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我的Camino De Santiago (2022-10-21) 士多可 · 年底税务知识分享-FBT,Salary Packaging or Salary Sacrifice-(3)雇主及项目分类篇 (2008-6-13) simonwang
· 乘坐公主号 横跨太平洋 过赤道到冰川 一次难得的穿越(全文完)新西兰 大溪地 夏威夷 大峡谷 温哥华 阿拉... (2023-6-2) 慕贤 · 普及一下关于汽车钥匙和遥控器的知识 (2013-8-27) frank57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770|回复: 5

新妈妈早知道 (二、还是依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11 10: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atcha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atcha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们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经常可以读到很爱孩子,对孩子也照顾入微,但是,同孩子关系隔阂的父母。这同中国传统的情感表达和父母的定位很有关系。现代中国对于为人父人母的教育缺失,也使很多新家长即使学到一些养孩子的技法和做法,对怎样同孩子交流手足无措。在建立依恋关系的关键三年里,父母可以做些什么促进亲子关系呢?
1, 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每时每刻,同孩子一起聊天(不要因为孩子不会说话,初生的时候甚至反应很少就不同孩子说话),唱歌,动作,同孩子一起读书(孩子一出生就可以开始!甚至胎教,多说一句,胎教时给孩子读书,听音乐,并不能直接使孩子更聪明,但母亲投入,愉悦地做这些,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从而为孩子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 同孩子眼神交流!这个非常重要,当你喂养孩子,为孩子换尿布阿什么的时候,看着孩子的眼睛,孩子也会看着你,眼神的交流特别能让新妈妈找到做母亲的感觉,缓解可能的产后忧郁,也利于依恋关系的建立。
3, 如果不得不送孩子去幼儿园,决定既然作出,就不要再为此内疚,烦恼,放下包袱,每天抽出时间专心同孩子一起度过一段轻松而高质量的交流时光。
建立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并不需要做什么特别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满足孩子的生理和情感需求而以。
分享两条关于依恋的有趣研究:
1, 美国两位研究家庭暴力的教授的研究表明童年依恋关系同成年依恋关系严重相关,童年依恋关系有问题的男子成年后容易发生家庭暴力。
2, 有一个研究提到,1966年,因为场地问题,一孤儿院把13名7个月--三岁的孤儿放到疗养院同智力迟缓的(MENTALLYRETARDED)人一起生活,这些智障者爱孩子,同孩子们玩,结果这些孩子的智商提高了27.5;而留在孤儿院(想象一下孤儿院的环境)同期智商降低26.2。

评分

参与人数 4积分 +31 收起 理由
pinkscooter + 3 我很赞同
花生 + 8 谢谢奉献
patrickzhu + 10 谢谢奉献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9-8-11 10: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旋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旋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个就是常说的quality time远远重要过quantity time, 妈妈长时间和孩子呆在一起,如果没有做有效的沟通和感情传递的话, 共处的时间会大打折扣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9-8-11 12:02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的帖子

此文章由 第一名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第一名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你看到这段话,可高兴了是吧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9-8-11 12: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第一名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第一名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掐偶我再白条一下哈

退役斑竹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9-8-11 12: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旋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旋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叶多妈妈 于 2009-8-11 12:02 发表
你看到这段话,可高兴了是吧

讨厌,人家心里想什么你都知道(paopaobing(12))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发表于 2009-8-12 22: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abrinasy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abrinasy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旋木 于 2009-8-11 10:54 发表
这个就是常说的quality time远远重要过quantity time, 妈妈长时间和孩子呆在一起,如果没有做有效的沟通和感情传递的话, 共处的时间会大打折扣

很赞同,旋版会和小L怎么做有效的沟通呢?传授一下经验。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