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新足迹 门户 证券外汇 查看内容

央行终放水,人民币下行已成定局

2013-6-26 18:37| 发布者: dingyipu | 查看: 6241| 原文链接

一边是银行短期资金需求加大,一边是资金供给在减少,而平时“知冷知热”的“央妈”却拒绝施以援手,这三股力量一起作用,再加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散布谣言营造恐慌气氛,一场前所未有的“钱荒”就这样上演了。不过,央行似乎并非无情,25日晚的一份报告已经透露出 “放水”的消息。

  “5月下旬以来,由银行间市场资金紧张引起的金融市场震荡使投资者人心惶惶:银行间市场利率飙升,但到处借不到钱;股票、债券市场暴跌,“一觉回到解放前”。为什么中国的广义货币(M2)余额已经突破百万亿元,创下世界纪录,银行还这么差钱?为什么以前对银行呵护有加的央行这次异常淡定?中国的货币政策接下来会怎么走?银行的钱以后会不会真正流向实体经济?针对这些读者关心的问题,据北京青年报报道,记者采访了相关业内人士和专家学者,试图还原这次“钱荒”的真实面目。”

   起始

    临近6月底资金需求加大

  其实每到月末、季末、年中和年底这些时点,银行的资金都会比较紧张。但这一次的紧缺程度却超出以往,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除了常规的时点因素,外汇占款的大幅减少、短期信贷的快速扩张和央行的政策意图都是这次“钱荒”的推手。在多重因素的交织下,一边是银行短期资金需求加大,一边是资金供给在减少,而平时“知冷知热”的“央妈”却拒绝施以援手,这三股力量一起作用,再加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散布谣言营造恐慌气氛,一场前所未有的“钱荒”就这样上演了。

  多位专家对记者表示,6月末,商业银行面临年中考核和信息披露,会习惯性地“冲时点”。最近贷款增长较快,且贷款结构中票据增加较多,对银行自身的流动性产生压力。此外,大量理财产品在6月底会集中到期,在7月份新发理财产品之前银行也需要进行短期融资,而银行需要用钱的地方还很多。

  比如,5月底和上周是重要的税收清缴期,缴税意味着资金从企业在商业银行的存款转到国库在央行的存款,相当于银行间市场资金回笼,直接导致银行体系流动性减少。法定存款准备金的缴存也让银行捉襟见肘。按照规定,每月5日是一个新的考核时点,金融机构须根据上月末的一般存款余额缴足准备金。

   开演

    外汇占款导致资金供给大幅减少

  不幸的是,银行资金需求大增的同时,供给不仅没跟上,还大大缩水,让手头紧张的银行痛苦不堪。有交易员告诉记者,前几天咬着牙报出“天价”的利率也借不到钱。业内人士普遍认为,5月份外汇占款大幅骤降是此次钱荒的重要原因。外汇占款是指一个国家的银行收购外汇资产而相应投放的本国货币。对中国来说,由于人民币是非自由兑换货币,外资引入后需兑换成人民币才能进入流通使用。国家为了外资换汇,要投入相应的人民币资金,形成了外汇占款。一段时间,外汇占款是人民币流动性增加的重要来源。5月外汇占款大幅下降,从此前的每月3000亿元左右降至669亿元。这是自去年12月份以来,单月新增外汇占款首次降至1000亿元以下。

  此外,外汇局加强对跨境资本的监管也被认为是外汇占款下降的一大原因。但资金从大量流入到大量流出的逆转,势必给银行间市场资金供给造成紧张。

   爆发

    市场谣言加剧波动

  上周隔夜拆借利率上演了急速狂飙一幕,6月19日隔夜拆借利率上涨至7.66%,6月20日跳涨至13.44%,当天最高飙升至30%。

  对于6月20日盘中出现的高利率,央行有关人士接受采访时指出,存在个别金融机构的“对敲”行为,还有金融机构在交易系统显示成交之后就撤单,这些行为误导了市场,加剧了市场的紧张情绪。受到上述非市场因素的干扰,一些流动性充裕的大行出于担心,不主动融出资金平抑波动,甚至出于谨慎动机还从市场上融入资金,加剧了市场波动。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些不实谣言使市场恐慌情绪更加浓重。先是说有两家银行同业存款违约,后来又说“中行资金违约,交易时间延长半小时给各家找资金,但是一直没找到”,同时“央行向工行放水500亿元”。虽然中行和工行都发表严正声明澄清谣言,但传谣者还不死心。就连上周日工行发生系统故障,也被称是因为“钱荒取不出钱”。这些故意造成市场异常波动的举动不排除与近期一些境外对冲基金做空中国的市场操作行为有关。

