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新足迹 门户 小学教育 查看内容

读帖随感 - 算是过来人

2014-8-17 13:18| 发布者: acoke | 查看: 15007| 原文链接

儿子在中学,似乎过了起步期,看他整天忙忙碌碌,很独立的样子。

小学时,他是心智发育晚于平均男孩水平,现在却早于同龄孩子醒悟的迹象。

难得上网读帖,很快的翻一通。看论坛里的父母,好像韭菜,走了一茬又来一茬,还是类似问题。感叹,自己算是过来人。

儿子离中学毕业还远,教育上,很多难说什么算有结果,什么是好是不好。

但有些东西还是可看出显然。而在显然的东西中,有难以改变的,更有很多与孩子所处的家庭氛围,学校环境紧密相关,自然,和补习(包括音乐在内的任何补习),和上公校私校关联。

不可改变的,天赋是之一。有没有天赋,是生来的。所以是天赋。

中国家庭,通常重早期教育。觉得不少家长把提前了学习期而取得的暂时结果当成天赋,以考OC,考精英,考私校奖学金为目标使劲推。

提前教育,推,绝对没错。但如果小学毕业后,不管是去精英还是私校,孩子除了考试不错,爱打游戏看电影外,没有什么别的浓厚兴趣和能力,就是推出问题了。至于天赋和将来,成功与否,人生幸福,是个没结论的哲学命题。费大精神,也探讨不出具体名堂。不值得扯。但培养出孩子一些基本技能和足够的健康兴趣,是可以把握的,而且小学年代很重要。

不可改变的,还有好胜心。也是天生的。好胜不好胜,基本培养不出来,不可把握。

好胜心强的,好胜心本身就是支点,参加比赛,由此引出强烈兴趣。没有好胜心的,可以开发对某种东西的兴趣,享受学习过程的本身。这些应该不难把握左右的。

可以改变,无数。

首当就是上什么学校,公校还是私校。小学期间,公校和私校,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校中学生家庭背景,什么家庭类型为主流。

若学校以某族裔为绝对多数的学校,觉得对孩子不好。全是华人的,孩子到了中学甚至可能说话带口音,对于主流文化中的一些事情迷迷糊糊。全是白人的,孩子恐怕会过早觉醒甚至被迫学习面对自己是很容易被single out的单数的现实。

若学校主流学生家庭背景与自己的背景相距甚远,觉得也是大的问题。比较rough区域公校,无论自己的经济条件如何,觉得是要千万避免的,各类私校,教会的学校是好的选择。经济条件好的,选择余地大。但找所谓“贵族”的学校以便将来好有connection和依靠,觉得问题是很大的。且不论澳洲是否有“贵族”,这精神的本质就认为自己是低一等,将来靠考巴结有权势人物才有好的活路。给孩子这样的有型无型教育,暗示,对孩子的未来人生,结果恐怕是很负面的。当然,你若在中国富豪榜上,另当别论。但你若在看这几行字,我绝对肯定你不在富豪榜上。

儿子小学高年级时,就自己琢磨明白一件事情。每个年级里,都会几个大小不同的ring和ring leader。每个ring里,肯定有一个leader,之外一堆follower,也基本会有一个real suck-up。儿子通常这样形容模仿,“I am so cool now because I get to hang with cool kids"。然后,儿子拉开手臂,长长的慢慢用袖子抹鼻涕。

儿子在中学,回家谈到学校事情,涉及一些同学,会有这样的语言,“He is very insecure“, ”The guy is a real confident person"。

能够改变的,还有是对于运动的爱好和技能。小学里,培养孩子对运动的爱好和技能,觉得是高于一切的。错过了这个时期,到了中学,读书好的,大概就会被看成聪明的nerd,读书差,自然是笨的nerd。无论如何,nerd而已。

小学体育里,主要是玩,hand ball好像是每个小学低幼儿童玩的主要体育,给孩子一些训练,不但提高孩子的对活动的兴趣,也帮助他在playground里的信心。

觉得好的真正体育训练是足球和游泳。华人家庭不少喜欢带孩子打网球,乒乓,羽毛球,觉得是单打式,不如群体的好。群体sports更培养一种team spirit,会更多归属感。小学高年级,篮球和netball是很好的选择。

就此。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