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总有刁民诱惑朕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总有刁民诱惑朕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台板及splashback
三种主要台板,laminate防火板台板,人造石台板和天然石台板
Laminate价格便宜,可选颜色多,现在的工艺也很成熟稳定,注意尽量不选高光的防火板台面,容易划伤,普通麻面的还是很经久耐用的,在上面用力切点东西也不用担心会坏掉,一般防火板台面是33mm厚的,也有38mm的,边可选bullnose,就是圆圆的比较old style那种,或者soft edge R10 或者R8的以及R5的和上面有原边下面是方边的或者全是方边的,从美观和实用角度考虑通常选择soft edge R8 或者R10的,价格上基本是每延长米110-120刀(600mm宽),200刀左右(900mm宽)
Laminate台面还有个优点是可以很容易地DIY安装,节省安装费用几百刀
人造石是目前最流行的高档台板材料,价格也最贵,比天然石材贵(其实都加上安装费后差距并不大),均匀结实,表面防渗透,一般还有10年warranty,不少颜色可选不过选择最多的还是黑白两色特别是白色,边缘通常是square带一点点圆边的,看起来很现代,厚度有20mm和30mm两种,40mm的是贴边贴出来的,人造石大多是1.4米x3米的板子,中间破开可以出6米台面,如果台面正好一张板够用就比较省钱,否则超出一点就可能要加另一张板子差不少钱,特别是如果选择冷门颜色的话
天然石比如黑金沙,虾红和一种灰色的有人误认为是大理石marble,其实都是花岗岩granite,大理石太软,根本做不了台面,天然石台面都是花岗岩,优点是材料价格便宜,光材料和laminate台面差距不大,但算上安装成本差距就明显了,另外天然石材都比较短,2.2-2.4米,台板长的话可能接缝不少
天然石材有的有纹理,碰到什么样的不一定,颜色也会有色差,容易断裂,切完sink孔的人造石可以搬运,天然石就没人敢了,会断的几率高,都是架到橱柜上面以后切的,会弄的屋里比较脏,装好后也没人给warranty,万一砍骨头弄断了就只能自己承担了,酱油什么的倒上了要尽快擦,否则容易染色,很多天然石的边是圆圆的bull nose比较old style那种,直边的比较少,因为磕碰容易导致边缘崩裂,所以使用起来要小心,还有天然石材辐射的问题,都是购买前要考虑的,别只看是个石头,材料还便宜…
splashback要便宜建议用大块瓷砖, 600x300或者600x600, 这样总共没几道缝, 视觉效果和易清洁性都好
要豪华一点的建议用人造石, 反正台板也用石头, 一起装上其实价格贵不了太多, 因为澳洲材料费还好, 主要是人工, 做石头的师傅一起搞定了就便宜, 如果再叫做玻璃的来先量尺寸做好了再来安装这些折腾的钱都要加上去
glass splashback 确实好看, 但华人的烹饪习惯其实不适合玻璃splashback...
不管什么样的时间长了局部都会变色, 更不用说普通玻璃可能会炸裂, 普通喷漆容易脱落...
Free quote or no free quote
以前澳洲的习惯是做厨房打电话叫2,3家附近的厨房厂到家测量报价,当时各个厨房厂的价格差不多,都蛮贵的,没有特别便宜的,做工样式也都差不多,都是本地做的,叫再多的厨房厂也没区别,用户感觉差不多选一家就做了
现在的趋势是华人和其他移民木工占领了以往鬼佬厨房厂的大部分市场,而进口橱柜又开始大量进入市场,这个趋势和实木家具市场是一摸一样的,当初一套松木的桌椅开价上千,后来华人在本地办厂价格就降到5,6百,等进口的进来以后连硬木的都做到差不多这个价格了,鬼佬的家具厂很难继续做下去,除非做特别高端的,比如一张桌子4k还不含椅子,每张椅子至少800那种
橱柜市场还稍微好一些,没像家具市场变化那么快,各式橱柜厂并存,各种价位的都有,有的要价很高,维持展厅大做广告,免费报价测量,有的就是按照一个批发价来卖,不去跑那吃力不讨好的事儿
免费测量报价的其实并不免费,肯定把所有的拿下和没拿下来的人工,travel的费用都算到在他那里做的客户头上,否则谁干赔钱的买卖?现在的客户越来越“精”做个厨房能叫10家20家来给报价,拿着人家的测量和设计图纸再发传真和email去更多的厂家询价,找便宜的做,给免费测量报价的以往可能跑3家客户就能拿到一个,现在可能跑5-7个或更多客户才能拿下一家,这个来回跑的费用越来越高,都要转嫁给他的客户…