   加剧

    央行隔岸观火按兵不动

  “以前银行间市场也曾因为供给需求等方面的原因出现紧张局面,但央行一定会在危难时刻帮银行一把,采用各种工具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这一次真的很反常,央行好像突然就变得无动于衷。”记者在采访时发现,许多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次“钱荒”闹得这么大,央行的无所作为也是主要推手,很多银行现在才发现自己猜错了“央妈”的心思。

  银行一直在期盼,“央妈”会像往常一样放水解救他们于危难之中,但这一次,央行的态度让他们大跌眼镜。即使在拆借利率飙升的6月20日,央行仍照常发行了20亿央票,彻底打碎了市场憧憬央行进一步放水的幻想,并直接导致了上周四晚回购利率恐慌性的上涨。央行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不会向市场投放流动性救急。央行拒绝入市无疑加剧了市场上的恐慌情绪,大银行对流动性的惜售心理造成了回购利率近乎失控性的飙升。

   最新

    央行称流动性总量并不短缺

  面对“钱荒”造成的市场恐慌,一直冷静旁观的央行昨晚用统计数据给市场吃了定心丸:银行原来不差钱。昨天,央行官网刊发名为《合理调节流动性维护货币市场稳定》的新闻稿。央行数据显示,5月末,金融机构备付率为1.7%,截至6月21日,全部金融机构备付金约为1.5万亿元。通常情况下,全部金融机构备付金保持在六七千亿元左右即可满足正常的支付清算需求,若保持在1万亿元左右则比较充足,所以总体看,当前流动性总量并不短缺。

  央行称,当前,我国经济金融运行总体平稳,物价形势基本稳定。前5个月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总量增长较快。受贷款增长较快、企业所得税集中清缴、端午节假期现金需求、外汇市场变化、补缴法定准备金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近期货币市场利率仍出现上升和波动。

   后市

    央行“最终还是奶妈”

  对于下一步的货币政策走向,央行昨晚称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第13次常务会议精神,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把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住、发挥好。同时,也要根据市场流动性的实际状况,适时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平抑短期异常波动,稳定市场预期,保持货币市场稳定。央行强调,商业银行要继续加强流动性和资产负债管理。

  消息还显示,央行并非像此前大家想象的那样“冷酷无情”,也暗中帮了一些银行。据了解,为保持货币市场平稳运行,近日央行已向一些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金融机构提供了流动性支持,一些自身流动性充足的银行也开始发挥稳定器作用向市场融出资金,货币市场利率已回稳。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消息被业内人士称为“最终还是奶妈”。昨日,隔夜质押式回购利率已回落至5.83%,比6月20日回落592个基点。随着时点性和情绪性因素的消除,预计利率波动和流动性紧张状况将逐步缓解。

    钱荒背后的政策意图是“敲警钟”

  此次钱荒,央行希望传递两个重要信息:首先,央行希望趁此机会打消市场对于进一步货币或信贷宽松的预期。由于最近中国经济数据不理想,市场纷纷下调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但同时要求央行降息和降准的呼声越来越高。不难看出,不少人企图倒逼央行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

  其次,央行希望借此机会给金融机构敲一个警钟,不要在业务扩张的同时忽略风险管理。不难看出,在过去几年非银行融资高速发展,但是金融机构本身的风险管理和监管体系并没有相应跟上去。许多新出现的业务,如前几年的银信合作、最近的银证合作更明显地是出于监管套利的目的,而理财产品资金池业务中隐含的期限匹配风险和信用风险一直缺乏有效的管理。从短期看,这一次央行不出手是继银监会八号文件和债市监管风暴后对市场的又一次风险提示。本版文/本报记者 程婕

  财经观察

    央行意在把资金逼进实体经济

  来势汹汹的“钱荒”为什么会在全球货币供应量最多的国家里上演?

  事实上,中国的金融市场真的不缺钱。央行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社会融资规模达9.1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12万亿元,广义货币M2 存量达104万亿元。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教授郭田勇认为,中国的资金在总量上并不荒,“钱荒”是个结构性问题。钱没有通过银行信贷进入实体经济,而是在一系列加杠杆的金融运作后,变成了“钱生钱”的虚拟游戏,在银行业内空转。

  资金在各个金融机构间循环往复获取利润,却无形中提高了中国实体经济经营者的融资成本,也使金融风险不断积聚。时至今日,各方已经达成共识,这种空转不能再继续下去,资金必须进入实体经济。但是资金会不会如愿改变路线呢?专业人士认为,要想让资金进入实体经济,除了货币政策,还需要财政、税收、产业方面的政策配合,否则也只是“镜中月”、“水中花”。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