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10.04更新独家打折code【欧/美/澳/日/韩/泰40+个购物网详情】我们的口号是★败家无止境★一贴在手★购遍全球★ (2014-1-30) FAN2Y · 生命是一份礼物- 捐赠卵子的亲身经历 (2008-5-2) cl2007
· 买车记 - FORD FALCON XR6 TURBO (24楼刚更新,试车完毕) (2006-9-30) Aus · Soverign Hill, Ballarat (2013-4-27) luyeevilan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3742|回复: 18

[美洲] 深秋21日美国行散记之九 -- 最爱的大都会博物馆没有之一(东方建筑雕刻及瓷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29 18: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天上的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天上的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天上的风 于 2020-5-7 15:54 编辑

下面进入东方艺术世界

建筑类:

东南亚馆的庙宇。看起来像是尼泊尔的风格

穹顶



细节


中式园林

这里单辟了个可以体验中国庭院及其布局的小园子:探幽。这个“探”字不太好认,经查是吴昌硕的篆书写法。


入园后一侧的小窗

很喜欢古代建筑中的冰棱格(也称冰裂纹)的图案。“坚冰出现裂纹开始消溶,象征寒冬已过,大地回春,即将一片生机。内涵一切不如意已过去,美好之事即将到来。” 将不规则的自然之美融入到规整的窗框之中,在对比中淡化了原本的规矩和匠气,不突兀却更和谐。窗外,绿植悠然生长

园内小景







很苏州园林的味道,奇巧的太湖石更平添了几分雅趣,但似乎独缺了水。——最后才发现在亭子一侧有一个小小的POND。

说起这个园子的由来,还有这样一个经历:

上世纪70年代初,当时在大都会负责建构亚洲场馆的是一个叫方闻的中国人,是馆长狄龙在普林斯顿大学的校友。方闻提议,在中国艺术的展厅中间建造一个中式传统庭院,布置些具有时代风格的房间,可以为临近区域展出的所有艺术品营造一个文化氛围和环境。

当时因为埃及馆的空调管道和电路配线工程刚花去了百万美金,馆长出于经费考虑否定了这个提议。但董事会成员布鲁克·卢塞尔·阿斯特(Brooke Russel Astor)很欣赏这个想法。在与建筑师贝聿明和舞台设计师李名觉(Ming Cho Lee)商讨后,方闻找到了著名的中国建筑史专家陈从周。在文革后的那个封闭沉寂的年代-1978年,陈从周和苏州园林局的一组专家克服了重重困难,来到纽约,他们提供了详细图纸,仿照苏州著名园林网狮园的相似区域,改建成一个厅堂和花园。1980年, 27位来自苏州的工匠和工程师(包括他们自己的厨师)远渡重洋,他们开始将在苏州以传统工艺形式手工制作的石、瓦和木质构件组合起来。前后花了近半年的时间。这就是后来的大都会博物馆阿斯特园林,即明轩。 而阿斯特在1975年出资帮助博物馆购买的那一批明代家具,最终也被展出在园子旁边的明式展厅里。 (以上历史参考网文)

明式展厅

进门回望时,突然发现这些门窗很有感觉 。一直很喜欢木的窗棂隔扇,年代久了,老物件好像也沾染上了灵气。



陈设深得古意, 也颇具匠心。取光恰到好处,把视线吸引到有特色的物品上来。
翠竹梅花隔窗呼应。幽窗可赏翠竹,而一抹微光恰好斜透过窗,点亮了梅花。


是否就是老子出函谷关时的那头青牛?

日色在牛背上的返照已觉清冷,更能体味到一种久远感。独坐这些年,是否也会思念故土?而究竟,哪里又是你的家呢?
(给这个图配了首小诗,试包含园名“探幽”二字:)
青牛
幽窗揽翠色,孤雪探梅花。
案冷长独卧,故园何处家?


如果是下雨的时节,在这里看雨滴落的情景应该更美妙吧!



瓷器类:

也许是原本对瓷器类的预期太高, 看下来倒稍有些失望,感觉民窑居多,真正顶级的精品比想象中少(不过这也是好事)。据大都会相关介绍,很多瓷器是通过外贸途径得到的。想想也是,毕竟最上乘工艺的皇家用品、集艳丽精巧之能事的这些官窑大概大都存于故宫吧。不过当在这里见到国宝级瓷器:清康熙青花五彩十二花卉纹杯时还是非常激动的。

她们是清代康熙官窑瓷器中的名品。一套共十二只,一杯一花,惯称“十二月花神杯”。每只一面绘有代表一个月份的花卉,另一面提有一句相关的诗句。十二个月的时令花卉分别为:一月水仙,二月迎春花,三月桃花,四月牡丹,五月石榴花,六月荷花,七月兰花,八月桂花,九月菊花,十月芙蓉,十一月月季,十二月梅花。无论是绘画还是制胎,花神杯都是康熙官窑的工艺高峰。

