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新足迹 门户 心情感悟 查看内容

家族的澳洲故事—尋找那一段被遺忘的家族辛酸點滴(4月9日已更新)

2014-3-6 10:59| 发布者: hugoyung | 查看: 8808| 原文链接

(一)

    自小,阿媽(奶奶)跟我感情一直是最好的,我喜歡和阿媽一起睡,阿媽睡的床是木板床,是仿造日本和式的樣式,特別客製的木床涵蓋的範圍約為整個房間二分之一的面積(約莫12平方米上下)。阿媽的房間沒有什麽特別的擺飾,除了年年必定更新的日曆外,就是那一個發條轉動式的老掛鐘了;阿媽睡覺是習慣要開燈的(可能是爲了方便當時已故患有夜盲症的阿公(爺爺)所養成的習慣),半夜時,偶爾我睡不著,聽著老掛鐘發出的沙沙聲響,伴著那透過蚊帳因而顯得些許昏暗的燈光,很容易就進入白天時閱讀過的聊齋誌異內容,感覺還挺可怕的。七月時分的中臺灣,蚊子特別囂張,我們得搭蚊帳才得以寐,小時候的我不懂事(小不點也幫不上忙就是),老望著因舊傷導致行走有困難的阿媽(中年晚期滑到摔傷了膝蓋導致膝蓋曲折),拿著掛鉤專用的木杆,一瘸一瘸地、努力地在木板床四周拖行,將蚊帳的四個角掛在四個固定的掛鉤。蚊帳掛好了,阿媽終於可以躺下來,偶爾阿媽不是太累的時候,就會跟我說說她年輕時候的故事,多數的時候,我還沒聽過癮,她卻說著說著就打呼睡著了;我印象最深的故事之一,還是阿公以及四叔公在南洋當日本軍伕的那段往事。

    阿公以及叔公分別是家中的三男以及四男,日據時期,出身佃農,生活困難的他們,爲了更優厚的待遇,因此前去參軍。阿公在我四歲時過世,叔公則是在父親還未成年的時候就在一次意外中喪生了,他是在日本過世的,透過阿媽講訴的故事得知我們家在日本有親戚時,第一時間印象很深,因此早就已經在腦海中深深地印記了這件事。

    每年,清明節的時候我們家族會動員一起去掃墓,我們家、叔叔家、伯公以及叔公家族,加上當時還未嫁的姑姑們也會一同前往,阿媽從未過去,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看了阿公的墳墓會觸景傷情的緣故。掃墓的路程,我還依稀記得,從老家出發,先是經過約莫30分鐘的車程,抵達定點,把車停好等人到齊,之後男女老幼,大家分工扛著大批祭品開始步行前進,停車的地點是一座百姓公廟前的空地;臺灣的百姓公廟通常是祭祀各路無主孤魂,廟身後部存放著他們的骸骨,使他們終有所祭,因此百姓公廟通常是建在墓地裡。離開百姓公廟,我們得先穿過一條夾雜於公墓與農田之間的小徑,涉過一條由山上自然湧泉聚集所形成的的小溪,到了對岸是一大片至少半個人高的草原和樹林區,男人們拿出準備好的開山刀開始造路,越過草原、穿過樹林,接著再拐個彎經過兩個位於竹林下、貌似從未有人祭拜的孤墳,之後往上坡走,便抵達我們的家族墓園了。阿媽尚在人世之時,我們的家族墓園有九座墳(其中兩座是合葬墓),墳地是祖先在清朝的時候留下來的,原本是不毛之地,直至最近十幾年,拜顏清標之賜,把附近的地炒得都翻了很多倍,我們的家族墓園也被新開發住宅區包圍,往好的方面想,現在從老家開車約20分鐘即可直接到達,不需要再跋山涉水了。

    當時阿媽在世,老人家對於清明節的掃墓祭拜(臺語稱為陪墓)的傳統還是很堅持的,阿媽及阿母(母親)得事先耗費很大的工夫(得先找人幫忙碾米)製作好草仔粿(閩臺一帶糯米製的祭祀用食品)、水果、熟食(依照往生者生前的愛好)等祭品,臺灣的習俗,對於剛往生的逝者清明節的首祭一定得準備正式的三牲四果。除了食物的凖備之外,當然也少不了一疊疊厚厚的墓紙(據我從小到大了解的說法,壓墓紙是爲了幫墓主修補陰宅)、大批的線香以及祭拜儀式結束之後得焚燒的銀紙(又稱冥紙,金紙是燒給神明的,搞錯的話可是很糟糕的事,兩種紙上面都貼著錫箔,由此不難看出錫礦對南方人的重要性)。眾人到齊,大人開始除草,小孩負責壓墓紙,擺祭品,這一切的動作是有先後次序的;墓群之中,最資深的是一座清朝時期的古墓,規模也最大,當初似乎是怕被盜墓因此阿公在重建此墓時並未在墓碑上刻字,導致連大人都不大確定裡邊躺著的祖先是男是女。大家在忙活之時,心情是愉快的,大人們講訴著每位墓主生前的故事,通常是有趣的一面,比如我的曾祖父生前娶了兩個老婆(大老婆過世之後再娶),大老婆茹素,小老婆吃葷,她們的墓相互毗鄰,我們得先祭拜大老婆才行,免得她們在黃泉之下鬧得臉紅脖子粗的。墓園中,有兩座夫妻合葬墓,他們是我的叔公以及嬸婆們,講到阿公的兄弟們自然也不免提到家族窮困過往的辛酸史,還有那一位葬在遙遠北方的四叔公了。(待續)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