另外这些sales还有个习惯,就是对不同的人报不同的价格,看你开好车住豪宅,往上浮动2-3k,看你房子车子普通的为了不丢活,价格降个5百一千的也做,以前听说有人先借个破车停自己家门口,就为这些干活的tradesman和sales给个好价格
不主动免费上门测量报价的往往是加工型公司或者进口型公司,面向其他橱柜销售公司,tradesman或者工程项目,个人用户找上门来当然也会接待,但对只打电话要求上门的客户可能没那么多时间精力去跑,价格会更合理,水分比较少
总之想要优质服务的就要为优质服务付相应的代价,想保证质量又价格便宜就要自己做些功课,了解产品各个方面以后找合适的生产厂或批发商
有些DX说澳洲烤漆没那么多遍, 澳洲的油漆好, 设备好,国内烤漆那么多遍可能没必要
我觉得烤漆工艺到底需不需要至少5遍漆, 这个不是做给外人看的, 真是出于实际需要, 国内厂家实际上比谁都能节省, 说实话这些加工企业挣的就是几个点的加工费, 只要是能省的绝不会手软, 薄薄喷一层漆, 进烤房固化, 打磨后重复这个过程几次, 漆的附着力和致密度和平整度比只喷一两遍的强很多, 如果这个工艺可以简化那工厂不用你说,早就简化了, 有没有必要用实物效果来说话, 不同时比较可能看不出, 单独看起来都挺光鲜的, 两块板放一起比较就很明显, 即使不是专业人士也能看出来区别, 这个不用多说, 眼见为实
要说国内路边装修游击队, 那设备和水平真是没法跟澳洲的tradesman比, 有时候干一天活拿的钱可能还没有澳洲tradesman一包烟值钱, 你说他能用什么设备? 也不可能去tafe读个license出来再干活不是?...但要说国内的大型加工企业, 这国际工厂的名号可不是吹出来的, 稍微有点规模的加工企业从设备上和规模上比澳洲本地厂家强太多了, 很多澳洲人很自大, 到了国内参观完工厂就不说话了, 规模和设备从来没见过那么大那么先进的, 纵横开料锯就好几台, 豪迈封边机, 排钻, CNC加工中心都好几套, 推台锯都是干零活的, 就这样推台锯没有10台的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工人3,4百, 很多工人只做一个工作, 开料的就管开料, 封边的就管封边, 孰能生巧啊, 就说非自动化的推台锯, 一个人一推台锯一天至少70张板(2.44x1.22板材开料), 这效率澳洲谁能比? 就是想干这些也得有活能跟得上不是? 国内就不一样了, 工人天天干, 一年只休息春节的15天, 你要是周六周日给工人放假, 人家还不愿意呢, 都是老远跑来打工的, 挣的是计件的钱, 歇着就没钱赚, 烤漆线上的关键岗位大工更牛, 月工资有一些上万, 早上来了调调枪, 喷点考手艺的活, 其他大部分是徒弟干的, 大工就在边上看着, 连烤漆线上的徒工工资都没有低于2,3千的, 这种企业可能会吝惜工作环境, 工人福利, 但关键部件影响产品质量和效果的人家才不省呢, 这个就像富士康一样, 生产ipad iphone 人家那设备, 那设备的使用率(包括人的使用率), 那产品质量都是刚刚滴, 成本? 全世界谁能拼得过?
早期从中国做进口的进口商确实就是以廉价取胜, 质量就从来不是主要关心的地方, 打入市场的第一步嘛, 德国货以前名声还不好呢, 解放前上海滩上说的茄门货就是一种蔑称,当时日不落帝国的货才是质量好的, 小日本产品打入欧美市场的时候遭受的嘲笑比现在的奇瑞车还厉害呢, 现在呢? 都是质量好的代名词了, 反倒是老牌的没落了, 现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 还用老套路肯定没法生存, 今天开起来明天就得倒, 现在就得拼品质, 拼管理, 拼运营成本和市场营销
现在的客户也不傻了, 啥东西不明白狗一下, 啥东西不会做youtube一下也了解个7788, 网络时代知识信息共享,已经没有什么所谓的内幕, 连香港明星们的生活AV片大家都能看得分毫必现, 想了解点有关产品质量, 工艺, 材料还不容易?
奸商不可怕, 可怕的是消费者没知识, 现在连澳洲7,8十岁的老头老太太找伴都知道上网, 消费者更是足不出户就能通过互联网了解到产品的方方面面, 我写这个帖子并不是为了报什么行业内幕, 而是想给需要了解情况的人尽可能公正,全面的信息供参考, 更欢迎业内人士共同探讨, 也希望潜在的用户分享自己的想法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