这类花神杯又分为青花和青花五彩两种,两者画片、题诗都没有区别。相比之下,青花五彩更有情趣。后面所题诗句多为唐诗,有些很难考其出处。

这种精巧绝伦的小器及其体现出的小资情调,在“典雅大气”为主流的康熙瓷器中并不多见。不过也恰反映出那个时代真实的另一面。




从左至右分别是:
六月荷花: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八月桂花:枝生无限月,花满自然秋。
七月兰花:广殿轻香发,高台远吹吟。
九月菊花:千载白衣酒,一生青女香。
目测这里七月、八月两个被放反了


近距离看时,色彩清丽,笔触细腻,薄胎透亮。
下面这款是一月水仙花:春风弄玉来清昼,夜月凌波上大堤。



其他较有特色的瓷器





僧帽壶



金代 磁州窑 枕头





这是个有意思的物件,北宋时期做碗时,压制碗内侧的花纹所使用的模子(石头制)



最后来看两个日本的精品。这个镂空雕很细致

这器型应该是插画瓶。有着沉静、朴质的色彩


而瓷器被翻译成英文后可谓简洁,物品的介绍也很简单。一个“青花莲池鸳鸯罐” 碗,翻译过来只是“Jar with ducks in lotus pond" 说起来翻译得也算到位,但Miss了文化渊源和积淀,意境之美也减弱许多。

雕刻类:
玉雕 漆器 象牙雕 石刻, 同样是雕刻,东方的是否体验到更精细内敛、含蓄隽永呢?

玉雕





清中期 白玉龙纹宝月瓶












漆器






清乾隆 剔彩春寿宝盒


鼻烟壶


象牙









石刻石碑

北魏 孝文帝礼佛图

在大都会博物馆的早期佛教艺术展厅,有一座大型浮雕《孝文帝礼佛图》,它来自中国三大石窟寺之一——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龙门北魏石窟中,最宏伟壮丽的一所石窟,就是宾阳中洞。公元500年,宣武帝元恪即位,不久就命人在龙门山上为他的父母孝文帝和文昭皇太后各造一所石窟,作为他们的功德善事。最后,真正按时完成的只有宾阳中洞,内有高大的佛、菩萨、弟子像,并以华丽的莲花、宝盖、飞天装饰。在宾阳中洞东壁的窟门两侧下部,北侧刻的是《孝文帝礼佛图》,南侧刻的是《文昭皇后礼佛图》,他们在随从的簇拥下向窟门方向缓缓行进着。两幅浮雕真实地再现了北魏皇室的礼佛场面,具有极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

这两件无价之宝是整个雕像群最精彩的部分,却在上世纪30年代被生生挖去,流落他乡。如今,每当游客行至宾阳中洞,就能在洞口看到两个触目惊心的疤痕。解放前,由于乏人管理,龙门石窟遭遇猖狂盗凿,据统计,盗凿痕迹达780多处,流散国内外重要文物有100多件。

石刻是怎么样来到大都会博物馆的呢?1934年以前,当时的大都会博物馆东方部主任普爱伦参观了龙门石窟,为这幅杰作叹为观止。回到北京后,与著名的古玩奸商岳彬签了一项合同,购买《孝文帝礼佛图》。上世纪30年代的龙门石窟前车水马龙,无人管理,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出入,在晚上凿下一些雕刻早就司空见惯。于是,岳彬就与龙门石窟旁边偃师县的保长与土匪又签了一项合同,由他们持枪胁迫王光喜、王水、王惠成三名石匠,在晚上偷偷从南岸渡河进入宾阳中洞,将精美的《孝文帝礼佛图》逐块凿下。随后,岳彬又买通当地军阀,把石像分批运到北京。到达北京后,岳彬请人对照照片,一块一块地把石像粘起来,交给普爱伦。1953年,岳彬被人揭发盗宝,从他家里搜出他与普爱伦的协议以及没有粘接上去的几麻袋石头,岳彬被判死刑,入狱不久就病死了。而那件无价之宝早已远渡重洋,进入了美国最大的博物馆。

另一幅《文昭皇后礼佛图》的命运呢?很可惜,在《孝文帝礼佛图》被凿下不久,中国人发现这样的浮雕原来可以换钱,于是相继凿下了《文昭皇后礼佛图》,分块卖到了西方国家。后来,美国堪萨斯城纳尔逊艺术博物馆的中国艺术专家劳伦斯-史克曼在西方市场上发现了这些浮雕残块,相继购回,拼在了一起,展于该馆的早期佛教艺术厅。


而现在收藏于大都会博物馆早期佛教艺术厅的壁画《药师经变》,以前是由美国著名的中国艺术品收藏家萨克勒(Sackler)收藏。他购买和收藏了大量的中国文物。在90年代,他还给北大捐款,建造了北京大学萨克勒博物馆。1964年萨克勒以他母亲的名义将壁画《药师经变》捐献给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萨克勒的中国艺术品一是去中国购买,二是从古董商的手里购买。萨克勒声称,他是从广胜下寺购买了这幅壁画。三、四十年代,中国战乱,人民贫穷。寺院里的僧人也不例外,出卖壁画,换取食物。当时,古董市场对外开放,壁画《药师经变》也就去了美国。

