne)的活动中。他还进行了一场旨在严厉打击犯罪的活动,并兼任警务大臣负责的犯罪预防委员会中的委员。他也推动了联邦政府在墨尔本建立一个本地民族博物馆的计划。
苏也受到了一些人的指责。 这包括,一些人认为他的英文口语并不是很标准,一家和他有联系的餐馆违反了市委员会制定的食品法案,并被罚款75000澳元。在2002年,苏回避了访问墨市的达赖喇嘛,最后由基隆市(澳洲东南市,Geelong)市长 巴巴拉 埃雷(Barbara Abley)迎接达赖。
虽然苏是一个相当受欢迎的市长,但很多人并不在2004年的选举中看好他。这是因为在2001年的选举中,很多前期落败的竞选人把他们的票投向了苏,但是2004年情况正好相反,情况有利于其他候选人。最后以至于苏必须得到三倍于原来的选票才能连任。更多复杂的情况是,当时有一些竞选者进行了虚假参选的传闻,并且确有一个竞选者承认了他并不是真正参选,而是暗中帮助苏拉票。尽管如此,苏得到多于40%的选票(第二名得票9%)。他参选市政委会也获得了成功,并赢得了多数席位。
在2006年联邦运动会期间,维州州长Steven Bracks和 澳州总理霍华德都到场,而苏在多数场合并未抛头露面。 这导致了一些墨尔本市民印制了‘苏,我们的兄弟’的休闲衫,以此来唤起墨市人民对多元文化主义的重视。 这也使苏几乎成为了文化偶像,仅他的名字就足够唤起许多人的欢呼。
在2006年联邦运动会闭幕式上,每当苏的名字被提到,人们都伴以雷鸣般的掌声,以至于主办方不得不使用越来越多的广播来提高音量。 这是澳洲人表达幽默的一种方式,但也微妙的说明了人们支持受到布兰科斯排挤的苏。
最近一些人使用苏的一些口号制作了一些剧目在 澳洲网站 NOVA 100。 在2006年4月7日7点40分,一个敲击乐三人组发布了一首名为‘约翰苏,他是我兄弟’(John So, He's My Bro)的歌。
在2006年4月20日, 澳洲电影和音乐网站 xdafied.com.au 发布了一项名为‘庆祝苏的生日’的计划,以庆祝市长60岁生日。 这家网站的创始者为此计划购买了专门的域名(www.birthdayproject.net)。人们可以在此使用各种形式,比如信息,卡片,诗歌来表达他们的祝愿。
在2005年世界市长选举中,苏进入前10名,成功的市长生涯使他成为2006年世界市长的候选人,他也是2006年澳洲唯一的候选人,结果,他在全球众多市长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荣获世界最佳市长称号。
http://www.theage.com.au/news/na ... /1165080915428.html
:si21
[ 本帖最后由 villa 于 2006-12-5 12:06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