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新足迹 门户 美食天地 查看内容

北京人话家常 - 填了两遍第二个坑 - 当年情(泪洒键盘,不是后悔滴!#38楼)

2010-5-23 20:25| 发布者: Exchange | 查看: 37765| 原文链接

大概是年龄大了的原因, 时不常的就想起过去那点儿东西, 那点儿事儿。

说起北京人, 我真有点愧对于这三个字, 每次人家问起你是哪儿的人呀, 我说是北京人, 没人相信,有人竟然说我带口音, 其实我只是普通话说的比较标准而已, 完全是按照汉语拼音的规则来发音的, 打小儿就学得特别好。 有人追问老家不是北京的吧?我不得不把家谱搬出来, 我们家可是地地道道的老北京, 二环以里的, 皇城根下面的, 我姥姥和姥爷都是满族在旗的, 我姥姥可是格格, 穿着莲蓬鞋, 打小儿在故宫里玩的。 可我姥姥最不爱说以前那些事儿, 我们知道的也很少,还好我姥姥嫁给了普通的职员, 我二姨姥嫁进大宅门, 命就没那么长不是。为了表明我是地道的老北京, 尽量绞尽脑汁用北京话儿来话家常, 以寄托我那点儿乡思儿。 话说回来了,我的北京话儿是在骨子里的, 虽说不常用, 打大学毕业就分到大学工作, 系里的讲师都是南腔北调的, 后来嫁了老公也不是北京人, 但他在北京念的大学留京了,等出了国更得合,身边压根就没什么北京人儿, 所以北京话儿用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普通话也就越来越标准了。不过前些日子老公对我进行了北京话儿测试, 从网上找了北京话儿考我, 还真没什么我不知道的, 再老的土话也听姥姥说过, 测试结果竟为 “北京人家属”, 我老公自居他就是北京人了。 那天不是嘀咕了一句, “今天的饭二当八下的",  结果我们家孩子大人的都不明白我在数什么呢?!撮火不?

阐明身份后言归正传,北京细细想想, 从小到大真的没什么太多好吃的东西。让我从小念念不忘的还是三分五分小豆冰棍儿, 红果的, 奶油的, 我有心把一盒都吃了。北冰洋的小碗冰激凌,记得一毛六一盒,比一毛二的大雪糕就是好吃。小孩嘛,就是爱吃这些。还有什么空心豆,鱼皮花生豆的,动物饼干的, 也是爱不是口的零食。

情有独钟的就是北京烤鸭了, 小的时候这玩意只有过生日什么的才能吃上一顿, 外焦里嫩, 肥而不腻, 一咬一流油的感觉,好像吃多少都吃不够。等上班了,十冬腊月的,晚上路过和平门全聚德烤鸭店, 去门市部外卖一只热腾腾的烤鸭, 给家里添个菜, 我爸片鸭子一门灵, 他片我吃, 配上两瓶燕京啤酒,想过小年就过小年。烤鸭, 我只吃全聚德的。

不得不提的就是北京涮羊肉了。我爸的话, 这小丫头片子能吃一斤肉。还真是的!我爸最喜欢去回民那儿, 死活想不起叫什么名了, 牛街? 还是别的五的?搞点羊肉片儿回来,自己烧木炭点铜锅子, 我就是那个在院子里扇扇子的,一通忙活之后才团团坐下猛撮,酱料从来没买过, 都是我们调的, 比外面的涮羊肉底料好吃一万倍, 六必居的韭菜花,芝麻酱, 王致和的酱豆腐, 各三分之一, 大概齐就行, 我妈做饭一绝, 可一问她怎么做的,就那么着, 没一定之规, 跟着感觉走,再放点料酒,酱油五的, 特香, 一人碗里放一两勺, 撒上点葱花香菜, 浇上一勺自制的辣椒油, 还是热乎的, 用干红辣椒放油放水, 水耗干了, 油炸一会儿辣椒脆了就出锅, 喷喷香, 这就是酱料。涮好羊肉,配上酱料一边搅和一边吃, 再来两口二锅头, 没至了, 比喝啤酒爽多了, 它让北京的严冬变得如此温暖, 吃得热血沸腾的,也没准儿和烧炭有关系, 我每次吃完满足得有一点晕眩。(是不是特没起子?!)

初中的时候我们家住平安里, 门口守着护国寺小吃店的亭子, 早点通常都是那儿买的, 太方便了。油饼,炸糕,麻团,糖耳朵,麻花,豌豆黄。。。应有尽有, 不过要想吃豆汁,焦圈,豆腐脑的, 就得多活动两步,绕到后街去店里吃了。 不过我死活喝不了那个酸豆汁, 我妈和我姥姥可是最好这口了。

今儿个先现写到这里, 白活了这么多, 也不知大家有兴趣吗? 都是那点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 只有上岁数的人才会这么的絮叨,我对自己已经看不过去了,都是想家想的呀!

[ 本帖最后由 Exchange 于 2010-5-27 00:20 编辑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