(以上记述来自一名叫常青的学者的网文。常青,北大历史专业学士、硕士,曾在大都会博物馆亚洲部做过一年的博士后研究,主攻中国佛教艺术)



往事令人唏嘘。但正如当了解到这些艺术品的来源后,痛心疾首的常青所说:所有这些,虽说是不光彩的,但与当时的乱世有关。国家弱时,家庭破落时,就会有败家子来卖家当。一个愿买,一个愿卖。是啊,了解到这段历史,才感觉一个国家的强大是多么重要。

即将结束此文时,偶然看到这么几句话:

”漂泊在他乡的文物一如远离故乡的人,都在异域的土地上不知不觉地异化着。当我在同一片土地上审视这些文物时,我竟也不知哪个乡土是它们真正的归属。 “ (作者“宋雪云鹤”)

文物和移民的类比让我觉得眼前一亮,确实在某些程度上具有相似性。但我想说,不管他乡或故土,“此心安处是吾乡”。 愿每个人都能内心安定, 活在当下,无论在哪里都可以生根发芽,安居乐业。毕竟,与文物相比,人是更具有主观能动性的。


用晚上的闭馆照来结束此篇。庄严肃穆相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6积分 +41 收起 理由
woodywup + 11 感谢分享
+ 5 感谢分享
RZ的妈妈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17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8-8-29 19:0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lau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lau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樓主這一系列都寫的很用心 謝謝分享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8-8-29 22: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olinlearn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olinlearn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此心安处是吾乡
lz总结得很好

发表于 2018-8-29 23: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天上的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天上的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谢谢喜欢!谢谢分分!离木屐族更近一步啦
喜欢博物馆就多写了一点。既然写就尽力详细和准确些,不然误导别人

发表于 2018-8-29 23: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马马马虎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马马马虎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发表于 2018-8-29 23: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H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H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8-30 00: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天上的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天上的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HS 发表于 2018-8-29 23:23

您这签名有意思!

发表于 2018-8-30 07: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凡戈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凡戈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年轻时读到文物被贩卖到海外,总是痛心疾首,现在觉得只要保存下来就好,不管在台北故宫,美国日本还是巴黎。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8-8-30 10: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olinlearn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olinlearn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凡戈 发表于 2018-8-30 07:40
年轻时读到文物被贩卖到海外,总是痛心疾首,现在觉得只要保存下来就好,不管在台北故宫,美国日本还是巴黎 ...

深有同感,甚至庆幸有的文物逃过了文革被毁的命运

发表于 2018-8-30 10: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马马马虎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马马马虎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凡戈 发表于 2018-8-30 07:40
年轻时读到文物被贩卖到海外,总是痛心疾首,现在觉得只要保存下来就好,不管在台北故宫,美国日本还是巴黎 ...

看到文革时康生去抄家后堆放文物的仓库挑选喜欢的自己留着把玩并且给这个给那个就觉得存在大英博物馆以及其他地方的那些中国文物还是幸运的。   其实人也是如此!

发表于 2018-8-30 11: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马马马虎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马马马虎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港真, 看到这些玩艺不由的心生欢喜之心, 以后退休了找份博物馆的义工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8-30 11:1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Z的妈妈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Z的妈妈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精品大作!

发表于 2018-8-30 12: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天上的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天上的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凡戈 发表于 2018-8-30 07:40
年轻时读到文物被贩卖到海外,总是痛心疾首,现在觉得只要保存下来就好,不管在台北故宫,美国日本还是巴黎 ...

是的。先保存下来再谈归属

发表于 2018-8-30 12: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天上的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天上的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凡戈 发表于 2018-8-30 07:40
年轻时读到文物被贩卖到海外,总是痛心疾首,现在觉得只要保存下来就好,不管在台北故宫,美国日本还是巴黎 ...

是的。先保存下来再谈归属

发表于 2018-8-30 12: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天上的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天上的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马马马虎虎 发表于 2018-8-30 11:01
港真, 看到这些玩艺不由的心生欢喜之心, 以后退休了找份博物馆的义工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 ...

当时我已经想去当保安了,可以天天对着各种艺术品。。。
那天里面有个可讲中文的导览员,义工,台湾人,据说已在里面工作了十几二十年。挺有意义的工作。只是我们赶时间,而她每个地方讲太慢,就自己逛着看了

发表于 2018-8-30 12: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天上的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天上的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Z的妈妈 发表于 2018-8-30 11:18
精品大作!

过奖了,谢谢喜欢!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8-8-30 12:5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好好看,还长知识

原来那种碗是石头压出来的呀

楼主你可真幸福啊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8-8-30 13:2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oodywu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oodywu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中国的文物还是得去台北故宫

发表于 2018-8-30 13: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凡戈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凡戈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悉尼情人港 中国花园也是园林大师陈从周的作品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